勤学思培训网USEIRY
  • 终于认识如何做好景观工程的监督管理

    1如何做好景观工程的监督管理

    作为一个房企的景观工程师必须要掌握设计、成本控制、施工管理、工程结算、绿化植物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管理,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能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能成为房企品牌定位的风向标。 那么如何做好景观工程的监督管理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1 设计管理

    首先,在景观方案设计中当前大多数居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居住区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设计常常表现为景观适应建筑,导致各景观元素零散地分布在建筑四周。好的设计方法应该是在提出景观概念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以及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等。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用建筑去巧妙地分隔和围合空间,经过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其次,在通过合理的方案后,扩初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步又偏偏是很多房企忽视的一点。在扩初设计中,作为控制全过程的景观工程师,对于控制该项目景观的总成本造价应当了然于心。扩初设计的深度及广度,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的能力景观设计师就显得相当薄弱,设计师一般都会把景观效果看得很重要,忽视了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例如房地产的市场供求关系、房价、购买人群的层次以及房地产公司本身的产品定位及资金情况。其实这些因素对于一个成功的房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哪个环节都不能缺失。从工程造价的角度而言,这就是该项目的投资估算。

    最后,就是施工图纸的深化阶段,国内的景观设计院对于景观工程的施工图纸普遍都不是很重视,更别说是那些境外景观设计公司了,根本就不做施工图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房企会把这块工作直接移交给景观施工企业来完成。这种做法具有双面性,从好的一面来说,实现了景观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管理成本。但是从另一面来说,我国对于设计施工一体化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而且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合同文本,也仅仅是施工合同和设计合同的生硬合并,缺乏房企、设计、施工三方之间责任和义务的关系链。而且这种做法赋予施工企业太大的权力,只要稍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成本的极大浪费。

    [图片0]

    2 成本控制管理

    作为景观工程师如果只懂技术而缺乏成本的概念是绝对不行的。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涉及各个专业。而对景观工程而言,控制好造价就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在项目有了总体定位后,从扩初阶段开始就要好好考虑成本控制。作为景观工程师,必须了解各种材料、苗木等的市场信息价格,供求关系,产地,运输的风险等,同时还要具备审美眼光,以合理的效果为前提,听取设计师的建议,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材料、苗木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成本管理之中需要重点提出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景观造景应尽可能考虑使用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提高再生利用率的生态材料。例如: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如以多孔沥青、多孔混凝土作为道路铺装材料代替普通沥青和混凝土;停车场铺设嵌草砖;人行道采用石板、青砖、砾石、卵石等。环保材料的使用可以涵养地下水,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生态效益。水景景观还需要考虑到驳岸的合理生态性,如覆盖茂盛植被或以鹅卵石、砾石铺设岸边的土质堤岸等,这种做法比起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驳岸,既节省了成本,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的原始风貌,可谓一举数得。

    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 不断更新知识,充分体现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

    安全监督人员首先必须先学法、懂法,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熟悉和正确运用国家强制性标准,理解标准的内涵,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只有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更好地维护执法者的形象,做到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在其位,谋其政,司其政,负其责”。

    [图片1]

    2 不断提高安全监督水平,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在安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思想上要有三个转变:从监督检查施工现场为主向督促企业建立安全保证机制转变;从单纯抓施工单位管理向抓建设参与各方安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转变;从平时一般监督检查逐步转变为对工程的重要部位、重要环节进行监控检查,狠抓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充分调动施工建设参与各方的积极性,齐抓共管,以期提高安全监督的效果。

    我们在检查中应向深度(技术内涵的检查)和广度(不单纯对施工单位检查)上下功夫,使安全检查工作深入扎实。一定要坚持按照“一个标准,两个到位,三个结合”的原则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一个标准:即严格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两个到位:即对重要部位、隐患较多的施工现场限期整改到位;对问题严重的施工现场坚决责令停工整改到位;三个结合:即日常检查与重点监督抽查、专项治理检查相结合;检查与复查结合(特别是对发出过整改指令单的工地);施工企业自查与施工企业、监督站联合检查相结合。

    3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

    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并实施考核

    总的思路是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突出政府管理的特点。考核的重点内容是环绕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环节如监督交底、停工整改、回复、不良记录、处罚、信息公开等,数量与质量并重。

    实行问题处理审评制度

    我们对各种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周由站分管领导牵头,对处理进行审评,重点是审评监管措施是否到位。对那些监管严重缺失的问题处理,则要求责任部门追补处理。因为政府的行政监管对被监管者来说主要应达到二个效果,一是违规要化成本,错误必须改正;二是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如果问题被你查出来了,但却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理措施,那么被监管者就认为违法违规是无需化成本的,或只需很小的成本而能获得较大的利益,如果这一效应被放大,就会造成不好的社会示范效果,就整体而言,有时甚至比问题没有被发现更糟糕。

    召开监督月会制度

    各监督科室每月召开一次监督通报会。主要内容是对所辖区域的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评,对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宣贯;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质量诚信和不良信用进行通报,起到鼓励与警示作用,提高监管的效能。

    实现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

    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外彰显政府监管的公信,对内可防止问题处理的暗箱操作,提高监管的效能。要确保监督工作透明化,必须以制度作保证,以高效的手段作为必要的条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督工作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