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成员之间的协作程度,即整个团队的效率。那么物业工程部经理如何管理团队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凝聚力,就失去了团队的核心价值――团队精神,也就没有团队。因此要全面了解、掌握进而协调团队成员的心理关系,调节好团队成员的经济利益,统一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成员的归属感,以此来努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可通过集体活动如旅游来增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也可通过座谈会、茶话会与单独约谈等形式,及时准确了解团队、团队成员面对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而且借此来达到企业运用情感管理的目的。
满足团队及成员的合理诉求
在团队的协作过程中,注重团队及其成员的合理诉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注重团队需求的同时团队领导更加要了解和掌握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许多物业企业里的员工都普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甚至是退休后继续工作。在这样的年龄结构里,部分人都有其子女提供的经济保障或退休保障,他们来工作的目的或需求并不是简单注重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只是想有事可做避免单调无聊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领导就更应注重满足其成员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图片0]
明确成员各自的职责与消除认知误区
物业管理的属性是交易,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根据物业服务的内容和特点,物业企业对工作进行了细分之后,需要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不仅隔行如隔山,即使在同行里不同的分工,都可能使工作的类别不同,而且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如保安或保洁员并不十分了解管理员因何收缴管理费,在上班时间无法找到业主或工程人员,由于小区内的设备突发故障等需要在正常上班时间以外,进行加班加点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这就必然造成团队成员间的薪资标准各异。为消除认知的误区,可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开例会做工作汇报等方式来使成员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理论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操作技能及各自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认知。
2构建物业服务企业高效团队的对策
(一)明确团队目标,制定团队规范
团队目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实现团队目标是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望。建立高效团队的首要任务,便是建立团队共同的愿望与目标。管理者应该在团队目标的驱使下,把团队成员集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形成一支有较强战斗力的团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制定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团队规范是重要手段。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工作规范的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在解决业主问题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解决问题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一支高效的物业团队应该清晰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着严格的团队规范,用团队规范来引领团队成员的发展,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将物业团队打造出具有独特优势、战斗力强的队伍。
(二)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物业服务企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高低,单个员工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是基础。只有拥有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目前物业行业从业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与企业要求。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有两个渠道,一是招聘“新人”,二是培训“老人”。前者又可以分为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其中校园招聘可以选择学习物业管理专业,或者房地产,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招聘对象。这样的学生,通过大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物业工作有专业知识作为后盾,虽然刚刚进入岗位他们会缺少经验,但是物业公司如果多加重视,他们必然会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创造出卓越的工作业绩。社会招聘大多为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可以立即上岗,但相关专业知识可能稍有欠缺,提升的空间有待开发和考核。关于培训,也是目前快速提升物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力手段。针对培训的层次不同,可以分别针对高级管理人才、普通管理人才,以及普通员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另外,从培训的性质不同,还可以进行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等,但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大量高素质员工聚集在一起,在共同的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下,必然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产品,形成高效率的物业团队。
[图片1]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员工之间沟通的积极性
物业服务企业要能够正常运作,各部门之间除了需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之外,更需要部门之间畅通的交流,员工之间的积极沟通。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有效的内部沟通,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实现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从而提升团队成员的知识素养,同时,也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去除了因为相互妒忌,相互猜疑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企业拥有良好的外部沟通,就会从外部吸取好的经验,获得行业最新信息,企业能够拥有良好的经验环境,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口碑。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例如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企业内部交流的网络平台,大家可以就工作问题畅所欲言,可以就企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产生思想的碰撞。同时,企业也可以采用联欢会、座谈会、业务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加员工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增加员工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机会,并可以配合一些激励措施,对于协作良好的个人或者部门予以奖励等,进而提高团队合作的程度和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物业服务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一人多用,团队内部责任不明确
团队内部责任不明确是指,在企业内部,企业的组织环境中,团队成员对于自己所属岗位的责任不明确,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模糊不清,进而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不能够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任务。这种责任不明确使员工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脱、相互逃避,不仅仅影响公司的业绩,还会使团队成员之间感情生疏,彼此相互猜忌。目前很多物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业企业,组织结构不是很完善,从业人员构成复杂,公司内部一人多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员工的责任不明确,业主在遇到问题时寻找物业公司解决,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影响物业团队的合力,还使得物业团队的士气降低,进而降低了业主对于物业公司的信赖程度。
(二)专业性人才短缺,团队合作效率低下
由于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时间较短,高校人才供给不足,从业人员来自于各行各业。而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产品又是服务,因此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物业服务企业专业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在不同环节制约了整个团队效率的提升。例如物业客服工作人员没有系统的课程学习和相关培训,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够协调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之间以及物业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造成信息传递失误或者迟滞。物业维修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技术,对于新设备设施缺少及时养护、维修,造成设备设施的故障,影响业主的日常生活。安管部门对园区内的监控系统,防护系统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和恰当的管理,造成园区内的失窃甚至其他社会治安问题等等。由于缺少专业性人才,造成了团队工作质量上的不足,效率的低下,业主的满意度降低。
(三)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团队形同散沙
在物业工作中,良好的口碑需要员工之间相互努力配合才能获得,这就要求员工之间要积极交流和沟通。一支高效的物业团队,员工之间必须要积极交流,相互信任,保证信息的流通,这样才能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团队成员之间沟通良好,大家有了一致的目标、动力,才能劲往一处使,团队业绩才会大幅提升。但事实上,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员工之间不能良好沟通,甚至是大家同在一个物业公司工作,连同事所在部门都模糊不清,仅仅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同事能够相互往来。有的企业内部甚至拉帮结伙,在工作中互分帮派,对于需要合作完成的工作互相刁难,互相推诿,这样不仅造成了员工之间的感情日益暗淡,同时还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产生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