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这个时间段的教育对孩子非常的重要,如果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该怎么办呢?打!打坏话了怎么办?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让小孩不说脏话的相关内容。
小孩由于模仿能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别人说脏话的时候,难免会模仿,当他们模仿这些脏话的时候,有时并不知道这些脏话所包含的含义,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要让孩子尽量不接触这些说脏话的人。
如果家中有人爱说脏话,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尽量和家人沟通,让家人改掉说脏话的习惯,因为孩子经常和家人接触,家人说脏话,无疑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最好采取淡定的态度,可以当作没有听见一样,这样,也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会很快地忘掉脏话,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这句话不能说,这是不文明的话。
[图片0]
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不要觉得好玩,故意逗孩子,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了鼓励,会一再地重复这些脏话。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说脏话的时候,也不要训斥孩子,因为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正确惩罚孩子的方法
罚了又赏要不得。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
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3孩子不礼貌怎么办
不懂用餐礼仪。孩子学习用餐礼仪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不要一看不对就大声呵斥,父母的脾气会吓到孩子,使其行为更易不协调。父母应多与孩子共同用餐,但只需一人来教育用餐礼仪,若指令太多,孩子会反应不过来,造成信息混乱。教孩子用餐礼仪要逐个行为纠正,不要提高声调。纠正时眼神始终关注孩子,必要时手把手示范,并予以称赞和肯定。
爱插嘴。家里有客人时,有些孩子会变得很兴奋,爱插嘴,随意打断大人的谈话。此时,孩子目的多在于引起关注,加入谈话。这其实是一个训练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与其随意打发孩子,倒不如就让孩子参与到谈话和接待的事情中来,让他感觉自己是被认可的,也会提升自信心。
[图片1]
讲脏话。对于2~4岁的孩子来说,讲脏话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孩子并不懂其含义,若不常说可忽略。家长过度紧张,反而会强化了孩子的关注,适得其反。对于稍大的孩子,要具体分析,他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想表达强烈的情绪。家长听到后不要吼叫,但要放下手头的事情,用坚定的表情、语气,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不受欢迎、不被接受的行为,并教会孩子如何用礼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心情。
4宝宝说话不文明该怎么办
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经常看一些动画片,但是动画片有好也有差,孩子自己不能分辨,所以那段时间经常听见宝宝说“打死你”“让车撞死了”“摔死我了”诸如此类的话。
说脏话是孩子生长中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家长要理性对待,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觉得无药可救。对孩子说脏话过于关注,会强化孩子的意识,从而会加重他说脏话的欲望。
对孩子过度冷淡,不管不问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将来变成问题孩子的可能性更大。
与孩子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已经愈来愈成为困扰许多为人父母者的难题。其实,只要父母能够从尊重孩子的角度,认真分析父母自身的原因,有针对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