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GEZYDK
  • 总算懂得现代公民素质是什么

    1 现代公民素质是什么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大学生素质能否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学生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公民素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公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既包括在校学生,也包括社会上的各种人群,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公民素养应该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图片0]

    公民素养是指公民的品质和道德,它包括公民的素质和修养。涵盖了公民的道德、情操、言行举止、文化底蕴、奉献精神和法律法规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及自我约束意识等等。公民素养中的“素养”,是从英文Literacy翻译而来的,有人把它翻译为“素质”。在英文中,Literacy的基本含义是能读会写,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文化”。但在现代社会里“公民素养”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民主的知识。二、彼此尊重与包容。三、保持温和与理性。四、服从多数尊重少数。五、自治与自制。六、参与公共事务。简单概括为24个字:民主知识、尊重包容、温和理性、服从素养、自治自制、参与公事。

    一般来说,公民素养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指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进程中在态度知识能力方面与社会相适应并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公民素养的标志。因此,关注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对良好的公民素养形成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2现代的合格公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公民的权利、责任意识和独立人格。人性平等的自然原则决定了人人生而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而自由本身就是生命的本性,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超越各种内在的、外在的束缚而达到更高自由境界的过程。每一个公民都应知道拥有不可剥夺、不可被侵犯、不可转让的基本权利。财产权、生命权、思想言论自由权和社会(政治)参与权是最基本的不可分离的四项自由平等权利,如被剥夺了其中任何一项权利,人将无法保持平等、自由的状态,这是人之为人的最起码的尊严。其他权利都可从此导出。权利是人之本性要求的反应,是社会规范的基础,每一个人权利的存在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权利。

    自由即选择,任何选择都会有代价,都要承担责任。光享受责任不承担责任,最终自由将无法保证。神圣的权利意味着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这是对称的。

    公民之所以称“公”,不但要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有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的基本权利,政府不再是传统社会少数人压迫大多数“老百姓”的统治机关,而是经公民让渡了部分权利并以纳税支撑的公共服务机关。政府的天职就是保障和支持公民自由平等的发展。党和政府很重视这一问题,一直都强调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

    公民之所以称“公”,还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相应的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不可剥夺、不可回避、不可转让。公民不但有责任和义务极积参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宜,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公益事业等,还有责任对公共权力机关进行认可、监督和支持,不断促进和完善政府的工作,使政府职能既要到位又不越位,这样公共机关才能更好的为公众服务。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无视消极逃避责任的后果,是大家都将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社会。更应注意的是,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因为无视自己权利的结果,必使某些人侵犯他人权利的意图得呈,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权利被剥夺,造成专制。

    人人都拥有自由平等的基本权利,还意味着每一个成人都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力量集团,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力,在社会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具有独立人格既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也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和历史使命。现代社会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是人们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的利益合作,它和等级社会中把等级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有根本性的不同。人只有走出依附的误区,具有充分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平等才能够得到落实,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3公民的环境素质是指什么

    1. 思想道德素质

    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

    (1) 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2) 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公民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图片1]

    2. 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 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

    (2) 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

    (3) 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4如何提高公民素养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创造公正法治环境: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利益主体愈见多元化,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也愈见复杂化。对于执政党来说,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要强调坚持依法执政

    领导人要洁身自爱:洁身自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准则,也是我们每一个干部执政的座右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受私欲所左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口,不为金钱所动

    强化新闻媒体作用: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宣传我们党和国家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宣传在提高国民素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典型和重大成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抓素质教育,比素质提高,学文明先进,创文明一流的强大舆论氛围

    培植廉洁诚信文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荡涤腐败文化,杜绝一切不正之风

    高心理素质:在当代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心理状态深受其影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和改善心理素质。要有顽强的意志、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宽容的品格、平静幽默的心境,要淡泊明志、保持心理健康,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