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未来展望——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图片0]
信息披露内容上,产生对内部各管理层及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在充分挖掘传统的财务信息的基础上披露处理更多有效的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经营业绩信息与战略财务信息、企业管理部门对前述信息的分析评价、背景信息、前瞻性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五大类。信息披露方式上,也不局限于统一标准的财务报告,不拘泥于货币、作业量等可量化指标,凡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报告方式,能反映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相关经营管理状况的披露方式都可采用。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2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1.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非常高,管理会计这个理念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根据某项调查发现,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非常欢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加入。在2006年,美国劳动部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美国绝大部分财务工作者都在管理会计岗位,在他们的工作时间中,70%的时间用来做决策性工作,比如首席财务官(CFO)等;而在我国,85%以上的财务人员只是单纯的从事财务会计职位,在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里,超过半数的时间都用来记录会计信息并且核算,并没有体现管理会计的决策作用。
2.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企业未形成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相对统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在统一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成员才会形成统一、清晰的工作标准,从而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完成企业使命。在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并没有特别重视,很多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企业利润的提升上,对企业的文化形成毫不在意。
4.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重视不够
管理会计随着改革开放从西方引入中国,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经济发展也很迅速,但管理会计却没能正常发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没有被领导层重视,这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没有管理层的支持,财务人员即使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表露出来,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够崭露头角。
5.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自从我国引入管理会计以来,我国大部分学者都忽略了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一门学科想要得到推广,首先就要构建其理论体系,用理论的推广带动实际的应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管理会计无法做到全面推广,多半是因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目前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必要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上很难操作。
3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培养有利于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管理会计企业文化是推进管理会计施行的前提。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培养每一位员工高度的企业价值观念,塑造企业灵魂;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序地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存在于企业的价值;管理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将东西方文化有选择的结合起来。
2.强化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
一种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有效实施缺少不了领导者的支持与引导,当然管理会计也不例外。领导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力量,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增强管理会计意识,这样才能全面考虑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决策环节的重要作用。企业应加大管理会计理念的宣传,在企业中增设单独的管理会计部门,更好的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大力开展领导者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教育。
3.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会计教育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距离其引入我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国的现状是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管理会计的水平在各个企业中的高度也不一致。另外,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匮乏,低端会计从业者虽然众多,但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还是不足,与我国企业的发展匹配不平衡。管理会计的发展要适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同时,高校教育也要跟上步伐,可以单独设置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以体现管理会计的重要程度。另外管理会计的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先进的管理会计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应对以后工作中的问题。
4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有很多,狭义的管理会计定义有: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人们认为管理会计只为内部经营者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在1958年,管理会计被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经济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制定合理计划;1982年时,认为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的系统。而广义的管理会计概念主要包括:
(1)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活动;
(2)既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又为外部非管理集团服务;
(3)是一个提供解释和计划需要的货币和非货币信息的信息系统;
(4)在内容上,既包括成本会计,又包括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这一专业用词,于1952年被正式提出。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是一种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并分析企业过去的或者未来的经济资料,达到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经营目标、提供计划、做出一系列决策的目的,使企业完成经营目标。”我国的汪家佑(1987)先生对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对控制经济过程所需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搜集管理者所需计划和控制的全部信息,围绕着成本、利润、资本三个点,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计划将来的一个手段,是会计的一个分支。”管理会计的产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它对会计信息的确认、总结、归纳、计量,可以将信息分析成不同的方案,帮助领导者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