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情思作文,希望大家能喜欢。
[图片0]
徐徐夏日,又是一年端午,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街小巷粽子的清香在我鼻尖盈盈缠绕,抬眼便看见一抹抹苍翠绿影在夏日炎炎中带来清凉,我驻足凝视,思绪却又飘向远方……
黄昏午后,夕阳余晖在天边晕染,我紧紧跟着姥姥,万分期待的看着她,姥姥却是不紧不慢的拿出材料,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姥爷就在树荫下悠悠乘凉,看着我与姥姥,轻轻笑道:“别急,包粽子这活儿细着呢,得慢慢来。”我听后,乖巧的坐在姥姥身旁耳濡目染,姥姥将新鲜的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随即将已浸没好的颗颗晶莹的糯米倒入,又放入两颗大而甜的蜜枣,然后再把糯米铺上饱满的一层,盖得严严实实。姥爷在一旁看着那洁白的糯米,不禁开口笑赞道:“彩缕碧筠(yún)粽,香粳(jīng)白玉团。”姥姥听后抿了唇笑了笑,手下动作不停,熟练地将余下的粽叶翻下来,用细细的棉绳扎紧,这样一个小巧别致的粽子在姥姥的手下就做好了。
点点夕辉透过树叶洒下一地的晶莹碎影,夏风习习,空留粽叶清香在院落中四溢弥漫,和意融融,空气中仿佛也带着丝丝暖意,我们三人在院落中独享这份清幽安然,唇角勾起一抹自然的弧度,天空万里晴,云卷云舒,一幅安静祥和的画卷。
淡淡清甜,霭霭水汽,融融暖意,轻轻拂过鼻尖。在黄昏时,被夏季晚风吹得凉硬的鼻腔,忽然软了下来——清香新糯显情隆,酥豆珍藏竹韵风。这是糯米将要熟的时候散发出的气味,交融着蜜枣的丝丝香甜,白色的水汽从锅盖边缘一团团溢出,苍翠的粽叶包裹着团团温润清香,冒着腾腾热气,我小心翼翼的剥开一个精巧的粽子,轻咬一口,便唇齿留香,我都能听到,胃在身体中央发出一声温柔的叹息。
彼时那份绵绵情意,良久在我心中隐埋,而如今,姥爷当初那爽朗赞曰的笑声已不复存在,只留姥姥在夕阳下佁然望天,每在端午时便会缅怀,将记忆中那份美好轻轻浮现眼前。我提步走去,鼻子轻轻寻觅着空气中逐渐稀薄下来的温暖气味,温润清香的世界。
2端午节作文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也叫端午。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上挂菖蒲,艾叶,村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李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只香袋。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老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妇女们在端午前一天就把浸泡过得糯米,用一张张手掌宽的竹叶包起来。包好的粽子有斧头粽、狗头粽、尖角粽等,这是按形状来分的。至于白米粽、枣子粽、赤豆粽、猪肉粽,那时按用料分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糯米和竹叶的清香。熟了熟了,妈妈拿起一只,让孩子们先分着尝尝。这热腾腾的粽子,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
我国南方不少地方还要在这一天赛龙舟。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船舷两边整齐地坐着准备大显身手的小伙子,他们穿着彩衣,扎着彩巾,双手握着木桨。号令一响,几十支木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哗哗”划动,龙舟像箭一般飞快驶去。岸上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热闹极了。
老人们会在这一天深情地讲起屈原的故事:包粽子,划龙船,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着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来到汨罗江畔,听着那锣鼓喧天的喊声,闻着那浸满肉香的粽子,手拿艾草,我不禁泪眼朦胧了,我仿佛看到屈原他披散着头发伫立在江边,他凝视着这东流的江水,想着楚国的万千文,望着楚国人动荡的江山,楚王的无能,朝廷的****,楚国的庸政使他痛心,他一次次的忠告没能为楚王敲响警钟,无奈心中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报无门。他恨老天眼瞎,万般恐绪堆积心头,最终都随着那滚滚的江水而消失。夕阳将世界染成鲜血般的颜色,仿佛在为屈原的死去而叹息。不错,屈原虽死,然而他的那一片爱国心却深深感动着每一代人。在今天的重阳,我要缅怀他,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存在人们心中。
3端午节作文二
荷包花又开了。花色粉红,形似巧手制作的荷包,坠儿是白色的,里面藏着黄色的花蕊。花朵一串串挂在枝条上,每年盛开的时间,恰在端午节前。所以,每看到她,便牵出一串回忆……
童年的端午节,那么清晰、美丽!
[图片1]
清晨,同院里的小姑娘们一起去太阳岛踏青。那时的端午节,没有卖艾蒿的,我们要走松花江大桥,去太阳岛采艾蒿。
过了江桥,再走过小木桥,我们来到了太阳岛。
岛上郁郁葱葱,茂密的紫丁香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小圆盘大小的丁香叶吸引了我们,大家奔过去,摘最大的叶子做书签。随后,我们来到翠绿的草地,拿出铅笔刀割“三棱草”。草很高、很绿,草茎呈三棱形。一节一节的,拔断后还可以接上。割完青草采艾蒿,每人都有一大捆收获。
太阳已经很高了。我们被起青草往回走,口渴了,就捧起清凉的溪水喝。溪水清澈见底,小蝌蚪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着,真怕不小心将蝌蚪喝进肚子里。
走着走着,却见前面一汪水泽,想寻路再走,可四周都是水了!怎么办?我们迷路了。大家正慌神,一位身背**的叔叔,穿着水裤涉水走过来。
“别急,我背你们过去”。叔叔笑着,把我们一个个背到安全地带。
回到家,我把青草洒在桌子上、窗台上,铺在地上。然后倒剪双手,踏着青草,专拣《离骚》中写草的句子吟,吟得清香四溢……
三十多年过去了,岁月没有拂去我对屈原的热爱,依然眷恋童年的端午节。一本《离骚》、一串荷包花,伴我从童年走到今天。
4端午节作文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也叫端午。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上挂菖蒲,艾叶,村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李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只香袋。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老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妇女们在端午前一天就把浸泡过得糯米,用一张张手掌宽的竹叶包起来。包好的粽子有斧头粽、狗头粽、尖角粽等,这是按形状来分的。至于白米粽、枣子粽、赤豆粽、猪肉粽,那时按用料分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糯米和竹叶的清香。熟了熟了,妈妈拿起一只,让孩子们先分着尝尝。这热腾腾的粽子,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
我国南方不少地方还要在这一天赛龙舟。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船舷两边整齐地坐着准备大显身手的小伙子,他们穿着彩衣,扎着彩巾,双手握着木桨。号令一响,几十支木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哗哗”划动,龙舟像箭一般飞快驶去。岸上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热闹极了。
老人们会在这一天深情地讲起屈原的故事:包粽子,划龙船,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着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来到汨罗江畔,听着那锣鼓喧天的喊声,闻着那浸满肉香的粽子,手拿艾草,我不禁泪眼朦胧了,我仿佛看到屈原他披散着头发伫立在江边,他凝视着这东流的江水,想着楚国的万千文,望着楚国人动荡的江山,楚王的无能,朝廷的腐败,楚国的庸政使他痛心,他一次次的忠告没能为楚王敲响警钟,无奈心中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报无门。他恨老天眼瞎,万般恐绪堆积心头,最终都随着那滚滚的江水而消失。
夕阳将世界染成鲜血般的颜色,仿佛在为屈原的死去而叹息。不错,屈原虽死,然而他的那一片爱国心却深深感动着每一代人。在今天的重阳,我要缅怀他,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存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