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GEZYDK
  • 总算晓得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

    1 小学 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

    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主题、疑难问题等进行的精简而又完整的教学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供大家参考。

    1.导入新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不但可以使学生迅速静下心来,而且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时,我用歌曲《东方之珠》导入,并且配上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盛大的交接仪式片段。

    那悠扬深情的旋律,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的香港,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以及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激动人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神。通过微课将这个情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之门自然而然地为学生开启了。

    2.利用微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亦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有利于学习重难点的攻克。例如,在教学《飞吧,你飞吧!》一文中,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空笔”,体会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图片0]

    由于学生不了解文章主人公“小萝卜头”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险恶的生存环境,无法理解题目中“你”的深刻内涵。这时可以利用微课中的视频,在学生眼前呈现出电影中小萝卜头所处监狱的画面,以及他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视觉去体会深陷铁窗中失去自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体会句子“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

    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的深层含义,通过分析关键词“若有所思”,体会小萝卜头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吧!’”理解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渴望。这样,本课重点得以及时的掌握,难点得以突破。

    3.巧用微课,授人以渔传授方法

    若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首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知识迁移。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解诗题、说背景、诵读、分析句意、理解感情等板块分别录制微课,在微课中为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例如,在理解句意这个环节,我教会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帮助自己想象画面。

    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我让孩子们拿出画笔,画出作者忆山东兄弟的画面,学生画出了凝眉远眺的主人公,眼前出现了山东的兄弟,还有自己的家园,以及与兄弟登临的高山和上面生长的茱萸,抓住了诗句中基本的意向,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句意就不言自明了。这样避免了教师翻译诗句的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在微课教学中总结方法,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2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一

    一、微课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体性

    微课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功底。所以,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前笔者就安排了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地球的相关资料,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在课堂上,设计好导语,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

    随之播放有关宇宙、地球的短视频,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考,探寻短视频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播放完视频后,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再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们逐步靠近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目前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守卫我们的家园。

    此外,由于微课教学既指记录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精彩的教与学的相关活动视频,又指为了使学生更了解某个知识点或实现某个教学环节而播放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所以,它不仅仅是在线视频教学,还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利用这些视频资源,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在反复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更易于突破疑难点,牢记知识点,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

    微课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多是以5~8分钟的短视频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前,笔者就上网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搜索大量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借鉴网络平台中出色的微课教学视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了《地球妈妈》这首歌,然后将搜集的影像资料放映出来,将地球的形象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冲破时空的局限,变想象为形象,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得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地球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浩瀚的宇宙不再虚无缥缈,生态破坏不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问题。

    它们都变得具体可感,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在转动着的蓝白相交的球体,可以看到星辰璀璨的星际,可以看到生态失衡后河水泛滥、大地龟裂的情景。视频将文章主题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深深地刻进学生们的脑海中。

    三、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思维的发散性

    微课教学是属于点拨式的教学,它的功能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思维是科学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思维类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方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微课教学过程中,在播放视频的前后,笔者紧扣一个教学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例如,“地球的外表是怎样的?”“文章用哪些说明方法描写地球?”“地球贡献出自己的资源后得到的是怎样的回报?”学生们结合观影后的感受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了回答。

    笔者再从学生答案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观点进行阐述,巩固文章的知识点。这样的点拨式教学抛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微课教学也很讲究培养教师的发散性思维。由于教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在与他人交流、借鉴出色微课视频的同时,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视频和点拨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

    四、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氛围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互动性,只有在相互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精神、情感得到相互的交融,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传递。由于微课教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使得这种互动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互动范围包括了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

    1.师与师。微课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指的就是记录了教学的实际情景。当下微课教学的盛行,在各大教学网络平台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微课教学视频。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鉴这些出色成果。

    2.师与生。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点拨式的启发。传统教学中的“正确答案”“答案”消失了,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看到各种各样的闪光点,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就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3.生与生。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点拨式的教学促进了教学的开放性,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补充自己知识点的缺失。此外,微课教学视频的流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之间可以在课余时间里观看视频自主学习,交换心得体会。

    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二

    1、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制作微课课件。考虑到小学语文的课时非常有限,不同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小学生学习需求、小学生接受能力等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演示课件,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高效的传播语文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秦兵马俑》的教学过程中,全文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珍贵历史文物,文章中非常详细的描述西安已经出图兵马俑规模与兵马俑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知识理解也更加浅显,世界认知能力比较差,很难很好理解课文中描述场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收集更加合适图片与视频,利用微课演示方式来更好的了解秦兵马俑宏伟壮观与秦兵马俑珍贵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内容探索热情,同时还能够侧面引导学生养成尊重与爱护历史文物意识,更好的保护中国出色文化,培养小学生爱国心。

    2、利用教学内容来拓宽学生思维。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篇幅非常有限,这就使得教材内容并不是非常丰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多媒体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丰富语文知识内容。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进行课本内容演示,不断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有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语文《幸福是什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标注好教学重点,利用微课课件来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能够借助小组讨论方式来定义幸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不断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勇敢表达个人对于幸福认知,更好吸取他人的意见,逐渐丰富个人学识。

    总之,通过微课课件的辅助性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利用多样化内容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发展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设置更加合理教学情境。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实际教学效率。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学生能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那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特点,创造更加生动、更加活泼课堂环境,更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环境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播放与背景春节密切相关视频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讨论,不断的交换自己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自然引出课堂教学主体--北京的春节。

    [图片1]

    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能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体现老北京的春节文化,通过趣味化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促使学生不断思考。

    4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与方法三

    1.学生预习。

    课前微课的介入能使学生对文本背景、作者介绍、字词有初步的了解,整体感知文本。尤其是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不仅可以提前熟知课文,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帮助。

    2.课前导入。

    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的大致内容、结构形式、创作背景、作者意图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搜集本文的相关素材,如作者的基本信息、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如微课《句子类型训练——拟人句》《写好人物作文小妙招》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引入了很多种拟人句范例,有了范例作为导入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3.课中学习。

    课中使用微课主要集中在知识理解和练习巩固上。如阅读《两小儿辩日》,利用微课展开视频内容学习,由此增进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是要教会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世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还有,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谦虚谨慎的教育与学习态度。

    4.总结课文。

    总结时使用微课能突出主题、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且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学习《一路花香》时,在教学总结中,教师就可对其进行概念整理:由文中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

    5.课外自学。

    课后利用微课温习,能有效巩固、消化、吸收课堂知识。这里通过微课对课外出色阅读内容进行传播,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像阅读朱自清的《匆匆》,文章有一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该句不仅增进了与学生的互动,在互动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了文章主旨的表达。

    还有比如说课外阅读《梅花魂》,主要是讲东南亚华侨的,通过对该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使得学生对爱国精神有了更深的领悟和认识。

    6.综合实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着眼于课内,又要着眼于课外,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资源,拓宽自身的视野。在微课中就可展开对某一篇阅读文章的互动讨论,比如有篇阅读大意是有一个王子很多愁善感,看到别人的悲惨遭遇总会落泪,说:“天呐!如果是我一定没有办法忍受下来!”后来他们国家战败,王子流浪他国,还瘸了一条腿。

    当他跟别人谈起自己的遭遇时,别人总会落泪,说:“天呐!如果是我一定没有办法忍受下来!”王子只是微笑,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这里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时你认为的地狱是他人不得不面对的命运,这个时候请收起无用的哀叹,给他人一个微笑或者帮助;当你陷入低谷时,也请不要自怨自艾,继续坚持着走下去。

    在鼓励学生多互动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