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终于懂了考研政治50天复习高分建议

    1 考研 政治50天复习高分建议

    只要努力学习考研政治,都能得到回报,那么,考研政治50天复习高分建议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现在刚开始复习,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找借口推迟政治复习

    如果你开始准备考研,就打算利用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复习政治,那么现在就是开始的时候了。

    2.复习资料的选择

    基础资料+冲刺资料+真题+练习题+模拟

    3.复习方法

    虽然方法每人都有不同,但请不要存在投机心理。将基础资料结合练习题浏览一遍,然后通过冲刺资料将基础强化,最后通过真题加模拟题熟悉考试方法,查缺补漏。

    [图片0]

    二、已经看完基础资料的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主要从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共同交流,希望对你有帮助。

    1.时间上保证,思想上重视;

    最后一个多月应该适当增加考研政治的复习时间。这也要结合你当前的学习任务和状况而定。

    一般来说,如果你不考数学,且专业课区分度不大,则应该在最后阶段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复习政治。

    即使你复习时间很紧或任务很重,也应该在最后一个多月每天至少抽出1-2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政治。

    以上时间分配建议,针对常规复习,请各位酌情采纳。

    2.审视目标,寻找差距。

    每个同学的学习任务不同,因此大家对考研政治的目标分数也不尽相同。

    如果你的英语还有待加强,如果你的数学和专业课学习任务还很重,那么你可以把政治定位在过线,每天保证两小时的基本复习就好;

    如果你的其他科目都已经很把握了,最后阶段,不妨多投入些时间和精力在政治上,政治分数还是会有些区分度的。

    三、关于背诵

    很多同学在问“书这么厚,该背哪?”

    你现在知道该背哪吗?

    如果你知道,说明你从宏观上把握了考研政治各学科的知识框架,重点知识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时候你可以结合梳理类资料直接背诵大纲解析或基础性资料,哪个地方该了解,哪个地方该理解,哪个地方该掌握等等。当然,大纲解析等都属于大部头,对于毅力较差或者喜欢便携式袖珍型图书的同学来说,也可以选择知识点背诵类的图书。

    如果你不知道该背哪,也没有关系,这个时期书店有很多冲刺类背诵类图书,选择一本即可(注意!这个时候的背诵要全面,不要只背诵所谓的“核心类”、“预测类”资料!!)

    四、关于冲刺类图书的选择及使用建议;

    此类资料大家关注度较高的有:20天20题、肖四和任四等

    1.出版时间:一般都是考前20天面世。

    2.关于选择:启航20天20T和海天28题可以选其中一本。

    肖四和任四可以选择一本。

    3.对于这类资料的看法:

    (1)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20天20题等资料真的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

    20T和28T等资料的可以拓宽你的主观题答题思路,帮你学会如何分析材料,此类书对答主观题有较大帮助。但绝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很多同学指望本书能命中一两道题,这很奢侈!或许会有相关考点,但想在考试时原封不动的照搬答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少有人会把这些全背下来,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基础复习够踏实,这些书里面涉及的知识点、背诵点这个时候应该差不多掌握了,看看这些书上如何分析材料的,如果拓展答题思路的。

    此类资料更适用于基础较好或复习较为踏实的同学。如果你基础不牢靠,建议现阶段好好的看红宝书或序列一,或者找一本考点狂背之类的书来背诵。

    那些“只等20天20T下来再开始背诵的同学”,要注意,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点?

    (2)考点狂背、考点识记、核心考案等资料是用来背诵的,凭个人喜好任选一份即可(也可不选,直接背诵大纲解析或任一),这个时候就应该以背诵此类资料为主。

    (3)任四,肖秀荣8套等属于模拟题,选一至两份足矣,不要贪多。

    模拟题及冲刺材料是帮你找感觉的,不要有依赖于押中题目的想法!

    (4)考前一段时间,我倒建议各位还是把红宝书等基础性教辅翻一翻、背一背。那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也许更好!

    五、电子资料,切勿贪多求全

    每年这个时候,研友们都会疯狂的从论坛下载各类电子资料。

    但切勿贪多求全!没必要把这些资料都打印出来,结合个人复习,有选择地打印或保存一些电子资料即可。

    六、抓基础,勿迷信

    越到考前,越应该重视基础知识。

    踏踏实实复习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迷信押题,更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押题!

    2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1 、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

    从应试的角度,考研政治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政治和英语都是只有100分的科目,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超过10分。所以,我对多数人的建议是:先保证两门150分专业课(含数学)复习好了,再追求政治的高分。

    题型分布: 选择题(50分)+简单题(50分);其中选择题分析:单选(16题共16分)+多选(17题共34分),简单题5题均10分。

    得分策略规划(供参考)

    目标60分:单选10分,多选22分,简答28分

    目标70分:单选13分,多选24分,简答33分

    目标80分:单选14分,多选28分,简答38分

    要点:

    12月份之前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但到了12月份,选择题都差不多定型了。就好比英语阅读,最后一个月改变不了多少,只能保持手感。12月份真正能通过认真准备去有把握的提高得分的其实是简答题!

    12月份之前,选择题才是这门课的全部复习任务,只要复习选择题!!!

    个人心得:

    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无穷多,全部记忆不现实。少数同学会反复看大纲解析(600页左右,字体又很小,密密麻麻),内容当然最全,但是效率最低。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认为只适合少数文科学生。对于我自己,以及多数理工科学生是无法接受看那本厚厚的大纲解析的。因此,个人推荐的选择题复习组合只需要:肖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具体使用方法下文有。

    关键点:努力把知识体系化!!!选择题知识点是个无底洞,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通过做题,去建立一门课大致知识体系。以史纲为例,我在视频中给17级讲解肖8选择题时,就指导大家如何以历史时间轴的顺序,对这门课建立框架。然后重点理解关键的时间节点(如1840年、1911年、1919年、1937年、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这样就可以拿下90%的史纲选择题。17级很多学生给我的反馈也表明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因此强烈推荐。

    进入12月份以后,复习重点为什么不再是选择题?

    单选题的知识点一般都会被各大机构预测卷覆盖,所以多数人考前刷几套题就能拿到10分以上;多选题则能覆盖大约11题约22分。而选择题再往上提高得分,一是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从四门课不断积累琐碎的知识点,大海捞针型;二是考场手感很关键,特别是多选题的时事新闻类题型有大约8分不可能复习到原原本本的知识点,得分偶然性较大。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分数,适合于那些其他科目复习很充分,希望再拔尖的同学。多数人,如果只是想考个60~70的分数,只要走常规复习路线即可(后文展开)。

    为什么12月份最有把握拉开差距的是简答题?

    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备考简答题!你要做的只是考前半个月,每天多花1-2小时研究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根据我所了解,大多数人的简答题是寄希望于考前半个月的“肖4+任4”等预测卷。确实只要把两个4套题背下来,就能拿个平均分30分左右。这种简单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是缺乏逻辑支撑,无法形成答题模式的。因为我把某4套卷的毛概简答题答案复制到百度一搜,发现其只是把习大大的讲话内容直接整段当答案。显然,这种答案写上去一定是正确的,要给及格分,但必然不是考场高分。

    建议:资料仍是用这些考前预测卷,但要自己加工整理。每道题选取要点,分点归类,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篇幅所限,具体的操作例子,后续文章仍会继续更新推出。此文暂时讲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2 、政治复习用书及工具(以下时间进度为个人复习进度,基础差的可以提前开始)

    辅导书:

    前期(10-11月底):

    1.肖秀荣1000题

    2.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是知识点手册,非习题)

    3.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工具书,也可以用大纲解析替代,只当字典不要细看)

    后期(12月):

    肖秀荣8套卷

    肖秀荣4套卷

    肖秀荣形势与政策

    新东方预测20题(徐涛主编)

    关于厚厚的大纲解析(红宝书),建议只买一本作为字典备查,不用去全部看。因为那本书真的太厚太全了,我舍不得花那么多时间把它看完。何况,只是看一遍啥也记不住的,相信我!看两遍,三遍?有这速度和时间估计是大神,估计是不需要来看帖子的。

    其他工具和资料:

    口袋题库app:如果你零散时间想学习政治,晚上可睡前刷题。我自己没有的,我要睡觉....

    百度云盘:可根据需要购买一些冲刺材料和视频,一般以网盘的形式下载存储。

    微博:推荐关注肖秀荣,实力派名师。

    说明:除非自我控制能力极强,否则最佳的学习方法仍是断网!以上方式请自行取舍。如需看学长的其他考研经验文章和笔记资料,欢迎关注学长的知乎(知乎搜:小陈学长)

    3 、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

    个体复习进度不一样,我只说明我自己的规划,供参考。

    -(事后感觉这个过程意义不大,合上书全忘记看过啥了)

    较快刷一遍知识点精讲精炼,做书上的课后题(不多的)。目的是大脑中建立简单框架。

    -(非常有用)

    肖秀荣1000题刷了两遍

    操作方法: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做一章1000题、对完答案再看一遍考点

    -

    开始做冲刺卷选择题+各种自己网搜的资料,开始关注准确率。肖8每套保持在38分上下,最低35,最高44分。

    -

    开始看徐涛20题(我只是买朱伟的英语作文小黄书,朱伟老师推荐,我就顺手买了),没想到感觉此书极好,按专题归纳,结合热点。确实可以覆盖全部答题,考题知识点基本覆盖。当然,缺点就是太多了背不下来,政治只求过线的同学完全不需要买!

    -

    复习1000题错题,肖8错题, 并整理徐涛20题的框架(要自己加工整理).肖四出来后,一天做掉选择题,基本40左右,并重点整理解答题框架(加工整理肖4简答题,肖4所有简答题我刚好用一张A4纸正反两面分点整理完,原版答案很啰嗦的)。

    关键:

    我个人复习简答题,不在于背下肖4原文。没必要,那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我可以默写出每道题的框架。这种体系化的记忆更可靠。

    举例:“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

    答案4个要点:a,创新驱动战略;b,城乡一体化 c,工、农、信、城四化同步发展道路;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文答案好长一段话至少150字,然而挖出核心就是以上30个字左右,其余上了考场,先写关键句,再根据印象多写几句或者可以抄题干材料。)

    4 、复习方法与技巧

    第一遍:

    (1)快速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后来我觉得这本比精讲精练效果更好)

    (2)做1000题,并认真看答案解析

    (3)做完题目再看一遍本章核心考点

    说明:

    在进行(1)步骤,你会感觉痛苦,没有收获,还会犯困;

    在进行(2)步骤,你会感觉明明看过书了,怎么多数都不会。

    再进入(3)步骤,你应该这样感觉:这本核心考点原来几乎每道题的考点都有覆盖啊,还是重点黑体标注!我之前看书眼瞎吗,怎么没记住?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这个过程你的记忆牢固程度很深,所以我靠这个方法,基本上第一遍错的大部分记住了,对的其实反而下一次可能错。

    其中,缺乏(3)将十分不利于巩固薄弱的知识点。

    上述过程,每天总计投入2h左右。

    第二遍: 争取15天再刷一遍1000题,重点是错题。然后再穿插看一遍风中劲草核心考点。

    这样两遍下来,考试选择题应该能拿到32分,记忆力不错的人应该能拿到35分及更高。 其余部分就是简答题了,简答题的复习资料其实跟大家一样就是肖秀荣4套题,额外自己买的徐涛预测20题。关键是对以上两份资料的简答题做了归纳和要点整理,每道题分要点表述。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效果个人认为显著。这样考场上,清晰的分点,全面的逻辑,老师会给你打出一个高于平均分的不错分数,比如拿个36分左右。这样合计大约政治能拿下70分左右了。

    [图片1]

    3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1.考研政治复习的六个阶段

    考研政治复习的六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基础准备阶段。2016年5月到2016年6月,根据个人时间随机抽取20-30小时。第二阶段理论强化阶段。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8月31日,平均每天-2小时,共计90-110小时。第三阶段基础训练阶段。2016年9月1日到2016年10月31日,平均每天-1小时,共计35-50小时。第四阶段时政特训阶段。2016年10月底到2016年11月初,突击完成,用时10-15小时。第五阶段综合提升阶段。2016年11月1日到2016年12月20日,平均每天-2小时,共计60-80小时。第六阶段冲刺备考阶段。2016年12月21日到2021年1月考研之前,平均每天-2小时,共计30-40小时。

    2.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时间规划、应选择的学习资料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阶段,要求考生通读马哲和政经两遍,用时15到25个小时。这一阶段所用学习资料包括教育部在2015年修订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或者市面上的一些参考书。

    第二阶段理论强化阶段,要求考生通读大纲,用时5小时;精读考试大纲要求学习内容,用时20到30小时。这一阶段所用学习资料也包括三部分:《2017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2017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

    第三阶段基础训练阶段,要求考生进行知识点基础训练,用时50到55小时;梳理知识框架及个人重难点标注记忆,用时5到10小时;认真研究3套真题,用时5到10小时。

    第四阶段时政特训阶段,要求考生对时政进行记忆与训练,用时10到15小时。

    第五阶段综合提升阶段,学习任务如下:重要知识点记忆及基础训练题错题复习,用时20到30小时;真题及冲刺训练,用时30到50小时。

    第六阶段冲刺备考阶段,要求考生进行要点强化记忆,用时15到25小时;进行考前模拟训练,用时10到12小时。

    3.每个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阶段,要求考生理解马哲和政经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明确马哲和政经部分的重难点。

    第二阶段理论强化阶段,要求考生明确一级重要知识点;充分理解知识点内涵,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初步联系。

    第三阶段基础训练阶段,要求考生启动习题训练,把已有知识的力量向着解题的方向初步汇聚。

    第四阶段时政特训阶段,要求考生将时政的所有要点达到精确做题的目的。

    第五阶段综合提升阶段,要求考生将暑期强化班所提出的一级重要知识点,基础训练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知识点向着十成理解、九成记忆的目标迈进;并且进行综合提升训练,找到真实考试的备战感觉。

    第六阶段冲刺备考阶段,要求考生对所有知识点系统掌握;并且能够应付各类考试题型。

    4考研政治该如何掌握

    一、系统复习,科学安排

    首先,重视大纲规定的相关内容。要注意每年新大纲中修改和增删的内容以及历年大纲修订中均予以保留的内容,这些往往是政治命题的重点。而且,对知识点的复习应着重放在对重点概念、知识点以及原理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上。对于这些基本概念、知识点以及原理的具体内涵、外延和相关问题要把握清楚,明确其依据、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同时,要注意把握概念、知识点以及原理之间的相关联系,例如: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劳动力、劳动和资本主义工资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很难理解的概念,而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将本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原理联系起来;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考研 教育网

    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考查,将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考查,越来越成为考试命题的重点。比如去年新增的近现代史、思修与法基,与原有学科的联系性就很很强。比如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可以与毛中特相互穿插,来考查同学们对国内重大事件的掌握程度,而法律基础与毛中特也极容易结合出题,比如去年考研政治真题第14题,选项中所涉及的考点便是毛中特与法律基础相互交叉的内容。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当在理解并记忆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着重把握本学科中的原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原理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本学科的原理去分析其他学科的相关原理;着重把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实际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总之,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能和哪些知识点发生联系以及这些原理能说明和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二、建立知识链接,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知识框架,再现重要考点。具体方法:第一遍看书时,参照《考试大纲》建立框架图,将厚书变薄。以哲学为例,要弄清楚概念和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要严格地以大纲的知识点为根本,一步一步扎实地掌握和理解。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提高运用哲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必须完整、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概念的规定、对其基本原理的阐明,都有确定的、准确的意义,而且,关于某一个问题往往有好几种观点。这里提供几点复习对策:

    考生一方面要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准确;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区分理论界限问题。如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理解,就需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二元论、旧唯物论、庸俗唯物论、物活论的区别和界限;在运动观上就需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论、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界限。另外,注意做习题来理解内容,尤其要认真练习和研究历年真题。看完每章后,做些习题认真核对答案后,再回头看正文内容,如此反复。哲学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从这几年的命题形式来看,形式更加灵活,理论联系实际更为广泛。这主要表现为要求考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来分析漫画、广告用语、日常生活实例等。

    三、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系统复习

    考研政治包含了五门学科,这五门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哲学里讲到的世界万物的联系性。考研政治的命题趋势是结合各学科的知识点来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孤立地、单纯地复习马哲知识点,要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复习。在做习题的时候,特别是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出题者的意图,然后搜索各学科知识点来综合作答,这样得分也会相对的高一些。在复习的强化阶段,细化知识点——应对客观题;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应对主观题。

    四、知识体系如何搭建

    暑期强化训练阶段是考研政治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鼓作气,将基础阶段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巩固和及时的提升,这一阶段既是考生们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时期,同时也是各位考生拉开差距的最关键阶段!同学们要做到“精耕细作”,注重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对于政治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熟悉阶段,更重要的是加深理解、侧重实际的掌握及熟练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政治理论考试的特点,即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针对这一特点,对基本原理、观点、论断不仅要弄清其具体的内涵、外延和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其理论来源、理论依据、指导方法和现实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脉络,学科体系及真个政治理论相互关联的大框架。特别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一、要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加大练习题的数量并有意提高难度,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习题训练,加强、巩固记忆,并由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对社会上新近出现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