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是当今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常规的项目类型。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具体如何管理好工程项目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项目管理的相关信息。
第一、彻底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的管理方法: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目前国际上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项目经理选用后,要对其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提前制止或预防不良现象发生。
第二、注重项目团队的建设: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推行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项目经理个人,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团队。确保项目目标高质量的实现,还取决于是否能有一个高效的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固然是项目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但他的工作还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紧密配合。项目经理确定后,一般由项目经理亲自选拔和配置项目团队的队员,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使项目团队向高效率发展。
第三、管理应该从项目实现目标的评估、承包合同的签订做起: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无外乎围绕“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保”五大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实现目标的目标值的制定,都要在工程项目实施前进行现场实际项目评估后进行科学制定。我们把它看做是堵塞项目管理失败第一道关口。其方法就是要成立专门的领导评估和测算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在思想上与实践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认真来抓好做好。制定好项目实现目标之后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委派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主管会计。从而可以在项目项目运行中的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图片0]
第四、狠抓现场管理:要把原材料、劳务队伍管理做为重点,注意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在劳力队伍的选用上,要选取实力较强、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有营业执照的队伍,严禁使用一些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劳务队伍,以免造成项目亏损,质量事故频发,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丢失了市场。
2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1)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以往在其他工程上有发现,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本人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就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尤其是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试块检验评定的。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制作试块的样料“专门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图片1]
(3)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①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基本项目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的点和处,在资料上不应出现“×”符号;现场发现不合格点或处应及时返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在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再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②应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容易混淆的分项有:钢结构的油漆分项应属于主体分部,不属于装饰分部;水磨石打蜡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楼地面分部;玻璃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门窗分部;水落管分项属于屋面分部,不属于水卫分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应包括设计标高±以下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不参与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③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数字,标准差取二位有效数字。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第一,确定分析指标。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项目特点,进而来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评价指标来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选定分析指标的时候一定要与确定的分析指标相一致,这样便于进行对比说明问题。
第二,选定不确定因素,并设定其变化范围。影响项目方案的因素众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因素都进行分析。这时在选择不确定因素就要考虑到两个方面:(1)选择在变化范围内,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2)选择发生概率较大的因素。
第三,确定敏感因素。即确定能引起分析指标产生相对较大变化的因素,测定敏感程度可采用两种方法:(1)相对测定法:即要分析的因素从基准值开始变动,且各因素变化幅度相同,比较在同一变化幅度下各个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就判别出各因素的敏感程度。(2)绝对测定法:即假设各因素均向降低分析指标的方向变动,并设该项目达到可能的“最坏值”,然后在此条件下计算分析指标,看其是否已到达项目分析指标不可取的程度。
第四,结合确定性分析进行综合评价,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技术项目的方案分析中不确定因素变化不敏感的方案,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有较大的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潜力,优于敏感方案,应首先被考虑接受。同时还要考虑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
在设计计划过程中,随着工程实施方案的逐步细化,项目结构也逐渐清晰。这时风险分析不仅要针对风险种类,而且必须落实到项目的结构单元。此外还要考虑风险准备的计划以及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工程项目实施中风险如何分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