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以及《财务管理》三个科目的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级会计如何报考科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方案一:《中级会计实务》搭配《财务管理》
此方案将最难啃的骨头放在一起,不要担心时间不够用,对自己没信心,给自己一点压力,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小宇宙。有了紧迫感,复习节奏也会不自觉的提速。这样第二年的学习压力就会小很多,万一第一年没有两科都通过,有了第一年的基础,第二年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方案二:《中级会计实务》搭配《经济法》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个科目当中,难度排序为《中级会计实务》大于《财务管理》大于《经济法》。因此,此搭配将难度最大的科目与难度最小的科目相结合,起到一定的中和效果。并且,《中级会计实务》理解性内容较多,《经济法》记忆性内容较多,这两科搭配,穿插着学习,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方案三:《财务管理》搭配《经济法》
此搭配方案的优势在于《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难度相对较小,先集中精力将最简单的两科搞定,第二年再全力以赴拿下第三科。这个方法的战术是循序渐进,适用于初次备考,比较犹豫的考生。先通过两科简单科目的学习建立信心,再一鼓作气拿下最难的一科《中级会计实务》。
方案四:三科一起
此搭配最适合虽然统一报考时没有报上名,但是也一直在进行中级会计复习的考生,或者有一定基础,时间充裕的考生。三科一起报考,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各科目之间的搭配,记忆性与理解性科目交替进行,排除一切杂念,努力奋战2个月,成功就在不远处。
2中级会计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3中级会计的备考攻略
攻略一:制定学习计划
首先,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该做什么,清清楚楚,尽可能早动手。课前预习书本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听课好很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攻略二:听基础班牢记知识点 第二遍听经济法基础基础班
因为经济法基础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所以要早学习。基础班老师的讲课非常全面、细致,包括了所有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一边听课、一边看书,一定把老师所讲的弄明白,打好基础,不明白的,要反复听直到会了为止。每听完一章要做基础班相关的练习。把做错的题,集中在一起,找到错误原因。
[图片1]
攻略三:听习题班掌握考点 第三遍听习题班
习题班老师主要是根据考点讲课,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应重点去掌握老师所讲的,把讲义看懂。接下来是做习题班练习题,边做题边总结,查漏补缺,把未掌握的知识点补上。此阶段要回归课本,强化记忆,这个时候多看书,把学过的知识重新串一遍,容易混淆的注意区分,把相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每年考经济法基础,“时间”与“各种税收优惠”都是必考内容,可以把它们分别归纳总结,经济法基础教材涉及“15日”的,就有20处,全放在一起),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攻略四:听串讲班全面掌握
最后到了冲刺阶段,考前串讲听完后,开始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并认真归纳总结。放松心态,迎接考试。
4中级会计如何复习
第一轮复习——2个月:先看教材后听课
复习的时候直接听课效果可能并不是很好,考生可以先根据教材的章节把书粗略的看一遍,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来听课。如果你的基础还不错,那么可以从基础班的课程开始听起,而如果你的基础比较薄弱,那么还是应该花一些时间把预科班的课程先听完,这对于后面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听完课之后要趁热打铁的做轻1,通过习题快速巩固知识点。
第二轮复习——1个月:仔细通读教材
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很多知识还不熟悉,在阅读中级会计教材的时候可能只是看了个大概,但是教材是中级会计复习的根本,复习不能脱离教材。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要将教材重新进行细读,把前一遍没有看懂的内容理解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点整体的把握。
第三轮复习——1个月:整理重点、模拟练习
第三轮到了最后的冲刺,除了再次通读教材以外还需要大家整理重点知识与书上的典型例题,同时还要回顾错题,归类自己易犯错误的知识点。在考前最后冲刺的阶段当然不能少了模拟卷子的练习,轻5《考前最后六套题》就是质量很高的考前模拟题,考生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套轻4习题,做完之后认真对照答案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尽快将其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