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句子、段落和一篇文章的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在直观形象中让学生轻松识字。
低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生字较多。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日”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
[图片0]
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的字形。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6》时,我将“狮子”、“大象”、“老虎”等词语配上相应的图画,并演示其演变过程。刚一展示字图结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读出了词语,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二》一课中,我首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玩一玩文中的各项运动,孩子们热情高涨,不知不觉就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摘苹果”、“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的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3、灵活运用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重视有感情的朗读。
科学证明,人的听觉记忆是优于视觉记忆的。胎儿还在腹中的时候,就能辨认妈妈的心跳频率和说话的声调。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这一优势,如一年级下册《识字5》中的“台风”、“雷雨”等词,我就用播放录音和模仿录音的方法,一下就帮助孩子轻松的记住了,“桃子”、“梅子”、“西瓜”用甜甜的感觉读,“蝈蝈”、“青蛙”、“知了”等就用活泼跳跃的语气读。通过我的实践发现,这一方法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孩子的学习效果还要优于视觉记忆法。
4、在互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扎下应该互相帮助的根,也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请教同学、老师或家长。这样,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一
一、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己识字能力。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只需要掌握2000字左右,那是肯定不行的。要掌握识字方法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而成的,不是一气呵成。所以,我们要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
1、 形近字学习。
形近字就是形不同声音相同。比如:访和纺,两个字都念fang(第三声),如果这两个字一起记起来,那不是很快就记住了,平常也可以多积累同样读音,方便记忆,同时可以根据他们偏旁部首来记住词语,访是言字旁,跟说话有关,就可以组词访问,那纺这个字是绞丝旁,与丝线有关,就可以组词纺线。只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是能认识到更多的字和词语。
2.、找出汉字规律。
我国的汉字非常繁多,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从偏旁部首开始。比如:“树”、“植”他们中的部首是“木”字旁,他们则都是与“木”有关,与植物有关,还有声旁归类法,义法归类法等有效的快速识字。
3、部件识字法。
部件识字法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进行“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等换掉字偏旁,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方法。比如:白+木=柏在这里面通过了熟字“白”加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的生字“柏”,这样学生很快的记住这个生字。
二、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量,从而掌握更多的生字。为以后的写作垫下基础。在低年级阶段,学生们可以从身边做起:
1、 平常多留心周围事物,从生活中识字。
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放假期间出去游玩时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等等,可以找同学们或家长说一说,谈一谈,最好也记录下来。让你识字的同时也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不要求太多,三四句就行。
2、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外读物中识字。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是非常喜爱看课外读物,可以让学生们多看点,看完后让他们在班上做个讨论,互相研究一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能力还可以复述以下故事情节,学生们还能写个读后感。
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二
一、 谜语识字法
谜语识字法是运用谜语的教学形式,把生字编成谜语,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学生理解谜语,猜测谜底的过程就是掌握生字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目”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猜不着,瞧一瞧。”(谜底:目)谜语一出,学生的情绪马上活跃起来了,并且大多数学生已经猜出来了。接着我充分利用这条件顺势引导:“目就是指眼睛。
我们都有两只眼睛,所以目字里面有两横,表示人有两只眼睛。”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识记“目”字的字形。还有,在教学“午”字时,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谜语:“一头小牛有头无尾”。短短的一个谜语,把干巴巴的汉字变得活灵活现,变难为易。不过,教师使用谜语识字法,把生字编成谜语时,要自然得体,语言要生动形象。
二、 演示识字法
演示识字法即通过幻灯、录像、动作或实物、实验演示
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我在执教生字“灭”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块小铁板向下一压。这样,火就灭了。“灭”字的那横就像小铁板,下面的“火”就是燃烧的火。通过这一演示,唤起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但深刻记忆了生字,而且理解了字义,所谓一举两得。
三、 奇妙的一笔
奇妙的一笔就是指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加或减一笔来学会其它
字。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掌握这“奇妙的一笔”,可以化难为易。如第一册教材,先出现了“日”字,后来逐渐出现的“田、电、目、白”都是比“日”字多一笔的字。这一笔不一定就是横,如上面提到的字,就分别比日字多了竖、竖弯钩、横、撇。这上面的字是比“日”字多一笔的字。反过来,也就是:田、电、目、白减少一笔,都是“日”字。像这种情况的字很多:“大”字加一笔是“天”或“太”;“人”加一笔是“个”或“大”等等。在教学中,充分掌握这奇妙的一笔,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小故事识字法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虽然这句
话有点夸张,但生动的故事确实令人终生难忘。寓生字教学于故事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小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也符合小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
小故事识字法即通过讲一个故事,让学生认识一个或几个字。如讲《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去卖画,他的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让人猜字,猜对了,就把画赠给别人。有一个人猜中画谜是“伏”,唐伯虎就把画赠给他。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认识了“伏”。
[图片1]
五、“火柴摆字”法和找朋友法
“火柴摆字”法和找朋友法都是利用汉字的特点进行组字。
“火柴摆字”法主要在活动课中运用,考学生动手摆,动脑想的能力。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求知,在游戏中识记,巩固汉字。如用七根火柴摆字,看谁摆得又快又准。(可以摆成呆、杏、困、体等字)
找朋友法是利用卡片把合体字按它的结构拆开几部分,让几个学生拿着卡片“找朋友”组成学过的字。这主要要复习课上使用,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4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三
1、图示法
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问题,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如教学“飞”,可以画一只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飞”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由于图画形象、具体,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图示法适用于对大多数的象形字的教学。
2、演示法
用动作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掰”,两手掌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做一个掰的动作。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看、交、步
3、描述法
描述法就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这种方法多适合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描述法是在图示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汉字部件本义的解释,领会汉字组构的意图。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 ”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放牛,就是“牧”的本义。不用图示,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掌握了。“友”:朋友的友是两手相交,即朋友相助之意,朋友二字是同义合成词,但它们的字义也有差别,古时候同门为朋,同志(志向相同)为友。你手又握我的手,志同道合是朋友。争
4、联想法
联想法是在解析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由来。与些同时,为便于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奇特联想,创造出独特有效的记忆方法。再如:安,(秉、兼)这样的记忆方法,虽然有的离开了字理,但是它符合学习者独特的思维方法,生动活泼,有助于识记的巩固,符合教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有益无害的。败
5、故事法
故事法是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字理的方法。一般要求故事简短有趣。这种方法是各类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法。如教学“家”字,就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人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也可以给学生编个谜语:宝盖当住房,豕字当猪讲,有房又猪,生活很安康。这样,就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取、美、阔。
6、比较法
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运用比较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比整体:对于某些形近字,可以从形音义结合上进行综合比较。如有学生常把“束”写成“”,我们可用比较其形义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两字全体字形相似,相同的是都从木,不同的是中部束从口,从冖。口像捆木的绳索,冖由刺形变来的。因此,“”即刺树的形,即刺的意思;而束是用绳索捆为束。这样一比学生再也不会混淆了。
(2)比声旁:这是指对若干形旁相同声旁各异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案、架、梨、栗等 字,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是形都是木,本义都与木有关;其读音都由声旁决定,与声旁相近。
(3)比形旁:这是指对若干声旁相同而是形旁不同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忠、钟、种、冲、肿等字,我们可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声旁都是中,其读音都 可从“中”的读音上得到提示;而本义都与不同的形旁有关。
7、歌诀法
歌决法是指教师运用歌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可以运用
前人和他人的琅琅上口的歌诀,也可师生自编自用。一般要求歌诀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明字义。常见的叙述歌诀和谜语歌诀。
(1)叙述性歌诀:叙述性歌诀是指将字形、字义用歌诀的形式告诉读者,如“办”字,歌诀可编为:“办事要用力,累得汗直流”、“互”字可编为:“上一下一,正七倒七,互相学习” ;“罚”横目持刀开口言,错了就要你交钱。“狂”(芦思聪)字可编为“小狗也想称在王,你说狂不狂”。
(2)谜语性歌诀:谜语性歌诀是指歌诀式的字谜。如教学“功”时,有人编了这样的歌诀式的谜语:“出工又出力,工作有成绩”;“臭”字可编为“只因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哥”字可编为“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古”可编为“一字有十口,历史很悠久”。“夫”:大(人形)上加“一”,“一”象一支簪子别在头,古时男子成年后,蓄发用赞子别住,然后,戴上帽子或者裹上头巾,以表示成年。本义是指成年男子,“农夫”、“樵夫”、“渔夫”、“大丈夫”等。谜语:这个大人头有簪,力气大得冲破天。编这样的字谜一字要兼顾字的形义,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