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关于会计科目背诵技巧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所有者权益
十指应不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2、成本类
生产制造劳务。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3、损益类
四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四支出 (主营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四费用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图片0]
4、资产
库存现,银存款,坏帐准备预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坏帐准备,预付账款),
四应收,四存货,跌价准备长收款(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存贷跌价准备,长期应收款),
长股权,长待摊,持有到期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固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溢)。
5、负债
短借款,长借款,应交税费预收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交税费,预收账款),
六个应付不能忘,还有长期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2会计错帐更正方法
1、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会计科目并无错误。
更正的方法: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即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
2、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又叫做红字冲账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金额有误,致使账簿记录错误。
更正的方法: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的错账”,登记人账,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账”。
②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会计科目并无错误。
更正的方法: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即为多记的金额,用红字(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
3、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如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并无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更正的方法: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色横线,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或黑字写在被注销的文字或数字的上方,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注意:对于错误数字应当全部划销,不是只划销写错的个别数码;不许全部涂抹,应当使原有字迹仍能辨认;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3会计查账的方法
会计查账是通过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分析会计资料,并透过会计资料检查其代表的经济活动,监督并评价数据与经济活动实际情况是否真实可靠,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贯彻节约和注意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1、抽查法与详查法
抽查法是以被查单位的会计资料作被抽查对象,从中抽样部分账项进行审查,以验证、判断其有无错误和舞弊行为,抽查法运用结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运用的抽查标准和抽查方法。确定抽查标准时重点注意:
(1)根据被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制度是否严密健全,决定是否实施抽查及抽查的具体对象。
(2)根据账户的性质、内容决定抽查项目。对那些监督比较严密,核算较准确的项目,可不作抽查对象;对那些内容比较复杂、问题较多,容易为他人所利用的项目如企业管理费中的会议费、招待费等应作为抽查重点。
(3)须按经济业务发生数量的多少以及数额的大小决定抽查对象。
(4)根据会计人员的能力,决定抽查的内容。抽查时应将账目的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选择不连贯的月份进行抽查,抽查标准的比例,应以全部被查会计资料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抽查太少则不能反映问题的金额,过多又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图片1]
2、核对法与审阅法
核对法是利用数据间客观存在的对应关系、勾稽关系、平衡关系和转记关系,为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相关数据进行相互对照比较,根据他们是否相符来查证有关会计记录、会计账务处理及其他资料是否正确、完整的一种查账方法。核对的内容一般包括账表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
审阅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有关书面资料进行批判性的详细审查和研究,若发现疑点,可采用其他查账方法进一步查证落实。审阅法审阅的内容包括对报表中有关指标的对应关系,从中看出可能存在什么问题,作为进一步查账的线索。会计账簿的审阅主要针对的是各种明细分类账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重点审阅经济业务的内容,分析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突出查阅收支数额较大的事项,以及月初和月终收入,支出数额的变化,从中了解企业经营的情况,查看支出中是否有不正常的事项。实践中,一般是先用审阅法发现疑点,再用核对法进一步落实疑点。
3、顺查法与逆查法
顺查法是指顺着记账的基本程序,从原始凭证的审核开始,进而以原始凭证为依据,核对并检查记账凭证,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最后以账簿来核对会计报表的一种查账方法。运用顺查法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去发现被查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确定会计报表中的财务指标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审核原始凭证的重点是内容的完整,数字真实准确,业务合理合法;记账凭证的重点是科目使用、金额是否正确;账簿的重点是登记方法是否正确,账账、账表是否相符;报表审查数字计算是否正确,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依次核对比较容易弄清楚问题,查明错误情况。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逆查法是按记账相反的顺序,从审查会计报表开始,以会计报表核对账簿,然后根据账簿核对并审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一种查账方法。逆查法可能产生因大失小的缺陷,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或弊端难以全部揭示。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顺查法和逆查法结合运用,既突出重点,又保证了查账的质量。
4会计分录的口诀
会计分录口诀就三个字:“费资本”
1、“费资本”属于一类,增加放借方,减少放贷方。其他类与“费资本”相反。
2、“费资本”第一个字表示费用,第二种是资产,第三个是成本,分别是三类账户各提一个字构成的。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二: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三: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四: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