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关于会计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技巧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分录口诀 会计分录口诀就三个字:“费资本”。
1.“费资本”属于一类,增加放借方,减少放贷方。其他类与“费资本”相反。 2.“费资本”第一个字表示费用,第二种是资产,第三个是成本,分别是三类账户各提一个字构成的。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
编制步骤: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特别提醒:大家在实际业务中一定要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编制会计分录哦,重要的事情要特别提醒。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根据这层环环相扣的关系对会计分录进行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对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图片0]
格式和要求: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该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带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会计工作中查账的实用技巧
通过会计账面资料查账,是指通过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凭证、账本、会计报表等资料来检查企业经济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的常用方法有审阅法、核对法、数据复核法。
1.审阅法。审阅法是指在查账时通过审查和阅览会计账面资料来查证记录的资料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一致的一种查账方法。比如,审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与账簿上相关的数据一致等。
采用审阅法时,查账过程可根据企业的情况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1)根据账务处理顺序可选用的查账方法。
a.顺查法:顺查法按整个账务流程逐步查账、各个环节攻破,其查账步骤如下图所示。
b.逆查法:逆查法是指按整个账务流程的逆向顺序查账的方法,其查账步骤如下图所示。
(2)根据查账范围可选用的查账方法。
a.详查法:详查法是指对查账期内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较为全面查账的一种方法。
b.抽查法:查账人员在执行查账程序时,从被查对象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查账期内的某些业务或某一部分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方法,具体可分为判断抽查法和统计抽查法。
判断抽查法是指查账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有选择地进行查账的一种方法。统计抽查法是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来确定样本量,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
2.核对法。核对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资料的相关记录进行核对或者交叉核对,或是将会计资料上的记录与相应的实物进行核对,以验证它们是否相符的一种查账方法。
采用核对法查账时,主要核对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如下所示:
原始凭证→(证证核对)→记账凭证;明细账→(账账核对)→总分类账;会计账簿→(账证核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表核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表表核对)→现金流量表;会计账簿→(账实核对)→库存实物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单核对)→银行对账单。
3.数据复核法。数据复核法是指对查账的相关数据进行验算或重新计算以确定计算正确与否的一种查账方法。
(一)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客观事实查账的方法
(二)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是指利用相关的会计资料,对查账期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查明原因,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经济内容相同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查证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绝对数比较分析法。绝对数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经济指标的绝对数直接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衡量经济括动的成果和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据以判断企业发展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如不同会计期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收入的比较等。
(2)相对数比较分析法。相对数比较分析法又称比率分析,是指通过计算被查项目的百分比、比率或比重结构等相对数指标进行对比来测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如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的计算与比较。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指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然后分析这些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相关的会计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4.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是指对各个互相联系的因素之间保持的数量是否合理进行分析,以揭示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是否平衡的一种分析方法。平衡关系式一般是用等式来表示的,如:存货期初库存数十本期入库数一本期出库数+期末库存数,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等。
3会计基础科目有效学习技巧
一、掌握三个基本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概念、理论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对于相关理论不仅要掌握其内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基础会计将教会我们如何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等。对于这些核算方法,要求大家熟练掌握。
3、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基础会计的实践性较强,要求学员认真完成实务操作作业,并多向教师及财会人员请教,对凭证、账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做到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独立完成一系列的会计工作。
二、注意三个联系
1、注意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笔经济业务,许多经济业务之间是有联系的,例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 业务二 用银行存款支付10000元的货款。”会计人员要注意到两笔经济业务之间的连贯关系。
2、注意各账户之间的联系。为了更方便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在会计中设置了许多独立的账户,如:原材料账户、库存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等,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数量变化,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会使物资采购账户增加10000元,应付账款账户增加10000元。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各账户的相互联系,会判断一笔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哪些账户的增减变化。
3、注意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前面介绍的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学习中要注意这种联系,掌握好各种核算方法的使用顺序,如:一定要最后编制报表,因为编制报表要使用前面核算方法得出的数据。
[图片1]
三、处理三个关系
1、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基础会计讲授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在要求大家全面掌握的同时,还要求学员能够从中总结出重点内容,只有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才能高效率地学好这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会计课程主要教给学员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实际工作的方法,以注重实践为特点,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学员能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处理好自学与面授的关系。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学员充分利用教材、录像、课件、网上资源等多种媒体进行自学,处理好自学与面授之间的互补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会计凭证装订高效实用技巧
一、会计凭证的装订
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
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
①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
②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
③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如订书钉、大头针、回形针),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
④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再检查附件有否漏缺,领料单、入库单、工资、奖金发放单是否随附齐全;
⑤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如财务主管、复核、记账、制单等)的印章是否齐全。
二、会计凭证装订时的要求:
①用“三针引线法”装订,装订凭证应使用棉线,在左上角部位打上三个针眼,实行三眼一线打结,结扣应是活的,并放在凭证封皮的里面,装订时尽可能缩小所占部位,使记账凭证及其附件保持尽可能大的显露面,以便于事后查阅;
②凭证外面要加封面,封面纸用尚好的牛皮纸印制,封面规格略大于所附记账凭证;
③装订凭证厚度一般厘米,方可保证装订牢固,美观大方。
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
①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
②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要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以便于调阅。
三、会计账簿的装订
各种会计账簿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他账簿应按时整理立卷。基本要求是:
(1)账簿装订前,首先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是否相符。账页数是否齐全,序号排列是否连续;然后按会计账簿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该账簿按页数顺序排列的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的顺序装订。
(2)活页账簿装订要求。
第一,保留已使用过的账页,将账页数填写齐全,去除空白页和撤掉账夹,用质好的牛皮纸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第二,多栏式活页账、三栏式活页账、数量金额式活页账等不得混装,应按同类 业务、同类账页装订在一起。
第三,在本账的封面上填写好账目的种类,编好卷号,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经办人)签章。
(3)账簿装订后的其他要求。
第一,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缺角,错页、掉页、加空白纸的现象。
第二,会计账簿的封口要严密,封口处要加盖有关印章。
第三,封面应齐全、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编号,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
第四,会计账簿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制卷号,如现金日记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总账、各类明细账、辅助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