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讲的态势语有哪些?手势,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必须用它做点什么,并且你的选择将对你的演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片0]
2.面部表情,最重要的一个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对听众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以迅速拉近你和听众的距离。用你的表情来强调重点,将你所讲的东西表演出来。
3.穿着,你怎样打扮自己呢?答案是:让你看起来可信,即穿着合适。一件衣服就可以改变你的整个形象,而且很大程度上听众对你发出信息的接受情况。人们会对衣着做各种各样的判断,这是人的天性。最重要的是穿着代表你所表达的信息的一部份,它应该支持你的观点。
4.姿势,演讲时表现不同的姿势听众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个人是病了么?累了么?所以,演讲时我们应当用一种标准的姿势。将你的双脚轻微的分开,笔直的站着,并且将你的双手随时准备做手势,这是做任何演讲之前选择的基本姿势。
不要靠在讲台上。偶尔这样做是不影响效果,但是靠在讲台上会让你看起来很虚弱。要把手放在屁股上。这样你给人的印象好像很专横,或是是你看起来像是领着大家做游戏。不要前后摆动身体。这样做会令人分心的。
2演讲的态势语注意事项
第一是登台与站立时矫揉造作,扭捏作态。自然大方是最好的。
第二是松松垮垮,随随便便。走路摇摇晃晃,上台曲腰弯背,抓身挠肋,给人一种轻佻、粗俗的感觉,也让听众感到自己不受尊重。
第三是拖拖拉拉,慢慢腾腾。大家都在等着听你的演讲,你却一步四晃,拖拖拉拉,慢慢腾腾,在这时,已经给听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第四是上台后身体呆板、僵硬。有些演讲者一上台就像一段木桩立到那儿,一动不动,毫无生气,僵硬呆板,听众看的时间长了会感到乏味疲劳。
第五是身体抖动,肩歪腿斜。有些演讲者上台以后站姿呈“稍息”状,而且身体松驰,肩歪腿斜,更有甚者还不断地抖动一只脚,这种站姿是最不受听众欢迎的,演讲者要切忌这种行为。
总体来说,行姿站姿适当,尤其站姿适当,演讲者会觉得全身轻松,呼吸自然,发音畅快,特别适用于音量较高、慷慨激昂的演说,也只有站姿得体,才能身姿优美,手势自由地活动、造型,把自己的形象、情感充分地展示于人。
3态势语在演讲的过程中的作用
在演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态势语来加强口语表达的效果。例如,列宁在演讲时,两眼凝望听众,精神饱满,习惯用右手下劈来加强语气,或者把手臂有力地伸向前方,表现出自信和坚毅。列宁的演讲之所以能使听众达到痴迷的程度,除了他的口语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之外,还得力于他对独具个性的态势语的运用。
用态势语限定口语的语意,使它更具体,更清晰。例如,演讲时,当讲到“中国要开放,中国再也不能给自己划一个自我封闭的圆圈了”,同时用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圈,就使语言更形象了。
用态势语来延伸口语的语意,使它更丰富,更完整。在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上级领导代表组织把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下级,在慎重、严肃的谈话之后,领导同志会有力地、久久地握着下级的手。这一手势语,延伸了口语的语意,“说”出了口里没有说出的话,传递了信任、鼓励、愿望的信息。
在演讲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态势语来表达效果。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听众的复杂心理,有时候,演讲者即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口语的表达技巧,尚且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就有意识地借用态势语来感化或震慑对方,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哭泣、逼视、瞪眼、挥动拳头等态势语,就具有这种作用。
4演讲应具备怎样的态势语技巧
(1)身材容貌方面。这主要是指人的自然条件。它包括身材的高矮、体型的胖瘦、容貌的俊丑,以及人的精神面貌。这些都是由演讲者固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同后天的营养、锻炼等也有一定关系。
许多政治家、革命家的演讲,之所以能使听众陶醉、入迷,除去演讲内容的感召力之外,与他们英俊的容貌,潇洒而稳健的举止是分不开的。那么,身材、容貌欠佳。甚至有生理缺陷的人难道就不能登上神圣的讲坛吗?当然不是。生理条件并非影响演讲效果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好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以及深厚的学术理论造诣。
(2)服饰打扮方面。服饰穿戴,也属于仪表风度的范畴。俗话说:“佛要金身,人要衣妆。”演讲者注意自己的服装、发式甚至饰物的佩戴,对于演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服饰打扮的一般要求是:
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职业和身份等,服饰打扮要得体、协调、适中、和谐。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使听众生出憎恶或难以名状的感情。
二要符合自己的脸型、肤色、身材的特征。鲁迅先生对这个问题,曾经从审美意识的角度,阐述过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说:“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当然,每个演讲者在决定自己的服饰穿戴上。有充分选择的余地,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不必拘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