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条件下学习英语难上加难,这就难怪许多中学生会觉得英语十分枯燥无味且学来无用而产生厌烦心理了。下面小编告诉你教英语的趣味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英语的趣味方法:
一、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语言的功用在于交际使用但学生是在完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极端条件下进行英语学习的,除了每周几节的英语课外他们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学生没有实践英语的条件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错误看法的诱导,使得他们极易产生“英语无用论”的想法。
其次,初中学生的特点就是能短时激发高涨的学习热情但却难以长久保持,特别是如果我们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的“填鸭式”教育的话更易让他们不断丧失学习英语的热情。
再次,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初中学生厌烦学习英语的原因就是英语“无趣”且枯燥,远不如有着丰富事例或故事又接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更“有趣”。
以上三种情况的存在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缺乏迎合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的“调味剂”,如果从“以生为本”的角度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加以改变就有机会重新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0]
二、如何给英语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喜欢的“调味剂”
1、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转型”赢取学生信任。如果学生信任和喜爱某位老师会对这对老师的课产生兴趣,并愿意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这一门课程的成绩。并且,不管这位老师教的是什么课程采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他们都感兴趣。如果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反感那么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的成绩必然也是惨不忍睹。学生这种“love me,love my dog”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引起重视。
老师们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注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言行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和独特想法,让学生既尊敬老师又与老师成为亲密朋友。当然,老师们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听之任之而必须用恰当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出批评,要注意的就是老师的批评的对象只能是学生的思想或者行为而不是否认学生这个“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不是对他们人格的伤害而是对他们由衷的关心和爱护。
2. 课堂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行氛围“转型”鼓励学生参与。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师生共同体,老师作为主体决定了课堂的秩序和氛围只能按照老师的想法和思路来营造,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如果任由这种不注意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学生就会慢慢丧失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唤起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首先,在自身形象上要注意营造端庄得体而又亲切自然的让学生觉得亲近的形象。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寓教于乐、动静结合来活跃课堂氛围,要注意学用结合、师生配合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巧用一些英语格言、谚语、俚语以及游戏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再次,就是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悬念或问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节奏、有方向地穿插问题、故事和游戏,这样学生才能以最大的激情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Why do you like koakas?”的教学我就通过当前动物保护的形势和近期的一些关于老虎的新闻来说“tiger”,用熊猫在汶川地震中的故事来讲“panda”,用南非大草原上视频来串讲“giraffe”“lion”和“elephant”,用动画片《快乐的企鹅》来串讲“penguin”,等等。这样丰富的课程内容相比于老师“干讲”、学生“干听”所产生课堂氛围肯定更加活跃。
小学英语趣味课堂创设方法:
一、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保持轻松的心态,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深入思考英语知识,强化教学效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激发,他们能在主动意识支配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分析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有效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在自由轻松的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地进行交流和讨论,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通过交流和分析学习心得,使他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活跃课堂氛围的创设,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敢于向教师进行提问,能通过主动和教师交流来获得引导,使他们的思路获得启发,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规规矩矩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在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中掌握英语知识,促进他们英语思维的发展。
二、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用教师的督促都能积极地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对学到的新知识印象深刻。例如,在进行单词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进行单词记忆时,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性,快速地掌握教材中的单词,并顺利完成游戏。在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后,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和思考,然后用肢体动作结合英语口语进行表演。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觉得英语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究活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深入挖掘课文内容,促进他们英语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歌曲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长久保持,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学习环节得到放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激发对英语知识的探究兴趣,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使他们的英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高效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在进行英语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跟随跟去进行舞蹈。在教师的参与过程中,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他们在快乐、活跃的状态中进行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创设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在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让他们不能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在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探究英语知识,对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声音、图像、情境相结合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迫切地想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对课文内容进行完整的复述,使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口语能力有了提高,使课堂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取得实效。
怎样让英语课堂有趣味: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经过教师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游戏教学法因其独特的魅力长存于教学活动之中。因为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羞于启齿"、"消极"、"自卑"等一些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弱点。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有限,通常课堂操练时由于习题太多,形式单一而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采取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且这种方法更利于提高上课容易开小差的同学及后进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实小学阶段的每节知识点很少,只要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如:采取大小声、看口型、手心读手背不读、炸弹游戏、抽奖游戏等。
培养“小老师”进行补差工作,有竞争才有动力,只有培养小组集体荣誉感,才能激发小组长的动力。并且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后进生,他们才能“舍得”自己的玩耍时间去学习。
我在见习的小学听过一位一年级英语教师的公开课,感触很大,甚至可说是一种震撼。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四个简单的表示动作的英语单词:jump、swim、run、walk,那位年轻的女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流程十分清晰,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其中的游戏。原本以为她只是让学生上台来抽卡表演,没想到她竟然别出心裁,让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其实,有时当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之后,教师便可以独树一帜,再次生成新颖的游戏形式,因为只有这样保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学生才会有持久不灭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然,游戏教学法只是英语教学方法的一种,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对于英语这种语言的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在实施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和规则。如游戏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能成为只为添加乐趣而脱离教材的空中楼阁;教学方法要注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让师生共同参与;游戏教学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趣味十足的英语文化小常识:
Honeymoon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honeymoon吧,honey(蜂蜜)和 moon(月)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蜜月”。
honeymoon指的是新婚夫妇结为伉俪的最初一段时光(并非一定是结婚后的第一个月,虽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觉)。
爱情经过长久的期盼和耕耘,相爱的情侣终于手拉手走到了一起,双方的感觉能不像蜜一样甘甜醇美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honeymoon这个词来源于巴比伦的民俗传统。
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在女儿出嫁的第一个月,女孩的父亲每天都会让女婿喝mead(蜂蜜酒),以希望后辈们的婚姻永远幸福甜蜜。
然而,从词源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honeymoon 最早出现于16 世纪,honey 用以喻指新婚的甜蜜,但moon并不是指很多人认为的阴历月份(lunar-based month),它是一种苦涩的暗示,旨在告诫人们婚姻固然是幸福甜美的。
但这种甜蜜就像月亮的盈亏,只是暂时的(因此要十分珍惜才对喔!),婚姻更多的意味着双方要一起肩负生活的重担,一起承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一起经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Darling
darling可能是英语中最流行的昵称了,也是最古老的词语之一。早在公元888年,darling就以deorling的形式出现了。
darling一词有多种用法,一般作名词表示“亲爱的人”,作形容词表示“亲爱的;可爱的”,同时darling也可以用来称呼所爱的人或家庭中的成员,如Darling, fetch me another bonbon, please.(亲爱的,请再帮我拿一颗小糖果吧。)
darling还可以用作比喻,但经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表示某人深受一个不大招人喜欢的人或机构的喜爱。比如,Senator is the darling of the oil companies.(参议员是石油公司的宠儿。)
尽管用途广泛,darling的来源却相当简单。darling源于古英语单词deor或deore,表示“所爱的人”或“亲爱的”,这会让你很自然的联想到今天的dear。
词缀ling表示one who is,所以deorling和今天的darling的意思都是one who is dear.
此外,在夫妇之间,除了darling,还可以用sweetheart、pet、dear、love等称谓。
在男女恋人之间经常使用honey、baby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而一些有了孩子的守旧的老夫妻喜欢互称mother、father。
甚至还有比这个称呼更传统的,比如在十九世纪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Bennet夫妇非常正式地互称对方为Mr. Bennet和Mrs. Bennet。
当然,夫妇间还可以有许多更随意更独特的称呼,比如Teddy Bear、Honeybun、Sugar Doll 等等。不过,其中的特别含义大概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了。
Teach a fishhow to swim
你听说过有不会游泳的鱼吗?你听说过鱼因不会游泳而淹死的事吗?如果谁有这样的担忧,就和那个被嘲笑了几百年的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国人没什么差别了,必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作为一种本能,鱼儿天生就是会游泳的,完全适应水底生活,如果有人想教鱼儿how to swim,这和在鲁班门前卖弄使斧头的功夫,在孔老夫子面前卖弄写文章的本领又有什么差异呢?
因此,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的含义就是“班门弄斧”,“在孔夫子面前卖文章”。
英语中类似的表达还有:teach a dog to chase rabbits;show the President where the White House is; teach the Pope how to pray;use Chinese maximsin front of Confuc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