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些人,觉得心里不平衡。喜欢抱怨别人,似乎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不幸。其实,心里不平衡的根源在于自身,关键看你怎么想。只要自己想得开,自然就能心平气和。那么,心理不平衡怎么办?现在小编就简略地谈几点,如何消除心理的不平衡。
[图片0]
有时,你会觉得自己这么优秀,可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好,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如果你认为一切都是别人导致的,自己就会感到心里不平衡。那样自己就被别人的想法所控制,徒然给自己增添烦恼。你要多看别人的优点,然后别人才会看到你的好。
你要解救自己,必须将心里不平衡的原因,归根于自身。是因为自己对事物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以及不够端正的态度,才导致自己心理不平衡。这样才能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要把自己那些不够正确的信念改一改。不要那么死板和绝对。比如:我只是在某些方面做的好,但不是全部,在其他方面,别人更优秀;并非我是坏人,不了解我的人,怎么可能会爱我;我不一定非要选择和某人结婚,选择还有很多,路也有许多条。
调整时间,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去交朋友。多跟好友们在一起,分享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做点事。试着展示自己的魅力,让别人看到你的闪光之处。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有时会跟家人争吵,有时被人误解和奚落,各种消极的情绪积郁在心头,时间久了,内心就会失衡。由于惯性的作用,使消极的那部分越来越沉重,也使人变得极为狭隘,甚至出现暴戾、偏颇以及愚昧等行为,但却难以控制自己。要学会及时地宣泄和释放不良情绪,让自己得到放松。
多想想别人。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比你更不幸,比你还倒霉上千倍呢。谁没有苦,谁没有痛,可人家还是活着,还是能挺过来。难道你就不行吗?一切都要想想别人,不要老是想着自己,这样很自私。
2怎么面对心理不平衡
首先,不苛求。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不要要求十全十美,否则容易陷入自责的泥潭,终日郁郁寡欢。如果把做人做事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一旦达不到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自然就会从容淡定,心情舒畅。
其次,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把快乐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把希望太多寄托在他人身上,因为如果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欺骗了自己,便会失望甚至有被欺骗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何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快乐是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身上是最不明智也最容易失望的。
然后,学会疏导愤怒情绪。当你情绪激动,勃然大怒时,会做很多意想不到的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愤怒平息下去。
再次,学会容忍。一个心胸开阔,能成大事的人,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忍一时之辱,成一世之事,只要长远来看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需过分纠结,减少烦恼。
第五,不要过多多计较得失。施比受更容易让你快乐满足,过多计较得失,也许你争到了一些身外之物,但同时快乐也在远离你。
第六,暂时避开。在遇到问题时,暂时放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等平静下来再处理。
第七,学会倾诉。把不好的情绪烦恼讲出来可以减少一半它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八,乐于助人。帮助他人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找到存在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友谊。
最后,就医,听从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严重到影响生活的抑郁症,可以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援助。
3如何改变心理失衡状态
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的满足状态而变化的。所以,人要学会随时正确评价自己。有的人就是由于在自我评价得不到肯定,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未能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自我与客观之间的距离,因而心境始终处于郁闷或怨恨状态,甚至悲观厌世,最后走上绝路的。
在心理学界,一岁前叫做“口欲期”,中国无比发达的吃文化正好引证了这一点,此外婴儿的其他特点就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依赖母亲。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就是: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
共生,即是处于一种混沌未分化状态,没有“我”的意识,也没有“外界”的意识。他觉得自己与万物合一,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
全能自恋,可分成意志自恋和完美自恋。
意志自恋,即,我的意愿必须付诸实施,不能被阻拦,特别是,作为伴侣或亲人的你不能阻拦。
[图片1]
心理不平衡如果不能调节过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使生活健康水平急剧下降,之所以感到不平衡,是因为:个体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线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感到失望、不痛快、无法接受以及否定自己。
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造成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在与个体认为不如自己的人对比中发现:(个体认为的)对方不付出或者少付出所得到的东西,比自己全力付出获得的还要多。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本来是比你优秀的,为什么现在你却混的比我好。
由此可见,一定要学会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
不要为平淡而缺少活力的生活而遗憾。遗憾是生活中的“添加剂”,它为生活增添了发愤改变与追求的动力,使人不安于现状,永远有进步和发展的余地。生活中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希望安慰着遗憾,而遗憾有充实了希望。
4心理平衡的方法
1.不要苛求自己
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有些人将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于是每天都变得抑郁消沉,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所做每件事都要十全十美,有时已经成为一种苛刻,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也要自责半天,结果自己就成为了受害者,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将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自己现有的的成就感到欣慰,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2.不要时刻与人争斗
有一些人心理非常不平衡,完全是因为自己随时随地地与人争斗,让自己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其实,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和谐,一般来说,你不对别人有敌意,别人也不会敌视你。
3.对亲人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
父母希望孩子们成龙成凤,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对方与走的期望难以达到时,于是就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必非得要按照自己的别人要求去做。
4.暂离困境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幸遇到挫折时,应该把烦恼暂时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像做做运动、打打球、读读书、听听音乐等,当心情平和后,再重新考虑自己的难题,想想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