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英语的广泛运用,英语听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听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如何快速提高小学英语成绩
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总是说,要学好英语听力,你就必须要多听,多练。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听的再多,你仅仅是熟悉那么几句话,然后你听到别的内容,你还是不懂。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你只熟悉以前听的多的那些内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你听懂了个别单词,但是你没办法转换成汉语,再有就是,英语语法和汉语不一样,并且经常出现长难句。
[图片0]
看欧美电视和电影,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人推荐这样去学习英语了,并且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所以我就简单的说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尽量选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看,这样可以保持一个很高的激情,因为用电视电影来学英语,你需要反复看很多遍,如果你不喜欢的电视电影,估计你看1遍也就不想再看了。2、观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要做笔记记下了。3、前2遍可以有字母,后面几遍就需要把字幕去掉,或者用纸条把字幕遮住。4、不要选择出现过多专业术语的电视电影。那样会增加我们的学习资本。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那么几首喜欢的英文歌曲吧?用歌曲来提高听力,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在听的时候,你内心或多或少会有种跟着哼唱的冲动,这就有了内驱力去促进你学习英语。市面上听歌的软件不少,比如酷我、酷狗、QQ音乐等。但是这些都是主要用来听音乐的,学英语还是有些欠佳。
所以要提高英语听力,单纯的反复听英语材料是没有太多的帮助的。并且反复的听,很容易产生一种疲倦感,继而厌烦听力。在此,我说下自己学习听力的方法——看欧美电视和电影、练英文歌曲。
2怎么去提高英语水平
想要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说明白,需要说话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口语上就体现为清楚的表达思想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语言结构内容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的作用上,反映在具体的口语表达就是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从英语的语言特色来看,这一点实际上就是检验学生能否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是否能够成功有效地使用英文特有的衔接手段。
每个人都不会否认在英美国家学习英语的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国内无法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大量事例成功的证明,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是完全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的。这就好比大多数人在最初学习游泳都会选择在游泳池里。这样不但安全,成本低,在感觉上也会让初学者更加从容不迫。关于这方面,笔者建议大家选择纸条记忆的方法。因为纸条记忆法的好处就在于随时随地给口语学习者创造了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如果大家可以真正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口语,那么你就已经真正地拥有了一个相当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当然,如果有机会和英美人士进行实地交流,检验下自己的口语水平效果就更佳了。
[图片1]
一般情况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学习的初级阶段都会错误的认为,语音和口语是一样的,两者并无区别。其实不然,从严格定义上来讲“语音是口语的基础,而口语是语音的延伸”。我们用一句话来进行逻辑排列“发音不过关,口语就不会过关,口语不过关听力就一定不会过关。”很多时候当我们费了很大周折和对方进行交流时,对方却无法听懂你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说话者的语音不过关。听话者无法有效地辨认说话者所说的单词,进而也导致了自信心的下降,听力受挫,因此口语交流十分困难。正确掌握每个音节的发音对初学者将来能否正确有效的进行口语表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词汇的使用范围是指说话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使用词汇面的宽窄度,自己是否只会使用一些简单词汇,还是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有效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句子结构的准确性就是语法的准确,所说的句子结构是否合乎语法规则。说到词汇的使用范围,很多学生就会错误的认为词汇宽就等同与庞大的词汇量,如果没有大量的词汇就无法进行交流。
3英语听力的训练法
练话题的敏感度。主要就是针对新托考试里的学术段子,可以听探索节目(discovery),注意是听,不是看,不要被画面吸引而通过字幕去了解内容,一定要完全通过听。听不懂就再听几遍。然后还可以听voa的科普类新闻,一定不要听慢速的那个。
记笔记。新托考试段子很长,一般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很难完全记在脑子里,所以一定要练习速记能力,不管听什么听力材料都要坚持记笔记。
[图片2]
练听力的耐力。最初可以用旧托福来练,一般半个钟头左右,然后逐渐延长时间,到能连续听两个小时仍然思维清晰为止。
练听力的准确度。一般新托福听力的各种教材都好用,我个人推荐kaplan,不管是模考软件还是教材都相当好。虽然出题思路和正式考试有差别,但作为练习是很上品的选择。
4学生如何给自己提升英语分数
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少中学生会说:我们几乎每学期都在听老师讲学习方法,可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必须承认:情况确实如此。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注意学习方法。”这样的告诫或教导可能太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老师的告诫或教导,而是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重要的不是老师对“学习方法”的笼统介绍,而是学生所接受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指标的训练。
有了学习的行动,也就有了对学习的体验。因此,在你进行学习活动时,你就必定产生某种体验。比如,你现在想改变自己的那种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的习惯,于是,你加快了阅读速度,忽略了语言细节,这显然是一种新的阅读行动,伴随着这种行动的是发生在你内心的新体验。
新的行动带来新的体验。但是,你曾经很适应用较慢的速度阅读短文,你曾经习惯于探查一个个孤立的语言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对快速阅读有一种不适之感,于是,你还要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执行某种策略。比如,你在阅读一篇英语短文,你像以往那样,在阅读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语言点”,而且就开始记住它们。这就是你在执行阅读的学习策略。不管这种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你对文段的整体理解,你实际上在通过行动来执行你的既定策略。当你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不利于你的阅读理解时,你不可能立即丢掉这种策略,你需要用新的行动来代替原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