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生产成本属于什么会计要素吗。
一、生产成本按所属会计要素划分属于“成本类”科目。其发生额反映费用要素中的计入成本的费用。其余额反映资产要素中的流动资产存货(在产品)。
二、说明。
1、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是对可归属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成本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等。
(6)损益类科目,是对收入、费用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该科目借方反映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反映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即该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为在产品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中反映。
[图片0]
2主营业务成本属于什么会计要素
很多人会因为科目的名称就将其归于某类科目,但是比较特殊的比如主营业务成本,虽然有成本两个字,但是不属于成本类科目,而属于损益类科目。
生产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到底有什么区别,怎样记忆呢?
生产成本针对工业企业或加工、制造业来说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动力、其他直接支出等构成的。
而主营业务成本是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来说的,也就是说有收入就有成本。生产成本是核算全部的本年生产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生产成本中相应的存货的销售已经实现的部分
1、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生产成本包括三个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2、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是“产品销售成本”,是从“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结转过来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科目,既属于费用要素,又属于资产要素,是具有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
3成本类科目为什么属于资产要素
成本类科目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而两者又都是耗费的是原材料,原材料属于资产类,所以成本类科目属于资产要素。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和工程施工。
4生产成本属于什么科目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
但在企业的会计科目表中,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成本类共5大类。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不属于损益类,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均属于损益类,只是概念不同。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