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终于知道小学生思想素质最重要的是什么

    1 小学生思想素质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年龄群体,如没有感性的材料,只是片面地说教,小学生无法接受或接受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挖掘教育素材,使思想品德教育生动形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思想素质最重要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独立思考,杜绝依赖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家庭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在课堂上针对同样的问题却无所适从。追究根源,在于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上的独立性,一是对学习上的问题不愿意深入思考,一遇到思维困难就求助于同学,并且只停留在追求结果上,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解决的方法不理解。二是家庭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做完后就交给父母检查,甚至直接让父母给出正确答案。形成了课堂问题依赖同学家庭问题依赖父母的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刻意的形成一种理念: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允许出错,但不允许“抄袭”。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从点滴思考的积累中逐渐形成对某一知识的应用体系,这种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样把积累的逐级放大,水平才能提高。并且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达成了共识,家长应该积极支持这种做法。要敢于让学生暴露出学习上的缺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片0]

    二、提纲挈领,鼓励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要求学生定期总结和检查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和总结能力,要求他们总结当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归纳学习的重点,注意学习的难点,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鉴定自己的预习日记成为落实教学常规的必要步骤。刚开始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措施感到困惑和不解,尤其是预习日记怎么写?怎么自我鉴定?都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以给他们列出提纲,教会他们自学和总结的方法,教会他们怎样找出新课中的重点,教会他们怎么加强对不会、不明白的知识点的归纳。这样的安排主要应该根据课堂上学习的情况来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预习日记可以在上课之前及时的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已掌握的比较好的知识,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当老师,来进行讲解。特别是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和做错的地方在课堂上作为学习的重点,这样存有疑虑的学生也就迎刃而解,起到了很好的矫正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自学方法和培养了较高的自学能力。

    三、评比展览,提高素质

    学生的作业本是反映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面镜子,有的学生的作业本经常会用的惨不忍睹,不是写作业没有计划性,就是在作业本上信手涂鸦,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学生没有具备良好的作业习惯。当然也有将课本、演草纸用的很不雅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评比和展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凡是与数学有关的课本、课堂上的练习本、打草本,统统可以拿出来展评。事先设定好评选的内容和标准,全员参与,全员打分。学生们在打分的时候,既有对优秀作业的佩服,也有对不雅作业的讨论,那些平常不注意保护自己作业本的同学看了别人的作业本后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找出差距,逐步培养好的素质。

    2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使小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小开始经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因此,要求小学生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少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要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

    培养小学生勤劳,艰苦朴素的品质

    小学生勤劳俭朴的品质是通过劳动来培养的,通过劳动,增强孩子参与意识和劳动观念,培养小学生爱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节省,俭朴的好品质。做到不浪费水、电、食品,不与别人攀比衣着,不同别人比玩具,女孩子不化妆、不戴手饰等。

    培养小学生大方,好客,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

    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多。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要求他们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通过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友好相处。培养生活的节律性,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

    培养小学生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

    勇敢是指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要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鼓励小学生敢于在集体面前说话,表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育小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是学生成长发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怕回答问题、怕表演、怕展示自我、怕考试等等,老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将来会成为—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一事无成的人。老师可以针对形成孩子恐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教育。例如:怕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可以多叫他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他觉得习以为常了,也就不会再有害怕心里。怕表演、怕展示自我的同学,老师可以告诉他,其他同学的表现和他差不多,只是表现的次数多了,动作熟练些,感觉就比他优秀一点,如果他努力,同样会表现得很优秀,这是给他自信心。考试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是检测我们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如同平时做作业,不要担心什么,考得好坏都没关系,只要你曾经努力过,老师和爸爸妈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也会理解你的。


    [图片1]

    2.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喜欢做的事,往往抱有浓厚的情趣和自我陶醉、欣赏,当他自己干成一件事时,在我们老师和大人的眼里可能是不值得一提,但在学生眼里,也许会欢喜若狂、手舞足蹈;也许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也许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大人的夸赞和鼓励。如果我们老师和大人对他们的付出,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甚至还无端地让他们遭到训斥与冷落,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他们自尊心,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失去感受的能力和表达的欲望,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缩手缩脚,失去信心,甚至对性格发展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变得孤僻、忧郁、呆板和多疑。

    作为老师,应该很乐意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写好一个字,画好一幅面,或随手检起一张废纸等事情,老师都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这样,他们的信心足了,心情好了,就会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学生对某件事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兴趣会使他去探求、发现,深入钻研,当老师看到学生的这些优势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正确纠正学生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由于自己和别人比较,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比较严重时,会形成一种极想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的憎恨感情。嫉妒心理的消极作用很大,它能使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自私而缺乏关心别人的情感。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团结、还会孤立自己,更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4小学生如何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体育特长。

    我们应该多培养孩子的体育特长,让孩子多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最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能够增长孩子体育方面兴趣。

    进行户外运动。

    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多到户外进行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多找一些时间带孩子去户外锻炼,比如打球、跑步、踏青等。

    坚持养成习惯。

    我们在培养孩子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能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既要注重体育锻炼,更应该从内心里喜欢运动,坚持运动。

    多参加训练营。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一些体育方面的运动训练营,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场,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

    多让孩子跑跳。

    孩子多进行跑跳能够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我们应该多带孩子活动,孩子只有通过运动喜欢上了它,才能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