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实质是什么?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管理会计实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图片0]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会计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2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1、管理会计的职能
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
2、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成本效益性
[图片1]
3、管理会计的对象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
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
4、管理会计的目标
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具体目标为: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5、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
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
2)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
5)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在服务对象方面。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因而属于“对外报告会计”;而管理会计着重为企业管理部门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进行最优化决策及时地提供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而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2)在工作重点方面。财务会计主要面向过去,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因而属于“报账型会计”;管理会计则是面向未来的,要能动地利用有关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因而属于“经营型会计”。
(3)在程序与方法方面。财务会计采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比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并受有关会计规范的约束;管理会计对企业自身服务,所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不必全受统一的会计规范约束。
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本质区别
财务会计好比一台强大的电脑,因为这个电脑它有很强的内存的支持,有稳定的输入和输出,这就是财务会计一个很大的贡献,管理会计是什么呢,他不是电脑,他是个企业的一个智囊的角色,他通过做刚才所说的这些工作,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军师,这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很大的不同。
财务会计为国内的cpa 、aicpa,管理会计师为美国CMA。 现在CMA在中国比较流行,待遇挺高,学习的对象大致是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
4管理会计的本质上是一个管理控制系统
(一)会计本质的定义
会计的定义是对会计本质的描述,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艺术;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对会计主体(即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
(二)会计本质的几种观点
首先,资金运动论。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应占主导地位,而且它把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看成是会计反应和控制的对象,并认为资金是社会主义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此理论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这一层面的含义自然对会计本质的阐述不够全面。其次,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由余绪缨教授第一个从国外引进并主张的,他认为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最后,管理活动论。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由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的。两位教授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1983年6月,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应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强调会计具有反应和监督的双重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