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 终于找到工程总承包如何管理

    1工程总承包如何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宏观调控,我国建筑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有立足之地,好的机遇往往是不够的,过硬的质量和无责任事故的安全文明施工才是立足之本。那么工程总承包如何管理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1目标性原则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包括:质量、进度、成本、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科技创新等目标。我们将采用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方式,以及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设置目标、专业、时间三维管理体系,把握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平衡点,使全部项目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2 阶段性原则

    本项目实施过程包括:计划与采购阶段、施工方案与实施阶段、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保驾与保全服务阶段。在组织机构中也将体现出对各目标的“前期策划、过程执行和检查控制”这三个管理层次。对于各个目标的策划、执行、监控形成即统一而又多层互动的体系。

    3 专业化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包含建筑、砼结构、钢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强电、电梯、弱电以及幕墙、室内装饰及夜景照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为满足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将设立专业部门,形成实施层的核心。

    [图片0]

    4 协调原则

    我们将以服务于业主为核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体系的综合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全方位覆盖自主分包、指定分包以及业主直接分包在内的管理工作,有效的应对多方需求,加强协调力度,力求使所有项目相关者满意。

    5特殊性原则

    本工程在管理上有许多特殊性,如:图纸需要深化与专业综合,多分包作业需要加强协调力度,需要对变形量进行计算与监控,需加强对信息流的管理等。我们将把总承包管理的共性与本工程的个性特点相结合,在组织机构设置时将针对其特殊性,在施工的不同阶段设立专项部室,全面解决好本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业主的建设意图得以最科学地实现。

    2工程总承包进度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制度的制定不能光凭工程总承包商的经验,承包商要组建进度小组,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进度要对图纸进行分析,对于天气,水电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工程进度的制定不能被投资方方所左右,应该尊重实际的情况,很多投资方并不是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们对于工程建设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他们制定的进度计划很多都带有主观的想法,不客观,如果片面的迎合投资方的想法很有可能给施工带来麻烦,从而造成纠纷。进度计划制定的时候,要给理想的进度留一些调整的余地,不能理论上一个月完成的阶段,制定计划就是一个月,应该留一些余地,避免应该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导致进度计划达不成。

    (二)严格执行进度计划

    如果工程承包商进行调研后,制定了合理的进度计划,但在施工的时候却不严格的执行,那计划就是一纸空文。进度计划对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的意义,可以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只要制定的进度计划,就要严格执行,即使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施工现场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出现了恶劣的天气也要尽量克服,但是如果有一些威胁施工安全的情况出现,即使会耽误工期也应该停止施工,安全第一。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总承包商应该规律性的对工程进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图片1]

    (三)建立进度管理制度

    实践表明,不重视工程进度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建设,进度管理就会变的越来越难提高。想一步做一步,做到哪里算哪里,工作慢慢来的模式和方法,与当前日渐繁重施工任务,高效率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相违背。制度管理能够成为施工进度管理的指挥棒。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也制定了施工进度的一些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工作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条有序的施工进度制度规范,能够避免进度管理人员在现场工作的随意性,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分明,操作有章可依,大大提升了施工进度管理者和施工工人的责任感。通过引入规章制度来管理施工进度工作,能够有效地制止一些人情关系等不好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杜绝了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工程承包商的项目建成效果,为工程承包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实现总承包模式下的动态造价管理

    建筑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工程造价也是动态的。传统的工程设计概算中将造价管理编制成静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更不能适应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管理。因此,随着总承包模式的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应走向动态管理之路。在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从两阶段着手:一方面,设计阶段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需要不断优化。考虑周全的工程设计是实现施工预算的前提,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签订合同、确定工期的依据,也是总承包商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在经济与技术上应提供合理设计方案,减少施工投入,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需要精打细算才能实现造价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手段为监督控制,可采取内部预算责任成本等形式。

    完善造价工程的咨询机构

    造价工程咨询机构是接受委托、对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确立与控制提供专业服务,出具工程造价成果的中介机构。作为介于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的第三个度变量,造价咨询机构在激励机制和信息机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起步晚,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咨询任务的能力,业务运行范围狭窄,造价咨询队伍薄弱。要使造价咨询业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建筑市场的第三方,今后必须大力发展,进一步充实造价咨询能力,提高独立完成咨询业务能力,使工程造价咨询业不断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加强专业造价管理人才培训

    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以举办培训学习班等方式,加强对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只有考核合格者才能发放资格证上岗。另外,造价管理人员还应采取资格证年审制度,对他们的造价管理工作成果进行抽查,并对专业人员加强工程预算信息化培训,通过电脑编审工程的预结算,既能保证准确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