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关于会计自学技巧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看书阶段:一般报名会从考试都会发教材的,共分四本,分别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如果没书的,也可以自己在网上买,不贵。
首先要花1个月左右的时间,把书看完,而且第一遍最好能弄懂的都弄懂,不懂的请教一下身边学会计的朋友。现在学会计的人多,不用担心找不到师傅。
这个阶段,不用额外去做题,就做书上后面的习题就行了。
电算化操作:网上有电算化视频的,自己去下载一个考试的软件,跟着学。一方面,可以熟悉电算化这门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一个了解,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认识。
做完这步,我们就会认识到,流程无非就是这样:初始化——填写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编制报表。这个步骤花费时间为1个月。
会计分录集中突破:到现在,你应该已经意识到,整个学习的重点在于会计分录了。开始疯狂地做这方面的工作吧,持续时间为1个星期。
[图片0]
会计必须懂的办公软件excel:因为整天都是与数字在打交道,所以如果想学好会计,你就得先学好excel表格办公软件。在实际的会计操作中,会遇见很多统计数据的工作。如果你用excel用的好,那遇上统计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少掉很多麻烦。
学会计的难点重点:学会计的难点也是它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会计科目和借贷关系。会计科目本来就比较多,如果想弄清楚科目代表的含义以及下级科目,那就难上加难。对于会计科目的学习,小编的经验就是死记硬背。而对借贷关系的学习,在你搞清楚会计科目之后,学习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再结合实际,基本不会犯错
模拟考试阶段:会计分录了解了,现在终于要考试模拟考试了。该阶段一直持续到真正的考试前。
2学习会计秘诀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三、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四、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3会计查账技巧
通过会计账面资料查账,是指通过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凭证、账本、会计报表等资料来检查企业经济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的常用方法有审阅法、核对法、数据复核法。
1.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在查账时通过审查和阅览会计账面资料来查证记录的资料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一致的一种查账方法。比如,审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与账簿上相关的数据一致等。
采用审阅法时,查账过程可根据企业的情况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1)根据账务处理顺序可选用的查账方法。
a.顺查法:顺查法按整个账务流程逐步查账、各个环节攻破。
b.逆查法:逆查法是指按整个账务流程的逆向顺序查账的方法。
(2)根据查账范围可选用的查账方法。
a.详查法:详查法是指对查账期内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较为全面查账的一种方法。
b.抽查法:查账人员在执行查账程序时,从被查对象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查账期内的某些业务或某一部分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方法,具体可分为判断抽查法和统计抽查法。
判断抽查法是指查账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有选择地进行查账的一种方法,其查账步骤如下图所示。
统计抽查法是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来确定样本量,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并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其查账步骤如下图所示。
2.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资料的相关记录进行核对或者交叉核对,或是将会计资料上的记录与相应的实物进行核对,以验证它们是否相符的一种查账方法。
采用核对法查账时,主要核对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如下所示:
原始凭证→(证证核对)→记账凭证;明细账→(账账核对)→总分类账;会计账簿→(账证核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表核对)→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表表核对)→现金流量表;会计账簿→(账实核对)→库存实物;银行存款日记账→(账单核对)→银行对账单。
3.数据复核法
数据复核法是指对查账的相关数据进行验算或重新计算以确定计算正确与否的一种查账方法。
(1)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客观事实查账的方法
(2)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是指利用相关的会计资料,对查账期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查明原因,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经济内容相同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查证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绝对数比较分析法。
绝对数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经济指标的绝对数直接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衡量经济括动的成果和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据以判断企业发展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如不同会计期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收入的比较等。
(2)相对数比较分析法。
相对数比较分析法又称比率分析,是指通过计算被查项目的百分比、比率或比重结构等相对数指标进行对比来测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如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的计算与比较。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指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然后分析这些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相关的会计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4.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是指对各个互相联系的因素之间保持的数量是否合理进行分析,以揭示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是否平衡的一种分析方法。平衡关系式一般是用等式来表示的,如:存货期初库存数十本期入库数一本期出库数+期末库存数,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等。
4会计调账技巧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第一,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
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
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
(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图片1]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
红字更正:又叫红笔订正、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帐的方法。
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账方法: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