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害羞的孩子?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或难为情的怕羞心理,大人也是常有的,孩子这种羞怯感更是常会出现。有的孩子持续的时间短,有的孩子持续的时间长;有的孩子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孩子出现的次数少;有的孩子为不值得的事也要怕羞。
	[图片0]
	
	正确认识怕羞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怕羞,不肯出来,或说不出话来,这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在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谁都会这样,应该给孩子观察和了解对方的机会和时间;人多往往给人造成心理压力,对自己的信心产生动摇,也会使孩子产生迟疑、不爱张口等羞怯心理;面临新的环境,也会出现慌乱怕羞等现象。
	
	孩子怕羞的原因和不当的处理方法
	
	孩子出现羞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和胆量。家长看到孩子这样常常又急又气,急的是:孩子因为怕羞而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气的是: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办到的事,孩子偏偏不争气!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常常忍不住埋怨孩子:这么大了,还怕羞!还有的讽刺孩子:没舌头了,让猫叼去了。甚至斥责、辱骂:没用、见不得世面,“上不了台面儿”、“熊包”、“窝囊”、“废物”等等。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增加了孩子的懊恼和沮丧的心理,使他更觉得自己无用,从而失去自信心。
	
	正确对待怕羞的孩子
	
	面对怕羞、见不得世面的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以安慰和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给孩子更多的交往机会,让孩子与小伙伴接触,有意无意地向勇敢不怕羞、大方活泼的同伴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充当角色,鼓励他做出的“成就”,夸奖他扮演得很像,游戏进行得“成功”等;让孩子在与大人接触中学会礼貌待人,会称呼,大方不扭怩;鼓励孩子在同伴和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让孩子适应新环境。家长可以让孩子主动邀请刚认识的小朋友做游戏,拿出图书或玩具请新朋友看或玩,让孩子主动前去向客人问好,或询问新朋友的姓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
	
	克服孩子的羞怯心理,并不等于让孩子冒失莽撞、没话找话。应该培养孩子处事审慎,允许孩子了解对方之后再确定自己的态度。当孩子因不喜欢这个人,而不愿接近或交谈时,也不要勉强。有生理缺陷或有疾病的孩子自卑心理特别强烈,周围成人或孩子的态度又能极大地影响和加强这种自卑心理。所以,家长要鼓励这样的孩子坚强,有毅力,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异于往常的羞怯,家长应认真了解原因,对症处理,消除孩子产生羞怯的因素。假如是无缘无故地怕见人,或不愿出门,总是爱躲起来。这时,应该考虑是否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应该向医生请教。这时,更不要喝斥或辱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