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RRHQXD
  • 总算明白实施素质教育是什么

    1 实施素质教育是什么

    基于目前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机器,在如此严峻形势下,提高队伍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公安院校必须以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为依据,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争论得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如何处理好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也就成了在中国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与传统的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视为对立概念的观点相反,杨江南在用10多年写成的新书《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中指出,素质教育的真正障碍不在考试的存在,而在于师资、文化与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能够应付好考试,而且会比单纯的应试教育做得更好[2] ,因为它能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来从长远的角度提高考试成绩。

    [图片0]

    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不同定义常有着共同特点:

    第一,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第二,认为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三,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与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因此,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把具有人的基本形态的高等动物培养成为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2素质教育的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让学生完全轻松下来,什么事都不做,漫无目的地发展。根据中央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者也就明白了自己教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成熟定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吃透“素质教育”与“减负”的政策精神,达到“减负”与“素质”的辩证统一。

    是否留家庭作业、考试次数的多少和节假日、寒暑假是否补课等方面,似乎家庭作业少了、没了,节假日不补课了,学生就会开开心心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高高兴兴地升级了,这是一种错觉。正如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不是一码事,对学生来说,减时不一定能减负,减负不一定能减压。不正本清源,学生的升学压力、心理负担、学习任务能减吗?

    从现有的情况看,欢乐的是少数人,主要是那些还不甚明白升学利害关系的小学生。初中以上的学生大多只流露出几丝苦恼人的笑,当课程还是那些课程、考试还是那样考试、教法还是那种教法时,多少有点“机器化”的中学生是不会盲目乐观的。

    愁的主要是教师,特别是校长们,还有长期以来一直鼎力支持他们工作的家长们。在还没有弄清楚能不能减的情况下,广大中小学校就面临减什么和怎么减的问题,确实让人为难。难怪在摄像机前有那么多教师、校长不自然,甚至感到无奈。正如“两会”代表广东中山市杨逸仙中学校长何俭强所说,学生的负担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很多学生都说“减负”好,但真的不敢减,因为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一点没减。

    现在课程设置也有问题,比如国防意识淡薄,就开国防教育课,人口问题重要,就开人口教育课,环保任务絮迫,就开环保教育课,结果学生不堪重负。再比如,高考考综合课,表面上看似乎是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实际上很多学生负担更重,因为必须什么都学。结果是考试、评价所需的“应试”内容坚决不减,身心、能力所需的“素质”内容能减就减,公益、实践所需的活动内容说减就减。这样一来,很可能是该减的没减,不该减的减了。

    3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

    人的素质是多元化的,身心的全面发展才是完善的人。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人,人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能力,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将难以适应高科技、高竞争的未来社会,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的革命。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造就一代新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图片1]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指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当前,首先要解决好观念的转变。对于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观念影响万万不能低估,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我们要从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领会为什么要实行素质教育,带着高度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来理解中央的重大决定,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能局限在一个个个体的教育对象,把提高分数升人大学作为培育目标,而应把个体教育对象的培养与国家的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应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所需要的人。其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师资队伍建设中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师德,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育人意识,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以自己的高尚人格、高风亮节对学生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楷模,做到为人师表。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五新知识,新技术。我们中老年教师对计算机、网络、上网等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掌握的这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名对这些新知识一窍不通,就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4如何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

    抓好课堂。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的主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抓好课堂45分钟,为孩子提供快乐的学习环境。

    情感教育。再学习中要不断深化孩子们的情感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貌教育,孝敬父母等教育,是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情感,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教育。

    交际能力教育。孩子们天真烂漫,易于沟通,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做好人与人的沟通。

    五讲四美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孩子们做到五讲四美,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做好五讲四美,身体力行,成为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创新教育。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抓好创新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创新能力又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

    课外指导。在课外要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指导,不但要有旺盛的生命力,更要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锻炼,才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集中探讨学习。适度进行集中探讨学习,共同讨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变苦学为乐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转变作风,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