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过多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教育方面,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理性的对待生活,正视问题,才能积极向上。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不让孩子浮躁的相关内容。
开学在即,如何孩子尽早的摆脱假期懒散的生活,进入学习状态,尽早适应学校生活,是每一个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孩子会迅速步入学习状态的。
带孩子购买一些教学辅导书。或者参考老师的建议、或者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让孩子做主购买一些教学辅导书,孩子对新书的好奇,就是学习的动力。
督促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种方法,适合自制力较强的、有主意的孩子。家长督促孩子坚持不懈的写日记,能帮助孩子养成遇事多动脑子的好习惯、喜欢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喜欢写日的人做事计划性比较强,不用担心适应不了开学后的学校生活。
[图片0]
增加去阅览室的时间,或者让孩子养成阅读做笔记的习惯。同写日记的习惯一样,阅读和写笔记也能让人从浮躁中走出来,增强思想定力。
2怎样不让孩子浮躁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高效率的社会,动不动就是畅销读物、排行榜、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这让抵抗力还不高的孩子眼花缭乱。在这种娱乐化和感官化的刺激下,便有了只注意表面而不注重内在的风气,他们追求速度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对知识的认知就变得肤浅,根本不愿意去深入研究知识。
家庭的影响。激烈竞争的压力使父母的要求过高,压力和竞争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浮躁的性格,竞争促使他们期望快速优化学习成绩,对学习结果认知的错误导致他们适得其反。还有的孩子缺乏恒心,他们遇到困难就采取草草了事来逃避,甚至安慰自己已经学会了。
这也是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的表现,往往是由于孩子在家里过于娇惯而使他们不愿过多投入精力,“浪费”自己的脑细胞。专家提醒 婚龄指的不是岁数而是心理孩子做其他事情可能就有沉不住气、易冲动的毛病,所以学习上也容易急躁、不踏实。
3如何不让孩子浮躁
培养孩子外向性格
所谓外向性格就是让孩子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息,对自己充满希望的心态。因为乐观向上的孩子应对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失败、挫折都能坦然面对,有助于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全身心投入做自己想做成的事情,直到成功。
培养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做事的动机、心态、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自信心会不断督促他要努力成功去完成。自信心强的孩子做事的耐性和成功率都相当高,而一些较胆小无自信的孩子,敢想不敢做,永远都是徒劳。
[图片1]
让孩子热爱生活
孩子的年龄对外界什么都充满兴趣,要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热爱生活。如果孩子对身边一切都索然无味,你还奢求他将来能做什么呢?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对什么能有动力呢?
4我们怎么不让孩子浮躁
听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感觉很简单,一边听课一边浏览网页或聊QQ。听课是一种被动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听懂老师讲课只是第一步,你听懂了并不代表你真的懂了。
不信你可以试试,你觉得你听懂了,把课件关掉之后,开始做题,做完题后发现错了不少,然后也不分析错题的原因就进行下一章的学习。这样长期下去学习效果并不好。
如果在听课之后,翻开教材自己消化一下,对于自己还不是很懂的地方再选择性的听一下课,然后再做题,这样效果会好很多。虽然会很耗费时间,但效果很好。
在听课的时候最好不要挂QQ或开其他网页,便于集中精力。如果真感觉课听起来简单的话,可以加速听。一定要集中精力,这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