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终于清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1 小学 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汉语拼音和字典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语。一二年级课文都有注音,学生可以利用拼音来自己识字。教会学生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学生通过查字典自主识字,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利用拼音自主识字,识字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根据汉字特点、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如“木”部跟树木有关:松、柏、梅、梧、桐。声旁相同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精、静、睛、晴、请、情。会意字方便理解字义,如:休、众、明、歪、森、晶。


    [图片0]

    识字教学要求音、形、意三者有机统一,让学生会认、会写、会理解、会运用,有序开展识字教学。

    三、识字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生活中主动识字。

    将学生识字的课堂从教室搬到生活中,全面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地制宜对学生开展识字教学工作。比如平时购买物品的各种包装袋、路边的宣传广告标语、乘车的车票、电视节目下方的字幕、电视动画等等都可以作为识字教学的素材。

    还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猜字谜来引导学生识字。具体做法就是将学生熟悉的事物编入字谜给学生猜,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人一口———合”等,生动形象、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上种种,从生活中识字,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识字欲望,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信心。

    四、运用“比较法”进行识字教学。

    给汉字换偏旁,可以认识、区别一组字。如:江、红、虹,梅、悔、诲;比较区别形近字:鸟———乌,土———士,未———末;跟汉字加减笔画来认识和区别一组字, 比如:“日”加一笔变成田(目、旦等); “王”减一笔变成三(土)、“禾”减一笔变成木。这样教学,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五、“归类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归类识字法”是识字教学的传统方法,今天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其优点是短时间集中认识一组字。如,服饰类字:衣、裤、裙、袄、袜、袖。蔬菜类、花卉类、水果类、学习类、体育用品等。

    这样集中归类识字,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效率高、效果好。

    六、识字教学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开展小组识字竞赛、评比“识字之星”,鼓励学生识字。教学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积极、主动地识字。鼓励学生阅读儿歌、故事、谜语等,可以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让学生体验自主识字的成功感。

    七、运用“找茬”的方法,加深学生的识字印象。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刚认识的字,明天不认识了;把这个字认成那个字,张冠李戴;认得字,但不会写;写的时候缺胳膊少腿。针对这种情况,我摸索出了一套给汉字“找茬”的方法。

    具体就是故意把汉字写错,添加或减少笔划,然后让学生们一起来找出它错的地方。这个方法实践起来效果很好,学生们每次找出错误时都会很有成就感,而且不管发没发言的学生,都加深了对这个汉字的印象,从而达到了让学生会认会写的效果。

    2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一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

    1.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

    如在教学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2.游戏激趣

    在识字教学中,能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因为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师要想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的确很难完成。

    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的特点,又喜欢游戏。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时注意收集学生中喜欢的游戏,进行精心设计运用于识字教学,根据课文要求,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例如:猜字谜。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形式。

    可以出现在初识生字时,如要学“雨”字,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指的是什么?也可以出现在记忆生字时。如“告”字,教师可打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字谜还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创编,培养创新意识。我常采用的游戏有: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宝宝回家、开火车、猜字谜等。

    二.课堂上教会孩子识字方法,让孩子会学。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1. 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

    在教学“轻”的时候,学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识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货物,工人用车搬货物就更轻了,瞧!多聪明的学生啊!接下来就有好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相信这些学生想忘记这个字都难了。

    2.猜谜识字法。

    学“碧”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这个谜语利用了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编的,这样学生就高效率地记住了这个生字。如“午”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无头,时间正是日当头。

    3.顺口溜识字法。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个反文旁就成了放。减一减:如:学了园,减一减就成了元。换一换: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5.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6.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

    如教学“青、请、镜、睛”,告诉孩子们“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 “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镜”是金属,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7.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

    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玩”字时,有的孩子用“元”字加“王”就变成了“玩”,有的孩子用“王”加“二”再加“儿”;学习“挂”,有的说把“蛙”的“虫”变为“扌”,有上说“扌”加两个“土”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8.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

    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二

    一、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

    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教不应该予以否定。

    1、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迷中牢记字形。如教“处”字时,学生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个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

    是个“处”字;在变幻一下“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是“外”字。再加:“们”和“闪”字,我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猜两个字底。

    2是通过编儿歌、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教“聪”字时可以这样编一道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高”字,可以编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

    “画”字时“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再如有认识请、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旁衣你出,再换“米”字真精彩。

    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们只有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也会十分活跃。使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和认识最后记住“汉字”。

    3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拼字游戏”“词语接龙”“找朋友”等等。

    二、是拓宽识字环境,教学课堂无限延伸

    (一)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有限的空间,而应该利用一有利的空间。例如社会环境识字。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其实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大环境,为孩子学习汉字方面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课堂。

    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场”以及各种宣传标语,电 视屏幕中经常出现的字,“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等等,学生都会在无形中通过听、看、问、记。牢记这些字词。

    (二)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场所。在校园里,经常让学生熟悉的“表扬栏”、“宣传栏”、“光荣榜”等等。营造书香环境,享受知识环境的无限乐趣,同时在班级里开展各种知识竞赛。

    每周、月、期等开展各种“识字明星”、“识字天才”、“字拥大王”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精神或者特质奖励,来激起学生识字的渴望和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自觉识字的习惯。

    三、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制作生活的教学课件,使原本单一、枯燥的识字教学,配以生动的图画,用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好奇的感觉,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识字活动。激起学习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字”配“画”恰当地结合,让原本静止不动的汉字活动起来,丰富学生的想象,深刻的记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注重培养识字技巧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也比较繁多,有许多的方言和通用的普通话差异很突出。这时,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读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后,可以指导他们 按音序排列来把方言音影响严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反复带学生去区分,多读多练,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减少了学生读错音,写错神出鬼没现象。

    (二)是帮助学生通过汉字的部件,偏旁的对比的收集整理、归类,反复把容易混淆,写错的字加以归结、纠正。

    久而久之,时间长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掌握正确汉字的能力增强了,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可以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习一个生字,复习一组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效果也更加突出了。

    (三)通过查字典识字。

    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重要工具,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教会学生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识字阅读,还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相结合相辅助,得到拼音与汉字双重进步的良好效果。

    学习知识,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熟悉、掌握,最后运用它们。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的方法五花八门,不是千篇一律,只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识字方法,扩宽识字令域,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处处从学生主体实际出发。引导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让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为孩子一生的语言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是成功的识字教学的真谛,也是检验识字教学的标准。

    4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三

    一、开发识字资源,为识字创造条件

    1.从身边开始识字。走进班级,如果遇到有的学生的姓名是比较罕见的或者是笔画多的难写的,可以有意识的把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指导大家去认读。

    走在校园中,花丛中、路树旁、小溪边那一块块书写生动、打动人心的标志牌可以引导学生去记录。教室中,悬挂在墙上的一句句震撼人心的名人名言,也是学生识记、认读汉字的丰富源泉。


    [图片1]

    大街上,林立在马路边的各类商铺的名称、广告牌也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资源。生活中处处有资源,老师要懂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教育学生有意识的去认读这些课本上没有的汉字,养成良好的学习汉字的习惯。

    2.学会自己动手查字典。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汉字,但有的汉字比较生僻,容易读错,如果不及时订正,有可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老师可以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遇到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音,一定要亲自查一查,千万不要“山东秀才读半边”。适当的时候在班里举行查字典比赛,比一比谁能熟练利用字典这个工具帮助自己更快更准的掌握汉字。

    只要学生能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

    二、灵活多样的识字手段,拓展识字空间

    1.画字。涂鸦画画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也是古人通过“画”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

    比如汉字鸟、果、山、日、月、水都可以通过“画”的方式,把字的轮廓和实物大体描摹出来。在教“休”这个字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根据汉字的意思,把这个字用简笔画出来。有的学生就非常生动、形象的画出了一个人依着一棵大树在“休息”。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有时我在教学生学习新的生字的时候,鼓励学生给生字配上诗情画意的画面,指导学生把画面和生字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会把生字的字形牢牢刻在脑子里。

    2.加减游戏。形象化的游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时机,通过各种游戏帮助学生快速识记汉字。

    比如“增加笔画”的游戏,“日”这个汉字增加一笔可以变成什么汉字?“汉字叠罗汉”游戏,汉字“田”和“力”可以组成什么字?“门”和“人”可以组成什么汉字?“减笔画”游戏,“多”去掉一半读什么?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以后,老师还可以利用相同的偏旁、部首让学生组合成新的汉字。比如“彳”,你学过的汉字有多少个是这个偏旁的,写出的越多越好,写出最多的是胜利者。

    也可以玩“汉字找朋友”游戏,把汉字拆开,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汉字的情况找到汉字的朋友,组合在一起,并且大声拼读出汉字的读音,谁找的又快又准就是获胜者。

    通过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提高了汉字教学效率,学生不但学的快而且记得牢。

    3.教给方法,自主识字。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仅仅依靠课堂是有限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外仍然可以根据掌握的方法,自主的去学习、认识汉字。

    比如“汉字归类法”。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是有智慧的,他们在造字之初,就把一些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加上相同的部首,这样就便于后人理解识记。

    比如:林、树、森、桥、梁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说明这些汉字都和“木”有关。比如我让学生观察“蚯蚓、蚂蚁、蝴蝶”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都说这些字都和“虫”有关,然后我让学生总结出类似的规律:部首是“禾”的都和庄稼有关,部首是“米”的,都和粮食有关;部首是“月”的都和肉有关,部首是“王”的都和玉石有关,并且给学生解释了这些规律的原因。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生字,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了积累汉字、认识汉字的小技巧,有利于帮助他们在课外、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自主学习汉字。

    三、识读结合,巩固效果

    识字和阅读必须同步进行,课堂上学习的汉字只有及时运用到阅读中,才能巩固和强化课堂的效果。

    因此,老师可以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和图书馆,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到掌握了汉字就可以自己了解世界各地的知识,阅读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也可以开展“识字大会”的活动,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汉字记录下来,来到课堂上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己去学习认识,最后比一比谁在一节课中学习到的新的汉字多,一次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自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