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体育是高校基本素质课程,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需要,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素质教育落实的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素质的提高,必需建立在教师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之上。否则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校由于历史等原因,学苗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子女为主,教师十分敬业,但是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究。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于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开展聘请专家讲座、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讲坛、案例交流活动、自主学习个人提高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以解开教师的思想枷锁,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特色:我校的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利用科研课题的牵引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如“培养研究性教师的策略研究”。通过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启了教师的视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育人理念。
[图片0]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1、集体备课
(1)明确要求:本学期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要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 为主题,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教学研究系列专题,切实开展好有效教学的研究,要按照集体备课的流程(理论学习——分工说课——同伴研讨——代表上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修正重上。)组织开展。备课要在教师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通过集体研讨,优化教学设计,既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又能够借鉴智慧碰撞的灵性,达到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集体备课继续要求同层次班级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关键)、教学基本思路、基本练习、必做作业、教学基本反馈应统一。
(2)制度保障:出台了《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集体备课量化评价标准》,印制了《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备课组常态课思、评、议、研反馈表》。
(3)检查到位:领导分工到组,全程跟踪,及时填写《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领导跟踪集体备课反馈表》。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三十五中的课堂教学要求突出三个特征: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受教育权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我们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基础、不同籍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2)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为此,我们要求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灵魂,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了解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的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高。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特点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观,全面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多方面整体素质。
3素质教育的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让学生完全轻松下来,什么事都不做,漫无目的地发展。根据中央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者也就明白了自己教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成熟定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吃透“素质教育”与“减负”的政策精神,达到“减负”与“素质”的辩证统一。
[图片1]
是否留家庭作业、考试次数的多少和节假日、寒暑假是否补课等方面,似乎家庭作业少了、没了,节假日不补课了,学生就会开开心心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高高兴兴地升级了,这是一种错觉。正如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不是一码事,对学生来说,减时不一定能减负,减负不一定能减压。不正本清源,学生的升学压力、心理负担、学习任务能减吗?
从现有的情况看,欢乐的是少数人,主要是那些还不甚明白升学利害关系的小学生。初中以上的学生大多只流露出几丝苦恼人的笑,当课程还是那些课程、考试还是那样考试、教法还是那种教法时,多少有点“机器化”的中学生是不会盲目乐观的。
愁的主要是教师,特别是校长们,还有长期以来一直鼎力支持他们工作的家长们。在还没有弄清楚能不能减的情况下,广大中小学校就面临减什么和怎么减的问题,确实让人为难。难怪在摄像机前有那么多教师、校长不自然,甚至感到无奈。正如“两会”代表广东中山市杨逸仙中学校长何俭强所说,学生的负担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很多学生都说“减负”好,但真的不敢减,因为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一点没减。
4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首先,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改变以往只看分数,不看能力的考核体制,这样学校在进行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不会被这种分数考核制所限制,可以给学生安排更多可以锻炼学生个人能力的课程。
学校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思路,注重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努力的学习。
教师要改变以往对学生进行知识灌溉模式的教学思路,而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高中生正好都是十六七岁的年龄,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学校进行适度的管束和引导,不能因为要进行素质教育而放任学生不管,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对“好和坏”、“真善美”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判断。
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参与到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来,应该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出去旅游或者是做游戏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爱好适当的给孩子报考一些培训班,帮助孩子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很多种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业余兴趣,不要让他们整天要么培训班要么学校,让给他们适当的个人时间和空间。
学生自己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或者文献,可以多看看报纸,自己可以多了解一些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和社会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