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USEIRY
  • 终于知道客家的嫁娶风俗

    各个民族有着其特色的婚嫁习俗,那么作为民系庞大的客家人又有着怎样婚礼风俗呢? 今天小编专门为你整理了一下客家的嫁娶风俗,供阅读参考!

    [图片0]


    客家的婚礼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客家的迎亲风俗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客家夜嫁是古代昏礼的传承,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图片1]


    客家婚娶禁忌事项

    1、客家人在说亲过程中,当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年庚帖交换后,父母要让算命先生合一合,看会不会冲克,如没有冲克,便把年庚帖供在灶君老爷神位前。在此后一个星期内,家中要太太平平,禁忌生病;不能打破器皿;不得被镰刀或菜刀等利器割破手脚而流血;忌讳家中饲养的家畜生病死亡。

    2、忌未完婚女子在准新郎家过夜。忌同姓结婚。忌婚礼进行中有小孩哭闹。婚日忌打破镜子。忌窥视轿中的新娘,俗传新娘身上有煞气,看了得眼病。

    3、新娘入门时,公婆要躲避。结婚闹洞房时,禁忌打破茶杯等器皿,认为器皿打破象征家庭不完整,是个坏兆头,新人不顺。

    4、出于对经血的禁忌,忌讳“先好后娶”,原因是未婚女子没有进行净化仪式,身子不洁,这样会使男人事业上做不起。

    5、出嫁人忌在娘家过年节;女儿女婿在娘家忌同床睡。

    6、寡妇再嫁、出亲、迎亲均忌大门出入,须在傍晚偷偷溜出村庄,不能路经原家后龙山,也不可回头看原来自己家,以免不吉利。走到半路,要坐上布轿“归门”,人们称她为“夜轿婆”。

    7、日常办喜事时不能说“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