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是一批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虽然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逻辑思维也刚刚开始,那么如何进行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的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数学教学技巧。
一、巧设情境,贴近孩子生活中“活”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我们只有创设小学生熟悉的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自觉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入情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高矮”一课时,先创设一个讲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听“骆驼和山羊”的故事录音,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得到了“高、矮”的表象定义。又如教学“轻重”一课,教师先创设“六・一”逛公园的情境,让学生和小象一起来看小熊和小猴压跷跷板,小猴被压在空中下不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帮小兔想想吧!”学生一下子进入亢奋状态,沉浸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探索到了“轻、重”的含义。除此之外,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创设贴近小学生生活情境的图画,所以我们要用好、挖掘好宝贵的教材资源,创设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子,让他们自己观看世界。
[图片0]
二、巧设场景,感受孩子生活中“活”的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活动体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仿佛在虚拟的社会中探索、在和谐的气氛中互动,充分地表达思想,从而发现生活的真谛。如教学“分类”一课时,我们在教室的一角建了一个模拟的房间,里面物体放得很杂乱,然后让全班同学自己动手整理一下这个小房间,要求摆放有序。学生起初会七手八脚越放越乱,当发现这样不行时,他们就停下来一起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才会使房间整洁干净。学生们在行动中体会到了分类的方法。又如教学“数量”一课,教师先把房间布置成一个文具超市,然后让学生做顾客、服务生和收款员。顾客咨询商品,服务生介绍商品;顾客付款,收款员收款。在交流互动中,学生理解了“数”和“量”的含义、“数”和“量”的关系。要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门,让孩子们进入生活去体验。
2如何上好一年级的数学
一、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节课《生活中的数学》时,可以特意带一个手表和穿一件有5个扣子的衬衫。讲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当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教室的物品时,再让他们观察观察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都能发现教师身上的数字1和数字5,并很快地互相交流。由此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学生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二、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点至关重要,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天真可爱,教师在他们眼里是伟大的,是他们的表率。如果教师能放下板起的脸孔,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亲近他们,让他们觉得教师和蔼可亲,都喜欢教师,自然也会喜欢上教师的课。例如,课上表现出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用温和的语言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课堂上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也能拉近师生关系。例如,讲课的时候可以不一直都站在讲台上,可以走到学生身边:当他们一时回答不出来时,可以摸摸他们的头,给予鼓励;有时他们回答得好的时候,可以拉拉他们的手,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扬他们。
[图片1]
三、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一年级学生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4-2”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时,教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4个萝卜,现在小兔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就是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所以说,减法中的减号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识。所以教学中,教师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另外,如果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来举例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数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教育的对象是血肉丰满、感情丰富的人,这是教育与其它行业截然不同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水平及思维习惯。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索欲,而在传统的数学课上,老师总是拼命地讲解,而漠视了学生的存在及感受。结果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而学生则满脸迷惘、不知所云,课堂像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此情此景谁之过?是谁扼杀了学子们的积极性?毋庸讳言,是老师自己。假使老师在数学课上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情形便会大不相同。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动画,会大大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决定命运,科技改变生活。诚然,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为什么数学老师感到最累?为什么数学老师总是拖堂?下课铃声响过后,学生巴不得快点出去放松一下,还有心听你夸夸其谈吗?这样还有效果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当然脱不了干系,但落后的教学手段才是主要原因。数学老师需要画很多的图形,如各种多边形、圆、双曲线、抛物线等,这就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在黑板上画出的图形还不规则,不符合题目要求。假如利用多媒体,那一切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课前准备,利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标准而富有美感。这样,画图轻松了,课堂容量增加了,环节流畅了,老师也就解放了。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思维,激发创造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利用人机交互功能,调用图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去求知和创新,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