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奏,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是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语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得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图片0]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
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㈠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
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一
一、读一读,划一划
1、初读课文,边读边用圆圈把自己生字、多音字连词圈出来。用“--“划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四字词语、成语。
2、再读课文,用“1、2、3……”标出自然段。
3、三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想一想,查一查
1、生字读什么,怎么组词,扩词3个以上,怎么记住一类字的字形。多音字还有哪些读音?
2、生词什么意思,可联系上下文、可查字典,可查一点通,可问家长。
3、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简要概括出来。
4、课后的问题读一读,想一想,怎么回答?
5、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句子或其它疑问,打上“?”,上课时再解决。
三、写一写,记一记
1、练一练生字,组三个词。
2、抄一抄新词,新词抄两遍。
3、文中的优美句子或重点句子摘录2-3个。
4、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资料。利用电脑查找,利用课外辅助资料查找,利用音像资料查找,也可以向父母、老师调查。
3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二
1、一读。读课文三遍到五遍,达到正确、通顺。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在阅读通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70%以上的内容可以自己理解。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但是,如果读不通顺,则对课文的内容印象模糊,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
2、二标。标出自然段序号和本课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表达的顺序有初步的感受,对于他们学习文本的表达是有益的;另外从分段、概括段意的角度出发也是需要的。标出生字词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字,重点关注词语在课文语境中的意思,有助于训练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图片1]
3、三查。查阅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弄懂部分词语的意思以及作者的信息。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常常有具体地含义,但是都会跟词语的本义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通过查字典理解词义有助于学生感知在具体的语境中词语的不同含义,从而体会汉语词义的丰富性,促进词语的理解运用。
对作者的关注应该纳入学习的视野中来,因为作者表达的背景对于文本的意义有着重要的辅助理解的作用。
4四问。学贵有疑。又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其实,这都是强调“问”的重要性。学文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养成根据课题或文本内容提问的习惯,以便在课堂学习中有目标。
4小学三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三
(一)、常规预习法。即让学生习惯于这样的预习程序:读课文,圈生字,查字典,划句子,抄生字。这种方法适宜于每篇课文。
(二)、 以写促读法。
例:《荷花》。在上课前,我们可以布置学生预习的方法是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种熟悉的事物,上课时从评讲好、中、差几篇习作入手,既检查预习效果,又巧妙引入新课,以写作来督促初读课文。
(三)、读文解课法。
例:《掌声》。教给学生就题设疑的方法,预习时先就题设问,再读文解答。学习《掌声》我们可以问:谁给谁掌声了?为什么给英子掌声?文中有几次掌声?两次掌声一样吗?
(四)、勾划图解法。
例:《花钟》。学生通过读文,根据文中表述绘制出一个花钟,这样就明确的知道了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
(五)、填空填表法。
例:《美丽的小兴安岭》。此法要在平时阅读教学中经多次示范而训练学生掌握,从而在预习课文时加以运用,要指导学生,设计填空,填表题时主要依据课文主要内容,纲目,或课后针对内容或中心出的思考题,预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可设计填表,填写好“时间”(填“春”“夏”“秋”“冬”),“景色特点”等。
(六)、参读资料法。
例:《我不能失信》。预习的时候要查找一下关于宋庆龄奶奶的事迹,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她有美好的品质,从小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七)、温故“习”新法。
例:《望天门山》。预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学过的关于李白的诗,第三册中的《赠汪伦》,第一册中的《静夜思》,也可以找一找李白其他有名的诗等。
(八)、批注阅读法。
指导学生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经过训练使学生学会在文中空白处、天头、地脚写一写评语,如初读概括出的段落层次大意,对某些优美词句的心得体会、评价,以及不大明白意思的地方,还有把查到的字音、词义写在书中文字旁边。这样提起笔字斟句酌地阅读,作上各种记号批注,可以为课堂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试述试背法。
例:《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后面有这样一个习题,我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些需要复述的课文,可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试着编制复述提纲,简述比主要内容稍详细的内容梗概。试着复述是为课内深入研读课文打下基础,以保证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