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孩子,表扬奖励固然重要,但小孩子不会时时表现出色,无意犯错和有意为之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批评指正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必要时还得来点挫折教育和适当的惩罚,使之知错能改(虽然现在不主张对孩子使用惩罚),愈来愈优秀。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惩罚孩子的方式的相关内容。
限制活动。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那么你不是调皮捣蛋故意打小朋友吗,好,不让你玩游戏了,不让你参加活动了,不让你和小朋友在一块了。这样限制孩子的活动好像有点残酷,但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行动却是有必要的。当孩子体验了孤立的难受滋味,会自觉改变。
取消喜爱。若孩子总是犯错,而又不听不信,你不妨没收他喜爱的玩具,爱吃的食品,以及看电视动画片的权利,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付出“代价”,惩前毖后。自我反省、和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明白是非,若违反了,就要受到隔离惩罚,或蹲墙角、或坐小板凳、或面壁、或禁止自由活动,以此进行自我思过反省,对所犯之错负责,从根本上认识到不对之处,积极改正。
[图片0]
责打体罚。俗话说“不打不成材”,古语又道“树大自直”。真的靠打才能成材?不修理的歪歪小树长大能自直?其实,就责打这一惩罚方式也是不赞成的,但凡事都有个例,有的孩子不给他点“厉害”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与其惯坏了再扭,不如一开始就扶正。但是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毕竟只是孩子,不可滥用体罚,偶尔拿出点颜色,起到惩戒目的就是了。
2惩罚孩子的方法
就事论事不能东扯西扯。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出现的问题。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会一顿责骂,或者连说带哭的对着孩子絮叨。本来孩子是因为没写完作业你教训孩子,结果最后成了孩子的批判会,什么孩子不理解爸妈的辛苦,不懂父母的操劳,不懂事白眼狼等等等等。
甚至有的家长会说出后悔生养了这个孩子的话,等等。这样的教训方式只会让孩子迷糊,更会反感父母的做法。教训孩子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完全是在自己无意的情况下出现的。孩子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不听话的表现,或者说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
如果这时候家长什么都不说上前就是一顿教训的话,孩子不但会吓坏,更会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所以说作为父母,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小的宝宝出现不听话的时候,一定要先告诉孩子哪儿做错了,我要给你如何的教训等等。这样教训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心服口服,并且会牢记。
3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奖惩
明确奖惩的各自适用范围。奖惩不能随意使用,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优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如孩子平时很胆小,当他第一次敢在客人面前讲话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以鼓励他的勇敢行为,克服胆孝怕生的弱点。
赞扬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使用不当,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惩罚或批评比较适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抑制其不良行为。
[图片1]
比如家长发现孩子说谎,一定要给予批评或惩罚。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就会使孩子不能明辨是非,这种缺陷教育会导致孩子形成人格缺陷。同样,惩罚使用过度则会使孩子自卑,遇事懦弱退缩。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来灵活地选择奖惩手段。
4怎样正确合理管教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要多付出一些爱,所谓真情流露,孩子会领情并明白家长的苦心的。这是教育孩子基本的一点,不能总是一副着急、凶巴巴的样子。教育孩子之后,多想着拥抱拥抱孩子。
父母们教育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比如婴幼小儿,如果比较调皮不听话,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吸引等方法转移孩子注意力。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经常犯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尽量根据孩子的性格管教他们。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气,家长在管教他们时,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性格来进行。不要硬是跟孩子对着干,这样不合适。例如有的孩子很内向、敏感,就不能随便惩罚他们,否则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恐惧甚至绝望。但是对于开朗的孩子,适当的惩罚就可以。
当孩子玩耍时,家长们尽量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因为他们玩耍时很投入,家长的干预会让他们很烦感的,而且孩子会一致把矛头指向家长,这时的教育反而没有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