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终于理会英国留学硕士一年多少钱,去英国或美国留学(研究生)一年需要多少钱?

    很多人认为留学应该是最潇洒,不但原理父母管教,学习之余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事实上英国留学硕士一年多少钱,只是留学生活冰山上的一角。下面就简单说下你所羡慕的光鲜日常下的去英国或美国留学(研究生)一年需要多少钱?,咨询:留学英国硕士一年费用?,留学英国读一年硕士大概要多少钱?,花了30万去英国读硕士,回国后能不能赚回来?,英国爱丁堡*研究生留学1年费用,英国留学读研究生费用一年30万够吗?和50万差在哪里?,英国硕士真的特别水吗???挑战。

    1.去英国或美国留学(研究生)一年需要多少钱?

    美国一年 学费一学期基本一万美元多一点 一年按照25,000美元计算 生活费一月1000美元应该够了 一年按照12,000美元计算 来往*机票两个单程,去美国,一年后回来 一年2000美元 书费,杂费,出去玩,乱七八糟卖东西 一年6,000美元 一共是45,000美元 折合人民币大概30万元多一点 省省花应该会好点。

    2.咨询:留学英国硕士一年费用?

    如果你在国内本科毕业去英国读一年制的硕士课程by taught,30万人民币是够的。现在英镑贬值了。 但如果你本科也想在英国读,即便只读一年也不够!因为英国一年的花费也在20万左右。 如果家里只能拿出30万,建议你在国内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到英国读硕士一年,这个钱就够了。

    3.留学英国读一年硕士大概要多少钱?

    英国的学费因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平均来看,文科学费较低,为6750-8200英镑/年;商科是7000英镑/年;理科较高,为6500-9500英镑/年;医科更贵一些,大概是6200-17000英镑/年;而MBA的费用*,一般都在15000英镑以上,一些著名学校的MBA学费可达到25000英镑,也就是将近30万人民币。总计下来,研究生约为9000--13000镑年。 若想了解具体的学费价格,还需要向当地学校进行详细的咨询。 生活费:在英国的生活消费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险及个人消费。按照英国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伦敦区为800镑月,非伦敦区为600镑月。但这只是个概况数字,依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如果留学生只是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或者是自己动手做饭,那么每顿饭的花费大概在2到4英镑左右,再加上水果和饮料的钱,一天不会超过10英镑,也就是相当于1年3500英镑。 总之,英国一年硕士费用在3、40万人民币左右。

    4.花了30万去英国读硕士,回国后能不能赚回来?

    今天有个妹子来找我说很担心去英国留学硕士一年30万会白花钱肯定是能挣回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当我们还没有资本不去care这一年的经济成本,当我们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抵御来自亲朋好友的‘你瞧瞧,他英国留学回来的硕士,还没谁谁谁工资高’这类瞎BB时,它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深思这其中的性价比。很多人都说,英国硕士一年很水,为什么水?有人说,因为它只有一年,课程12个月,真正上课9月到第二年6月,扣去圣诞复活节及各种周末,真正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大概也就6个月,第二年6月之后的时间基本就留给你写论文了,所以官网上挂着说有三个学期,其实也就两个学期而已。可是,这样就足以说明英国硕士水吗?其实也不至于。这个,真的看人,你的硕士是一年,别人的硕士也是一年,但是*结果总是千差万别,为什么别人可走向自己定义的人生巅峰,你就只能网上开个账号喷英国留学的黑水,当我看到各种网路上的黑子时,我不是没有怀疑过这群人到底去没去过英国,去了*是不是拿到了学位,网络上的这种角色,也就只能是那些对现状不满的人才能充当了,如果那些黑子没去过英国,那我们权当他们是嫉妒。每个人留学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重学业,有人重体验。身边真的有到了英国就一心扑到学业上的人,有些因为转专业,英文磕磕绊绊,专业知识也尴尬至极,所以,基本他们就驻扎图书馆和宿舍了,听课堂录音,翻阅各类文献,补充专业知识,写学术论文还有各种报告,他们没怎么去过英国其他城市,更不用说趁着假期环游欧洲,这种人读得是硕士,但是过着和某些苦逼博士一样的日子。我不怎么相信有天生学霸的存在,我只是知道,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类人在权衡利弊之下,有的回国了,有的留了下来,但是不管留下来没留下来,或者选择留下来和选择离开的,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或者还在朝想走的方向努力,梦想照进现实,梦想也可以成为现实。出国留学,不管你去的英国,美国,还是加拿大,也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一个比*更好的环境,你可以问问你自己,硕士一年,你泡过多少个小时的图书馆,是否摸透了图书馆搜索引擎,是不是认真读透过一本推荐书目,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自学能力。很多人觉得英国硕士只有一年,觉得是不是把*硕士三年学的东西都压缩在了一年,所以学制才这么短,其实并没有,英国硕士忙里偷闲总有时机,有的学校某些时段甚至可能只有周一有课,其他时间全靠自觉。这就是英国教育和*教育的区别,英国重在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去掌握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如何得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是你在英国一年最需要掌握的。去英国之前,你用不了google, 刷youtube还只能靠偶尔还不太稳定的VPN,到了英国,你大概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google里的世界和某度的世界差距有多少,真正看到欧洲建筑时那种被记忆和历史带到过去的穿越感到底有多强烈;每到一个博物馆分分钟打脸无知的过去,等完成科普再去第二次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去英国之后,你会发现象牙塔外的世界,你一样可以活得很好,遇到很多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找房子,一个人缴各种bill,甚至一个人规划路线去旅游,就算一个人,你也能做很多事;在集齐各国背景同学的seminar讨论课上听过别人的观点后,你大概才知道,原来有时候我也还蛮浅薄的,原来这个问题还能从这样的角度思考;渐渐的,好像也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在做决定之前,出现了一个思维缜密的思考过程,to be or not to be, it’s never a question. 但是,有人说,很多地方并不认可英国一年的硕士。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说法,*教育部都认可的学位,为毛还会有地方不认可?他这里说到‘不认可’,应该是找工作碰壁了。其实像在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一些外企,跨国企业甚至一些有外国业务的私营企业都偏爱招纳留学生,甚至招聘广告上都会有单独列一条,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因为你们特有的海外留学背景,他们会觉得至少你们英文是OK的,如果是银行,因为你花了那么多钱出去,他们会觉得你多少有点钱有点背景,也许能帮银行拉拉存款和理财业务,在选择上,留学生优势明显,当然,排除某些人情世故类的不可控因素。如果你去了英国,没有想过试图融入,也没有想过学业上一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一味抱团同胞,该吃吃,该喝喝,该旅游旅游,一年的时间很短,在你甚至都没有感觉到英文有了质的提升时,卧槽,签证要到期了,再不滚就非法滞留了。当然,吃吃喝喝也是好的,因为你在体验,体验异国风味,这是属于你的人生经历,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在你旅游的时候,你眼界更加开阔了,你去过了很多这辈子可能不会再去第二次的地方,这不是你身边的人谁都可以走过的路。(这段纯粹写给身边的某个富二代学渣,不过,还是请接受我无限的羡慕之情!!!) 其实,怎么度过这一年都不浪费,那都是你的经历,你的选择,而且硕士一年消耗下来的几十万,怎样也能赚回来,也就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没有梦想,也可以远方,可能到了远方,你才会拥有真正属于你的梦想,也没人说过,梦想和远方就一定要发生点什么关系。。。希望上面的内容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都写到这里了,还不给个赞吗,哈哈,如果你关注我的话我也会感激不尽的~~嘻嘻

    5.英国爱丁堡*研究生留学1年费用

    英国爱丁堡*得研究生费用:学费:£10700-£16050;每周约£144 - £264,一年生活费用£10000左右。爱丁堡*硕士申请条件: 分,单科不低于6分,某些专业要求IELTS 7分;TOEFL 92分,单项不低于20;某些专业要求100分硕士学历要求重点*本科毕业,平均成绩要求85分以上硕士申请材料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推荐信英语成绩证明,如IELTS,TOEFL等;个人陈述个人简历

    6.英国留学读研究生费用一年30万够吗?和50万差在哪里?

    英国硕士学制只有一年,在时间和费用上来讲性价比较高。尽管如此,英国留学费用也是不可小觑的,30万只是个保底数字,那么去英国读研究生一年究竟需要多少钱呢?英国留学费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学费,二是生活费,每年的费用大概在25万-40万人民币左右。学费(刚性需求)学费在英国留学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由于英国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学费也会有所不同。英国硕士留学分为研究式硕士课程与授课式硕士课程,这两种形式的课程学费是不同的。授课式学费国内留学生一般选择这个形式的硕士课程。授课式硕士课程一般为一年制,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课程模块(听课、参加研讨会、写论文和考试),然后需要通过原创性研究完成硕士论文,通常获得的学位是MA,MSc,LLM,Med等。一般来说,商科硕士类课程,如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都是讲授式课程,学费相对于文科和理工科要贵,平均一年学费在12000-14000英镑之间;文科类课程如传媒、社会学、社会政策这类研究生课程则要便宜很多,集中在9000-13000英镑/年;理工类的讲授式课程学费从9000-15000英镑都有。研究式学费英国的研究式硕士课程不要求你一定听课,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年的研究工作。根据论文质量评定最终成绩。常见的MRes,MPhil都属于研究式研究生课程。这种课程形式比起讲授式课程,其留学费用比较昂贵,普遍在10500-15000英镑之间。虽然此类课程奖学金发放比例较多,但由于英国是教育产业化*,奖学金并不丰富,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在申请时*做好无奖的准备。生活费(刚性需求)英国分为英格兰,苏格拉和威尔士,不同地区物价有所差别,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等所谓的“一线城市”物价普遍偏高,生活费每个月要接近1,500磅,非“一线城市”物价相对较低大概接近1,100磅。英国留学一年花费三十万和五十万的区别:为什么有些人一年花费三十万,有些人一年花费50万甚至更多呢?这区别究竟在哪里?可能有不少人在出国前听说三十万管够,在这里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奖学金和打工的话30万只能够基本生活。一年的研究生花费在35-40万上下(威尔士布里斯托的消费水平)。分析了消费情况,日常开销,女生碰到化妆品打折也会控住不住手。平时上学要努力做功课,导致并不能每天都可以自己做饭,下馆子平均一次接近十磅。一年还要出去旅游多次,去不同*价钱还不同,去非洲看动物迁徙需要至少3千英镑。不过这次没有把旅游的钱算到英国留学的开销里,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算整年开销,会把出国游玩的钱计算进去。如何控制一年的开销在三十万呢?首先,最能节省的就是住宿的开销,大家可以再拿到offer之后利用更多的时间研究,究竟如何住宿才是最省钱的。其次,大家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打打工,英国的人工成本还是很高的。所以,一年三十万到底能不能满足日常开销,按照最近学生的回复,在2021年30万一年是不够的。再次,努力学习,申请奖学金。英国奖学金还是很丰厚的,成绩优秀的话还可以拿到全奖。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不想过的太拮据利用更多时间去打工的话,大家*准备至少40万,才能更好的把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上。如果你是个勤奋节省的孩子,同时身边的打工机会又挺多,学业之余可以做个兼职打个零工,半工半读也是很OK的,最起码生活费可以解决一些,这样的话,30万的准备金完全是可以的。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大家。

    7.英国硕士真的特别水吗?

    特别水。1. 学校排名虚高,排在QS0的学校有18所,同等排名下却不比国内学校有竞争力!2. 门槛低,申请简单,不用考试就能上,双非一本二本甚至三本竟然也能上QS排名0的名校?3. 学制短,一年课程就学完了,哪有国内三年时间学的东西多!!是,这些都是实话,但是!!*点:学校排名高,是因为人家学校有硬件有师资有资源,以排在77名的格拉斯哥*来讲,诺贝尔奖得主7个,建校四五百年,现代经济学奠基人、现代医学奠基人各种奠基人都在这里教过书,能不牛批吗?不然你以为排名就是随便排排吗?另外,我是比不过清北复交,但是我也没打算和C9和强势985争,只要能和弱985和弱211竞争,我就能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获得很大的优势啊。生活又不是知乎,遍地都是985。第二点:门槛低,申请简单。不知道是谁给的错觉,怎么就简单了?是不是从小到大考试考了十几年,就觉得不用考试就能去上就是简单?双非一本二本三本也能上名校,这个名校就水,国内每年也有二本三本还有大专通过努力逆袭上清北的,怎么没人说清北水?往年双非二本上名校的学生,他们的背景都是这样的:1、【曼彻斯特*商科offer】:双非二本,均分85,雅思,四大会计事务所一年半工作经验CPA通过四门,ACCA通过9门2、【UCL语言学offer】:双非一本,绩点,雅思7,机构英语老师全职大半年,两段教育类实习,一段500强电商实习,一段支教,一学期海外交流,三年校级奖学金,韩语中级证书。QS50和QS500都是出国留学,但是有可比性吗?考试考得好只是一个好学生,能力上来了才能找到好工作。第三点:一年时间很短没错,但很辛苦啊!课最多的时候,一周N节课,一节课两个小时,每1小时的课大概需要个小时的复习巩固时间,很多课的大作业都是一周一次的,找工作也不能落下,还要时刻喵着国内行情...国内三年时间是很长,学到的东西是很多,但是我本来就是为了就业,我1年就拿到硕士,拿到学历的敲门砖,它不香吗?国内的一年课程+一年项目+一年锻炼,它应该对标的不是一年课程,而是一年课程+两年工作经验啊,我后面的两年又不是凭空消失了,你3年刚毕业,我已经是个小leader了,不香吗?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一年硕水呢?首先,你会发现,国内人的认知普遍是这样的:1.国内难考上=不水;国外容易进=水我们认为的名校(qs100吧)应该有的样子是,难!灰常难!一年*只能进2个,然后有人进去了,哇靠,这人牛逼了!这种情况,无论他实际能力是不是和这个学校的排名匹配,都自带名校光环,自带优越感,也享受了我们一般人得不到的社会资源!国内清北就具备这种功效。包括我也一样,相亲看到清华小哥哥,我也满眼都是小星星啊!不由得觉得他都帅了不少呢!但是如果有三本的进去了,还不是1个,我擦,这破学校,什么人都招,拉低老娘的身份。这波不看具体情况,就说整个学校都水的,emmm,就和前阵子hk折腾,普通人是因为民主、自由嘛?并不是,是因为优越感没了。首先,如果单纯按照进入的难度,就判断这个人,甚至这个学校水不水,那我们也来看看国内清北招国际生的门槛,好歹国外*收钱补贴本土人才,我们呢?还要给着高额奖学金,优越的住宿条件,低的快到地下三层的门槛,去招国际生。如果这样,外国人眼里,估计清北和挖掘机技校一个档次吧(笑哭)其次,难和不难,也看招生人数。国外一个专业多的招快200人,而且相关专业10几个,需求量很大啊!如果哪天英国的像国内一个专业招俩人,那估计立马不水了~再者,3本咋了??这只能证明高中时代太蠢,没努力,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努力。但高考不能定死一生吧?不代表再没有变优秀的权利了啊!!本科985了,我很佩服,你高中时代比我努力,分数比我高。但是分数高,不能全全代表“优秀”这个词。这点,我欣赏国外的招生制度,秉持挑选真正的“人才”的理念的,而人才,不是分数高就是了(虽然现在留学逐步产业化,这点慢慢减弱了)。2. 有科研=不水,无科研=水;时间长=不水,时间短=水。其实国外的硕士其实分的挺清的,授课型硕士(Master)是就业为导向的,你要选择这个,那就是默认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来读书的。如果你想为科研事业献身,那出门左拐,申研究型硕士(MPhil)。这个才对学术成果有要求。如果你足够牛批,跳过硕士直接读博士也是阔以的!国内的硕士我就有点看不懂了。说它是就业的,但是即不教你清晰职业规划,也不教你职业技能。从教学模式来看,更像是博士的前奏,低配版的博士。从讨论的授课型硕士来讲,科研不在讨论范畴内。如果你是为了就业去读书的,那我倒是觉得,1年不错,时间成本极低。毫无疑问,3年是会比1年学的多,但是对于就业来讲,在学校多待2年,真的不如直接去工作岗位磨练2年来的有用。如果你是真想整学术,那授课型对你来讲,是水,那你去申研究型,这个才是你的目标。如果你本来就是就业的,那还嫌弃个啥子没科研,1年太短???3. 国内硕士=不水,国外硕士=水国内的毕业生,差距不会太大,优秀是有很优秀的,但是差的也差不到哪里去。但国外的留学生,妈耶,好的真是好,差的也真是tmd的差到你无法想象。我之前招聘,也招过留学生,哎呀妈呀,菜到闪瞎眼!你这一年是去观光了???能力和学历并不匹配,姿态还高的不得了,简单的不想做,难的做不了。行,那公司那么多培训资料,你学。咦?不学就算,还理直气壮摆出一种:爷就是不会做,也不想学,你这工作太low,配不上我这个学历!这种留学生,你简直想一脚踹飞他!他可能觉得自己只配做总裁的工作吧!但好的也是真的优秀,我之前的助理小妹妹,拿了牛津的con,*gpa差点,没能去,去港大了。那积极性,边工作,边考证,工作还做的漂亮,一个任务给你好几个解决方案,虽然稚嫩了一点,但是不断主动认真学。这种小朋友,你会很乐意教她!你说这玩意,是学校水?同厂制造,这差别~~~留学生有话说了,我本人就是留学生,明明就很水啊!OK,你觉得没优势的原因:1. 闲。人家学校用“英式思维”培养学生,但我们却用“中式心态”去学习。去留过学的学生都知道,只要你不找教授,他是绝对不会管你的,你在ddl之前把作业交上就万事大吉,他们觉得,你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不应该干涉,你自己来安排,完了,习惯被安排的我们傻眼了。我*次上课前一周,老师发了一堆几百页的PDF,看了几眼实在看不下去,就扔一边了。上课的时候PPT基本都是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带过,别说听懂了,连大家为什么笑都搞不清楚,全程一脸懵逼的我还天真的买了一个很好看的笔记本准备记笔记。以为PDF就是个参考资料而已,但是呢,人家老师默认,你来上课,就是把基本理论都搞懂了,那来吧,我们来聊聊你的观点和疑惑!我:???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一懵就懵一年,整天旅旅游发发朋友圈,想着明天去哪里玩,出国总不能白出啊!不是我说,就这种学习状态,别说一年,你读十年都不行!2. 懒。前面我说过,英国*有硬件有师资有资源,但大多数同学除了住了个好点的宿舍,图书馆实验室跟他们都没关系,甚至连学校有job office,提供面试辅导,帮改简历这种服务都不知道,Excuse me??上学的时候不努力,去的地方挺多,美其名曰“眼界”上去了,其实能力一点也没上去。后面毕业了,回国上班,没拼劲,还四处抱怨海归没优势。没优势是连机会都没有!!拿到了这个机会你不知道珍惜,怪谁?一年前你出国留学时的简历是这封,一年过去了,除了多个名校硕士的教育经历,啥也没有,你还想要啥优势?名企的HR又不瞎!自己不行的,悄悄装着,千万别炫耀自己哪哪名校毕业的,名校:这个锅我不背!!是自己的水,才让别人觉得学校也水!!3. 贪。大多数留学生回来都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老牛批了,实际一点经验都没,还妄想舒舒服服凭借一个0的学历,高薪offer就向自己砸过来,醒醒吧孩子!!(虽然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老娘可是世界前30毕业哎!然后被现实狠狠抽了两个耳光之后:“对不起我错了。“)绝大多数留学生一回来就盯着北上广深,还是高薪岗位,拜托,北上广深能有多少高薪岗位?有学历的(清北复交,美国TOP20,英国G5)、有工作经验的、有关系有钱的都往这挤。你一世界60-100,啥经验也没有,还想跟清北复交的人争,想啥呢?期待值太高,后面争不过就开始:留学生真没啥优势。留学生≠高薪,留学生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是机会。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机会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我刚开始招聘的时候并不很看重学历,我认真的看每一份简历,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我一直觉得学历只是你人生中某个求学阶段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我身边三本毕业创业成功年薪百万的也大有人在,难道他们不优秀吗?但是时间长了,招聘的人越来越多,简历越来越多,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哪里还有时间对每一份简历都做阅读理解呢?我也会开始通过学校直接pass掉一部分人。原因很简单,名校毕业的学生,他本身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优点的,名校又不瞎,学校已经替我们筛选过一次了。其次,名校生接触到的老师、同学、资源、圈层都远远高于普通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出优秀的人的概率更高。而我一次才招十几个人,就已经不想浪费时间在概率更低的人里去抠优秀的人,更何况名企呢?他们要看的简历比我多几百几千倍,能用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更少,明白了吗?你留学回来,学校的档次已经提高了,你已经拥有了这个机会,而且国内需要花三年你只花了一年,它已经值了!但是如果你自身平庸,申请的学校一般,学习一般,能力一般,回国当然没什么竞争力,答应我就别怪学校了好吗?那怎样才能做到不水?才能镀金成功?1. 准备去留学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自己的背景能去到什么学校?这份经历是否对自己有价值?如果是非名校,它对自己以后就业究竟有多大价值?在国内就做好打算。考虑清楚以后,开始提升背景,刷刷自己的GPA,考一个更高的雅思,多做几份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尽自己所能申到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学校。2. 已经去留学的:师资、软硬件设施、校友资源,利用起来,我们这趟国不能百出,钱也不能白花啊!如果我们此时对未来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把所在*的语言和文化学好(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你所学的专业更重要);二,多认识外国人,锻炼自己的语言;三,努力学好专业课;四、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为以后求职做好准备。只要你肯跳出自己的圈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坚持学习,出国留学对你一生的影响将会是十分巨大的。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架,一个传统里,比如一年制=学的少,不用考试=简单,二本三本也能上的学校=水。*,你会发现,说水的,不是没出国留过学的就是出国留学后打酱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