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USEIRY
  • 总算清楚如何理解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

    1如何理解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等的过程,是维护建筑产品供需双方的经济权益的关键。那么如何理解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1、施工标段的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影响标段划分的因素有很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内容、规模和专业复杂程度确定招标范围,合理划分标段。划分施工标段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工程特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承包单位专长的发挥、工地管理等。

    2、合同类型的选择

    施工合同有多种类型。合同类型不同,合同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不同,各自承担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⑴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大且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较大,各项费用不易准确估算,因而不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最好是对有把握的部分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估算不准确的部分采用单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有时,在同一施工合同采用不同的计价方式,是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合理分担施工风险的有效方法。⑵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度。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度是选择合同类型的重要因素。

    [图片0]

    如果已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详细而准确,则可选择总价合同;如果实际工程量与预计工程量可能有较大出入时,应优先选择单价合同;如果只完成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工程量清单不够明确时,则可选择单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⑶施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有较大部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单位对此缺乏经验,又无国家标准时,为了避免投标单位盲目调高承包价款,或由于对施工难度估计不足而导致承包亏损,不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而应选用成本加酬金合同。⑷施工工期的紧迫程度。对于一些紧急工程(如灾后恢复工程等),要求尽快开工且工期较紧时,可能仅有施工方案,还没有施工图纸,施工承包单位不可能报出合理的价格,选择成本加酬金合同较为合适。总之,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究竟采用何种合同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工程部分或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合同。在进行招标策划时,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利弊,然后再作出最佳决策。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协助其处理好工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按照审批的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造价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确定施工图设计方案。

    [图片1]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有效途径,首先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其功能上是否满足业主需要,其经济上是否合理,把工程的主体与配套设施综合起来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的方式,取得多种方案的最优化,通过招标,对各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先进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选择能够缩短工期、降低设计费、对工程造价控制有利的方案进行实施。同时,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就是根据标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的初步估算设计的总预算,使每个部门在确保功能和技术指标实现的基础上,对投资的限额进行合理地设计和使用,使施工图纸和施工预算有效的结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1)实施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应从规划到执行的整个过程和资金偿还的使用上责任落实到人。除了要确立法律制度和工程监理配套机制,还应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工商及监管部门成立监察小组,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

    (2)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市场分析,以避免盲目性,对项目决策,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保证设计任务科学性和可靠性。

    (3)资金必须有正式的承诺文件,各方必须做到到位资金必须有文件,以确保可以批准立项后,按原定执行。对各项贷款的条件应仔细分析,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

    (4)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水、电力、交通、环保工程等外部条件的工作深度,使投资估算有充分的理由。

    同时广泛调查研究,比较同类项目,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最后选择技术先进,实用可靠。经济合理的项目,计算出一个更准确的估计投资额,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