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详解
肢体语言在一个人说话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占总印象的55%,是形成印象诸因素中占据比例一项。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运用一定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运用肢体语言有一个8字口诀:第一,简单;第二,对称;第三,重复;第四,夸大。掌握了8字口诀,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相信你的演讲一定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我看过一位非常知名的老师演讲,他演讲的时候动作非常单一,就是右边画一个圈,左边画一个圈,再没有其他动作了。这叫简单的动作,没有对称,只是简单的重复。其实,如果我们在台上的动 作幅度很大的话,下面听众的接受概率也会很大;如果在台上的动作很小。就是简单的一两个动作,台下听众的接受概率也会很小。
只有简单的动作显然不够,我们起码要有点对称的动作。简单的是,左手拿麦克风,隔一段时间换成右手,不要老是用一只手拿。不知道你的手累不累,大家看着肯定会很累。把麦克风从一只 手递到另一只手里后,就把手缩回来,不要僵在那里,会很难看的。而且,一定不能耍酷,不然把麦克风掉在地上,下面的听众只会哄笑,也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演讲。
[图片0]
在公司或家里,都可以练习肢体语言。两个人一起练习,面对面站好,不要说话,通过打手势让对方明白你在说什么。你们可以事先定一个聊天主题,比如2012年世界杯,时间为一分钟。一分钟以 后,一个人间另一个人,自己刚才说的是什么,看看对方有没有明白自己刚才肢体语言表示的内容,是距离自己的意思接近还是差得很远,然后再告诉对方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发现 ,就算你没有用嘴明确说出来,而是通过到位的肢体语言,对方也能明白55%的内容。但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不能总是运用肢体语言,除非是聋哑人,否则就太夸张了。
之前,我在给一家企业做演讲培训的时候,让大家做了一个练习:我在这边说话,让下面的人根据我说话的内容做动作。这个练习非常成功,很多人通过做练习发现自己即使不说话,也能用肢体语言 表达内心的思想。有些学员非常认真,做完练习之后,我在白上接着讲下面的内容,他们还在按照我说的意思做一些肢体动作。我想,将来他们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演讲者。
没有动作的时候,手该怎么办呢?很多人觉得如果手没有任何动作的话,就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了,后因为手而导致整个人都变得很僵硬,很尴尬。所以,如何处理手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情。手应该放在哪里,不同的人应该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果是男士,没有任何动作时,双手应交叉握在胸前,这是力量决策型的握法;或者微微握拳,自然下垂,这是一个基本的姿势。如果是女士, 就不适合用双手交叉相握的方式了,而应该采用双手上下反扣的姿势,平放在胸前,这样看上去就会比较优雅。
站的姿势也非常重要。男士站在台上的时候,双脚脚尖要稍微张开一点,与肩膀的宽度大致相同,或比肩膀稍微宽一些。有些人的站姿有点外八字,这些人上白演讲的时候就要稍微往回收敛一点, 不然看上去很难看,也会让人觉得你随时都有可能跌倒在白上。如果是女士,站在白上的时候,脚尖也要略微地张开,但是宽度比较好不要超过自己的肩宽。很多女士有内八字的站立习惯,只要不是太靠 内,像日本人那样连膝盖都有点弯了,也是不可以的。
我们来分析几种不同的姿势代表的含义。一、开始演讲的姿势为直立。两脚略微分开,身体重量均匀落在双脚上,双手放松,垂于两侧。这是许多人都适合的姿势,表达中性语言。二、稍微前 俯显得积极友好,好像你在参与并鼓励听众;后仰则显得有点消极,有时也显得盛气凌人。
我这里有四个基本的动作,可以作为肢体语言在演讲时的配合内容来用。
一、拍手。拍手的动作,可以起到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作用。如果你正在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下面的听众却已经有点疲倦,你比较好拍一下手,大家的注意力就能立刻集中起来。当然,这个动作 不能经常用,否则大家就会觉得拍手并不是你讲到了重要的内容,而只是你演讲时的一个习惯动作而已。
二、握拳。握拳表示你对自己的理念非常有信心。当你对自己的理念有信心的时候,用这种动作表示出来,大家也会对你的理念有信心。
三、切剁。切剁的动作表示你对某件事极其肯定和赞同的态度,并以此感染你的听众也赞同你的想法。
四、抚平。抚平的动作,可以带动大家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持认可的态度。当你表示出认可之后,也意味着我们就此结束对这件事的讨论,接着讨论接下来的事情。
不同的肢体语言说明的是不同的内容,如果你懂得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说明某个问题,那你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出色的演讲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