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前如何复习数学的建议,希望能帮到您!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不留死角,突出重点
1、加强对我区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中的雷同现象,中考中有些考题是课本例题、习题的原题或是变式题或组合题。
2、以解题训练为中心。解题训练应立足于中、低档综合题。中、低档综合题训练价值高,因为它占中考数学试题的比重较大。中、低档综合题要讲的深、学的透,教师讲的清楚,学生听得明白。
3、立足通法、兼顾巧法。二种方法要兼顾,灵活运用。
4、抓好较简单的应用型、探索性、开放性和动手操作性问题的复习,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分析、比较、综合、探索的能力。
5、抓好单元过关测试,要特别重视搞好讲评。
6、要严格要求牢记基本知识。只有熟记,才能应用, 才能迁移,才能逐步转化为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提高:(二轮看水平)
基础是关键
1、计算要准确。中考数学试卷的满分是150分,其中有120分左右的题要靠计算来完成,计算不准是考试丢分的主要原因。
2、定义、定理、公理、公式的理解要正确。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及常见的中考命题要做到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着力抓住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3、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为了保证中考试题能够“正确、迅速、整洁”地完成。平时不要忘记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对最后的综合题要做到“大题小做”,做到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要放弃。在平时训练中要狠抓细节和速度。保证前120分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能在55分钟顺利完成,把120分稳稳地拿到手,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最后难题。
2中考数学的复习建议
一、抓好开端
九年级数学复习,很多老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做习题上,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成绩,结果事与愿违。因为学生对中考命题的形式、方向、基本知识点不了解,这样复习便无从下手,一方面,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导致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复习效率低下在中考中不会取得理想成绩。因此,九年级数学复习首先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依据与指导性纲要,是中考命题方向的源泉所在。
《数学中考指导》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的有效表现形式,对考试形式、范围及能力都做了具体要求。认真研读、细心推敲便会发现对中考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哪些知识点需要了解、哪些知识点需要理解、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哪些需要灵活应用;考查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哪些数学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命题的基本原则、试卷的结构、难易比例等。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学情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制定全班数学复习计划,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复习指导方案。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中考复习。只有吃透《数学中考指导》文件精神,做好学生复习的思想准备工作,才会在中考数学复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定重点
《数学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初中数学教学全部内容,如何在繁杂的知识体系中有重点地进行复习?首先应定位在数学课本中,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分析教材,提炼每章知识框架,尤其对基本概念、定理、公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对课本中典型例题更要加以分析,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积累方法的目的。数学中考复习必须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是关键,选定重点是突破口。
在对基础知识很好掌握的前提条件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筛选,选定重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数与代数”中二次函数是九年级数学复习重点,在本章中函数的性质又是重点,只有对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才能利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选定这一重点,我们可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即可先让学生画简单函数图像,然后推广到一般形式。从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值、最小值等方面总结。结合函数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综合问题分析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中考数学怎么复习
先分后合
中考数学复习可分三轮进行,先各节、章复习,后加以综合。具体说:基础演练——能力提高——综合创新。基础演练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是夯实基础。初中数学教材编写是按“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理念进行的,知识点是零碎的,三年才学完新课标规定的全部内容。因此中考数学复习第一轮侧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起来,使考点和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能力提高是将几个知识点加以整合,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从某一个知识重点深入研究,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选择典型问题集中训练。根据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特点选择新颖、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训练。综合创新是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既可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方案分配、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二次函数最值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是中考数学的热点。
[图片0]
举一反三
随着新课改的有序推进,依靠单纯机械训练提高成绩的方法早已过时,但一定量的训练,足够数量的习题才能把数学学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中考数学复习需要举一反三。首先,抓好典型题的归纳、变式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变化,获得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即使能力要求较低的知识点也可通过挖掘和拓展,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找出问题的同性特征,培养应变能力,提高解题的技巧。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重点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进行交流、展示。在众多的方法中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最好方法,寻求复习的最佳效果。再次,注重错题分析,学生通过做习题、试卷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每个学生建立一本“错题集”,分析错误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列出几个相同的问题参考。争取考试前反复阅读自己整理的错题,以防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适当模拟训练必不可少,中考试题难度不会太大,对基础考查不会减弱。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程度,也考查学生做题是否细心、做题的速度等。因此考前要有意识进行强化,做题不是越多越好,但根据自己的实际适量训练(甚至反复训练)是非常有效的。
4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做好命题研究,注重考试方法技巧指导。
九年级数学复习紧张有序,不要让学生陷入盲目的题海战术中。当然,精选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分析、掌握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研究新课标、钻研教材才能在精选题目时看得准,抓得稳。第三轮复习要让学生知彼知己,知彼:认真分析模拟试卷和近年的中考试卷,从中把握中考内容、题型、难易程度、分值等;知己:则要分析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及薄弱环节,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做好查漏补缺,通过讲评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还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有问题或考试心理状态不佳导致等。这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知识点之多,内容之广,逻辑性之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相比的。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是每位九年级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关心的。第一轮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方法训练。要立足“三本”,以学生为本,以新课程标准为本,以教材为本。以尽心挑选的复习资料为载体,按知识块组织复习,要让学生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性质、公理、定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抓住基本题型,帮助学生再次加深理解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应一味的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这样必将会促进第二三轮的复习效果。例如复习到有关函数的知识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从函数概念的形成开始,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等等。第二轮复习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要根据学情突出重点,抓好中考热点,解决好在第一阶段所遗留的问题,侧重训练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会题不丢分”。
另外,在复习的课堂密度、难度、速度、批改作业、模拟卷讲评等方面,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勇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复习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