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妈妈们可能会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气暴躁,遇到一丁点的小事情,都会冲家人大吵大叫,不管妈妈们怎么样好言相劝,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其实,爱发脾气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那么,如何让孩子改掉坏脾气呢?
[图片0]
孩子爱发脾气,对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父母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妈妈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妈妈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好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要挟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
有的妈妈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表面屈服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对妈妈产生敌视心理。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
妈妈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他事情,或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妈妈的反应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妈妈身上来,静静观察妈妈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妈妈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做妈妈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有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脾气暴躁的性格,只要是大人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他们就会无理大发脾气,甚至还会乱扔东西,这个时候也是妈妈们最苦恼的时候。当然,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都不同,因此妈妈们最好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有的时候孩子的脾气暴躁往往是和家长的行为有关的,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不可能精心策划如何发脾气,但事情过后他会意识到发脾气的作用。他可能会意识到他可以靠发脾气迫使父母改变主意,得到他想要的玩具,或是推迟上床睡觉的时间或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
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扬,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也不管你多么同情他,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让孩子明白他的乱发脾气不但对解决问题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发脾气是不正确的,在这个时候,去改变孩子的想法才会变得理所应当。
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也使家长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家长要想方设法制止孩子发脾气。怎样制止呢?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1.冷落他一会儿
孩子会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此时,妈妈们绝不要让步和将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妈妈们要记住给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
2.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和孩子聊一聊
由于不被理解,孩子也会发脾气。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对一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妈妈们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妈妈讲述某件趣事时,妈妈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妈妈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这对孩子将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3.适当表扬、奖励
当孩子不发脾气时,妈妈们必须对他进行表扬。你可以这样说:“你能好好听我讲话,我很高兴”,“你真听话。”每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你就拿出一些时间陪他玩。孩子听话时要更关注他。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你注意到并赏识他的好的表现。你甚至可以记“好行为”日记,帮助你和孩子记住这些表现。有时还可以用情景表演、记分、奖励制度来帮助孩子克服发脾气的毛病。
4.转移环境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面前爱发脾气,而在其他环境则表现得比较好,这样的孩子可以让其暂时离开使之脾气发作的环境,到亲戚朋友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或学校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矫正孩子爱发脾气的缺点会有好处。很多时候,孩子会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