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终于明白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独立性、创造力、自我价值感等的提高。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相关内容。

    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首先保持房间的清洁,打理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做好自己的事情。

    家长不要凡事包办,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一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试试,但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爸爸妈妈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让孩子体验成功。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将生活中的技能作为内容编成儿歌,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操作。孩子不喜欢做的事,变成有趣的儿歌后就会很高兴地自己去做,穿衣、洗手、刷牙、吃饭等都可以编个儿歌,这样孩子比较喜欢接受。

    父母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可以让孩子先观察父母的做法,如妈妈是怎么刷牙或洗袜子的,爸爸是怎样整理书柜的。

    [图片0]

    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如:比比看谁谁床铺整理得好等。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及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

    2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要从兴趣入手,不要强求。孩子看着我们拖地总觉得好玩,也拿来拖把帮我们拖,可结果把地拖得像在画花,我们还是表扬了他,结果一次比一次起劲,一次比一次干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从兴趣开始,那时他看我们刷牙很有趣,也吵着要拿牙刷来刷牙,也这样,养成了他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我们强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现在他还不想做。

    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会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们家长多指导,少插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会越干越好。

    3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图片1]

    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们要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因为有好奇心的孩子,学习的欲望很强,勇于探索是很好的习惯。不能在幼小的时候,就将它们抹杀了。需要注意的是:避开危险的东西。比如插板,电器。父母要支持孩子去问,去玩,甚至是去拆一些小玩具。

    教育和指导都要耐心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耐心,去告诉孩子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缘由,比如为什么要求她不浪费粮食,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洗澡等。

    在孩子面前,多演示,多做,比如阅读看书这件事情。一个经常看书的妈妈,能给孩子看书是件有趣的事情的印象。孩子经常喜欢问为什么,需要想办法解答。

    不要拒绝回答。多次强调,实践,互动。能加深对事情的理解和记忆。在宝宝做到的时候,要记得表扬和鼓励哦!做错事情,也要提出批评,但是注意方式。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