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CSDPAL
  • 终于明了小学四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1 小学 四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朴新小编带来小学四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求教与自学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争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不能处处依靠教师,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去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学用结合,勤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既有模仿,又有创新: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及时复习,增强记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图片0]

    2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一

    首先,当然是课堂认真听讲。那么有些孩子根本无法听讲一节课怎么办呢?事实上40分钟的课堂,静下心来听16分钟,足够你学会新知识了,那么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15集中精神还是完全做得到的。当然要学会选择的听讲15分钟,一般就是教师讲的很起劲,吐沫横飞,或者同学争执很激烈的这段时间。

    其次,那就是认真完成作业,低阶段的话课堂听会了也差不多了,中高段稍微要求高一点,必须做相应的作业巩固,知识的储备量超过孩子的记忆能力,孩子已有生活经验无法及时承载知识容量,没有办法一下子理解巩固,就像孩子背短的课文很快,但是文章长了容易忘记是一个到底,那么长的不会背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多记几遍,好了那么对于中高段的数学就是课后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独立。

    第三,实实在在做到以上两点那么数学考个优是没问题的。那可能有个别孩子做到了,但是还稍微有所欠缺,那就要再练习,这个就像有些孩子过目不忘一下子会背长课文,有些孩子古诗都经常背不出来,个体差异造成的,也没办法,那么只有反复操练。

    第四,孩子如果表现一直挺乖的,但学习就是上不去,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就这点智商,肯定是某方面没有做到,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作业的完成有问题,尤其是中高段的孩子,小孩子也是形形色色的,可能他就是学会某些恶习,特别是抄作业。

    3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二

    所谓的非智力因素是同发展之理由间接关系的心理因素。如兴趣,习惯,意志以及性格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就必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1.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求知的需要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最好方法。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推动他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掌握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领着学生到学校的教学楼,操场去实际操作测量面积,当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后,他们地学习积极性就会增大。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圆锥体体积公式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容器各一个。要求每位学生回到家里装满沙子,让后分别算出重量。在上课时让学生报出所装沙子的重量,教师随机说出圆锥所装沙子的重量。此时,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恨不得一下子就解开其中的奥秘。趣意横生之际便是传授知识之时。随后,教师当场演示实验,全班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看演示,这样省时减力,事半功倍。

    4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三

    “三步读书法”简介

    (1)粗读。从整体着眼,通读教材,初步了解知识全貌,了解这段内容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用到哪些旧知识、引入哪些新知识。

    (2)细读。逐字逐句,细读教材,研究定义、法则、公式、性质等是怎样得出来的,分几层意思,关键在哪里,新知识与旧知识有些什么联系等。在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细读课本时,应鼓励学生读一句,自讲其含意,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自己不能够得到答案的问题要做特殊标记,以便听课或讨论时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

    (3)精读。回到整体,带着问题融会贯通地读,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提出简要自学提纲,带着问题进行第三次读书,使学生达到理解。自学提纲是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是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设计一般包括启发性提问、灵活答辩以及启迪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方法步骤等。

    2.“三步读书法”的运用

    (1)计算教学的“三读”。步骤是:粗读,粗读例题;细读,找出与对此题或所学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精读,根据提纲看书并回答问题或者根据教材特点,将知识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三读”。

    读,引导学生对式题进行认真地分析,要求:①看运算顺序;②想运算法则;③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精读,回答问题并计算。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根据是什么,有几种算法,哪种简便,并写出解题过程。

    (2)应用题的“三读”。具体主法是:一读,领略大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二读,理解题中每句话的含意,还可进行联想,可由此及彼沟通知识间(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还可尝试画图进行分析;三读,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第三次读书。

    月份捕鱼多少吨?粗读要求同上;细读,让学生讲出题意,并联想:把五月

    (3)概念的三读。具体作法是:粗读,领略大意,明确本节内容;细读,把概念的关键词句用不同符号划下来加以分析,逐字逐句讲出每句话含义,寻找课文中定义、概念、推导公式、归纳法则的重要词句,认真领会;精读,按提纲进行第三次读书。

    如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讲之前可留预习作业。粗读,领略大意;细读,认真读题中文字,并结合图形理解题意;精读,按照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进行第三次读书。提纲:①每人找一个或做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看谁做得最符合规格;②量出边长,先计算一个面的面积,再试一试计算六个面的面积之和;③六个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么?

    3.低、中、高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方法

    (1)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先讲解后读书。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识字不多,阅读能力有限,教学时,宜先采取直观演示结合讲解,后指导学生看书学习的方式进行。也可将课本上的内容写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灯演示出来,边出示边讲解。然后叫学生翻开书,指出这些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指导他们进行对照,明了书上的图解及叙述意义,以后可逐步提高对学生阅读课文的要求,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复述教师的讲解等(举例略)。②边看边读边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边看边读数学课本,培养学习能力。③渗透下节新授内容,引导学生预习。每教完一个内容或上完一节课,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后,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作业补充题让学生做。

    5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四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