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我们的生活水平,知识水平等都有了明显提高,不似以前那样总是为吃穿而烦恼,孩子们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家里的团宠,爷爷奶奶宠完姥姥姥爷宠,父母更是视作掌上明珠般疼爱,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长此以往导致孩子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小孩养成独立能力的相关内容。
如何让小孩养成独立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锻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尤其是妈妈,不要过于宠溺孩子,任何事情都为他准备,那样会让孩子对你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丧失掉自我性,一遇到事情就想找妈妈,要明白,你不可能与孩子无时无刻都在一起。
尊敬他人,关心他人,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学会礼貌待人,如遇到熟悉的朋友邻居等积极打招呼,无形之中便可以教会孩子待人接物,另外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如妈妈做家务累了,可以让孩子帮忙揉肩,揉肩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表示感谢,这样会让孩子让劳动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乐,以后也会更加积极。
[图片0]
最后说一下,让孩子有独立能力不是说父母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进行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有面对各种事情的能力,另外父母也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心理等问题,否则容易使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出现脾气暴躁,过于自卑等问题。
怎样让小孩养成独立能力
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从两岁起,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收拾玩具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像模像样,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
因此家长应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心急,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助能力,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中必需的求助。
比如,家里突然停电,电话不通了,水管停水了,外出迷路了……家长可借此帮助孩子学会求助,知道应当求助于哪些部门,用什么方法求助。对于孩子独立做的事,只要是付出了努力。
结果无论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信心。让孩子感觉到“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独立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
遇事先问清楚情况,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
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思维定式下判断:“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家长不问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很可能会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等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听得进意见,家长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问问他:“你的感觉如何?”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不去批评和指责 ,引导孩子拿出解决的方法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否定他,而是冷静地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
[图片1]
帮助孩子预见结果
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地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
如何提高宝宝的独立能力
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刷牙,穿衣服或是自己上厕所,只有家长相信孩子能做到,孩子才有机会做。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让自己做决定,比如是做摇摇车还是要买好吃的,让自己做选择。
帮助父母一起做家务,孩子喜欢模仿大人做,在大人洗衣服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盆,把宝宝的袜子或是小的衣物给孩子,教孩子怎么洗,洗不洗的干净并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小大人,也觉得洗衣服很有趣。
家庭成员达成一致,许多宝宝由爷爷奶奶照管,父母在对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可能让长辈觉得过于严厉,也因为本身的宠溺,反而在孩子自己事情的时候,阻止孩子做,或是替代孩子做,久而久之,本来孩子愿意也能做,变成什么也不做了。
鼓励为主,适当引导,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你在看书,他也想看,但是你以为他什么都看不懂,你可以送他儿童读物,而不是直接说你又不懂;再比如,玩具收回玩具箱,你可以说宝宝让玩具们回家好不好。
尊重孩子,不要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什么都不让参与,也不要强硬的阻止孩子,这不行,那不能做,任凭大人摆布,什么都是大人说,小孩执行,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自己操心、自己安排了。
多陪伴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日常的交流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产生十足的安全感,也就有了自己探索的勇气。适当告诉孩子大人的辛苦,比如孩子不愿意走路,可以告诉孩子,奶奶的腰痛或是奶奶也走不动了,宝宝自己走,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体会到自己的独立会帮助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