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发展的必要性——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
运用最优化的原则来决定方案,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决策的实质。决策包括两个方面: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
[图片0]
经营决策就是企业在某一阶段内的相关经济活动决策,它主要考虑的是财力、人力与物力的合理配置,把企业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其核心是利润问题,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以达到利润最大化为核心。
经营决策一般从三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成本决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可以从控制生产费用,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入手。第二,定价决策。定价方法有多种,除了简单的成本相加法之外,还可以利用顾客特定心理或产品的某种性质来进行定价。如新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暂无同类产品竞争,又适应市场需求,可以提高价格以获取巨大利润,但产品若处于成熟期,则应降低价格,以增大市场占有率。 第三,生产方案决策,用科学的方法得出几种方案,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然后用最优化原则选择最佳方案。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对企业来说,一般是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较长期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决策,又称长期决策。
2管理会计信息对企业外部关系人的有用性
一、预测性财务信息。财务会计一般只反映实际已完成的事项,侧重于历史性的描述。虽然历史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作出客观评价,然而,企业的外部关系人更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因而未来的预测性财务信息比历史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而管理会计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向未来。它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来预测、规划未来。编制全面预算是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中的财务预算对企业计划期间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财务状况都作了预计和测算,这些信息是企业的外部关系人最为关注的。将其对外公布,能减少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投资风险。
二、变动成本法下的盈利信息。财务会计是按照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及其盈利的。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管理会计是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及其盈利的。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全部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因而计算出的营业利润就有可能发生差异。那么到底哪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呢?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事实:在单价、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与销售量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与销售量之间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联系,有时会出现销售量上升时利润下降,销售量下降时利润反而上升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仅仅由于增加产成品的期末存货也能使企业利润增加的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要通过产品的销售才能实现,企业也只有占领市场、扩大销售,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难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显而易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因而企业的外部关系人更关注变动成本法下的盈利信息。
3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营销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毋容置疑,同企业其他管理一样,营销管理也需要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应该为营销管理者提供有利于他们预测和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其本身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人员应该直接参与营销管理活动,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人员。
其次,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内容基本上是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当时的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较狭窄。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外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把管理会计应用到了市场领域,建立了适时供应制、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市场会计等理论和方法。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引进的滞后,导致了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滞后。目前,管理会计人员,一般只停留在为生产领域提供一些管理会计信息的阶段,往往被历史成本和预算分析所缠住。然而,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在竞争环境中,管理会计的服务领域必须从生产领域扩大到市场、服务、竞争者分析等领域。
再次,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经营思想也经历了由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经营思想向以买方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为推进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促使管理会计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
4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中应用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管理循环的每一步骤,管理会计就有相应的步骤与之配合。那么,管理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哪些步骤,管理会计又如何与之相配合呢?
分析市场机会是企业营销管理过程的第一步骤,为了挖掘市场机会,企业需要对自己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建立必要的营销信息系统。在这一步骤,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向经营决策者提供这样一些信息,如分析和评估该市场机会是否适合于本企业的资金状况,是否能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优势、有利可图,是否比竞争者获得更大的差别利益等;然后,采用决策分析的专门方法,协助营销管理人员,从中选出对本企业最适合的营销机舍。营销管理过程的第二步骤是选择目标市场。包括预测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目标市场和实行市场定位。与之相配合,管理会计应进一步分析衡量这一产业的市场容量和结构,并预测未来的市场前景,根据市场细分的情况,以产品、顾客、地区等为对象计算成本和分析盈利能力;为了确定自己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管理会计还应分析竞争者的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和份额,提供目标市场上现有产品的品牌、成本、价格和盈利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营销管理过程的第三步骤是确立营销组合策略,即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对产品质量、包装、服务、价格、渠道、广告等营销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为了配合这一过程,首先,在产品设计阶段,管理会计应运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即:在产品设计阶段提供计划和控制的信息,描绘出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收益,使企业在产品生命期内以最低的成本使用企业的资产,以指导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其次,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也不同,因此,管理会计须对各营销策略进行效益与成本的衡量和分析,如,赊销的条件和控制、销售量和价格的合理组合、各项订货的效益分析、广告等促销手段的有效性分析等等。这里,还须注意价格决策的方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的价格决策方法,除了传统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目标利润定价法(量-本-利法)外,还必须运用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定价方法,以定出最合理的、对企业最有利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