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SZDFSL
  • 总算懂得怎么教孩子学会预习

    1怎么教孩子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没有坚持下去。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教孩子学会预习的相关内容。

    “一画翘舌音儿”,是针对我们口语中平翘舌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这种画法一般坚持两年就可以使学生基本区分平翘舌音。

    “二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在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图片0]

    “三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

    2我们怎么教孩子学会预习

    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一般教材都有前续知识,孩子可以根据相应的知识板块进行复习,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来确定。

    一般有:①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②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③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④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浏览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3如何教孩子学会预习

    预习应当在当天作业完成之后进行。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在巩固了今天所学的旧知识后,以此为基础再去接触新知识,可以更好地将新旧两者过渡、融合,甚至触类旁通。同时,也不至于打乱学习各个环节的秩序。

    每个科目预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历史、政治、语文等默看一两遍即可,不要错过注释小字部分,再做点题知晓重难点;英语则最好按看单词、读课文、背生词短语、听听力练习走一遍;理科则要去尝试推导下每个知识点,并找对应的题目练习。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学而不思则惘”,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思考,学会总结,要勇于对书中的内容质疑,必要时拿笔记下来: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讲?这个定律是为什么是这样的?整个课文主要想说什么?当然,有些同学不想在预习上想这么多——预做习题可以帮助你思考。

    [图片1]

    要思考,但不要死磕、练习、推导、总结都是思考的过程。但要注意,预习不可能让你对每个知识点达到百分百掌握——那还要老师干嘛,实在困难的切记不要死磕——标注出来让老师解答或者与同学讨论,避免浪费时间。

    4孩子怎么学会预习

    小学是十多年学习生涯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会贯穿终生,许多家长都会很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网络上也有很多资料。今天就只谈一点:预习。这个习惯的重要性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但是怎么做,就多种样了,要说的是预习的要点和先后次序。

    增长点。预习要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学”。高效课堂的“学”是个多元的概念:即“独学”、“对学”、“群学”。其中“对学”、“群学”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即生成,生成即增长。合作以“独学”为基础,“独学”的充分,才能确保合作的有效。合作的具体操作,要按照学习的需要选择或“对学”,或“群学”的形式,切忌一味追求“大呼隆”。

    创新点。实现预习操作从“试题化”向“问题化”的转型。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从提出问题,再到“我的问题我解决”,实现从自主提问,向自主解决的学习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