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总算明白小学语文仿写方法

    1 小学 语文仿写方法

    看似简单的仿写,学生在练习时却常常会出出错误,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仿写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主旨

    主旨是仿写的核心。通过分析,所给小诗的主旨是谈感激、感谢、感恩,于是仿写诗句的主旨也应该是感谢、感激、感恩。

    [图片0]

    (二)对象

    选择对象,是仿写的关键,又快又准地确定对象,非常关键。

    1、性质

    种子是一个事物,选择的对象也应该是事物。种子发芽,说明事物的向上。

    2、 手法

    比喻的手法,比喻中暗喻的手法,象征的手法。写人不如写物,写物就是手法暗合,写人则不伦不类。

    3、联想

    从种子的近处联想,花草树木。

    (三)句式

    限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尽可能提炼原句式模板。

    当一量词/事物/动词的时候

    别忘了

    你周围的事物/事物/和事物

    在你事物的路上

    学会事物将她们动词

    (四)手法

    比喻的手法,比喻中暗喻的手法,象征的手法。写人不如写物,写物就是手法暗合,写人则不伦不类。

    2小学语文仿写方法一

    1、仿写要有针对性。

    为了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仿写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某一篇文章写得好,可以进行全篇的仿写;一篇文章某一部分写得好,也可以进行局部的仿写。还可以仿写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落、人物对话、肖像外貌等。这种单项的仿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作文水平。

    2、仿写时要切实发挥范文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初学写作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引导、扶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发挥好范文的示范作用,用范文去引导,扶持学生。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完《广玉兰》一文后,可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其他的花草树木。把观察到的内容按照范文的结构模式仿写下来。这种练习,对教师来说,是讲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的好形式;对学生而言,这样作文既有原文可凭借,又有思路可遵循,便于依样画葫芦。从而消除了学生在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仿写作文要注意“举一反三”。

    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仿写中由于停滞在机械模仿阶段,写出的文章有“生搬硬套”,“抄袭”之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在用范文引路时,要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学生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等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作文中能够不拘泥范文,做到“举一反三”。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总之,仿写的训练是利用求同的思维,使学生解决无内容可写的困难,引导学生写作入门,仿写手段,创新是目的。因此,要善于指导学生找出异点,用求异思维,摆脱范例的束缚,举一反三,从模仿为“举一”,以创新为“反三”,积累语言和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作文来。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重点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等。

    3小学语文仿写方法二

    一、仿写词语,丰富积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祖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的发达体现在词汇极为丰富上,可见词汇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掌握词语的多少,运用词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并灵活运用词汇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词汇仿写,就是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课文《第一场雪》,把下雪时的景象,雪后的美丽景色描述得非常具体。写下雪,用了“鹅毛般的大雪”显示出大雪像鹅毛般纷纷飞舞;写雪后的美景,把雪后一片手白色世界称之为“粉妆玉砌的世界”。把光秃秃的柳枝被雪花包裹的样子称之为“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些富于形象的词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仿写训练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自己所要写的事物,运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现它的特点,展现它的形象。

    通过模仿,学生便会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写出“苹果时的圆脸”,“黑亮的大眼睛”,“脸上布满的皱纹如刀刻的一般”;在描写环境时,会写出“春天的校园如花园一般,花香怡人,鸟鸣婉转”,“教室里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横竖都成一条直线”;在描写景物时,会写出“大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打颤发抖”,“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路旁的小草垂头丧气”等妙语佳句。可见,通过仿写,学生就能运用平时学到的词语,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真切、深刻的印象。

    二、仿写句子,积累语言

    仿写句子,就是学习词语搭配及句式结构。

    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

    [图片1]

    句子是构段成篇的基础,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把句子写通顺这是起码的要求,一个好句子,还要写得比较生动,使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具体,这对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情意的能力是大为有益的。为此,我常在说讲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句写话的训练。

    如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写得生动形象的典范。在指导学生学习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桂林山水之美。

    在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句子,让学生补充:原始森林中的树真高啊,______;原始森林中的落叶真厚啊,_______。学生通过模仿,很快地学习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得具体、生动、形象。在后来的写景习作中,有些学生在描写自己游览的感受时,很自然地想到模仿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式,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景色的奇丽风光。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句子仿写,是克服学生习作中用词不恰当,描写不具体的有效训练途径。

    三、仿写段落,丰富语言

    段落的仿写是一种单项训练,仿写内容很多。如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学生可仿写的段式也有很多。如常见的总分段式、分总段式、概括段式、因果段式等。如果教师经常让学生进行段落的仿写训练,学生就会很好地了解段落的构成,自如地选择各种段式的写法进行写作。

    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写下雪时的景象,作者按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不仅描写了下雪时的样子,还写了下雪时的声音,给人一种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感觉。

    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模仿这段写法,以“下雨了”为内容,用“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为开头,描写下雨时的景象。要求“有声有色”。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开始还是一阵绵绵雨,不久就只见大滴大滴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倾泻下来,仿佛无数的鞭子‘叭叭’地抽打着大地。不一会儿,大地一片湿漉漉。远处的群山显得很模糊,像罩上了一层轻纱,近处的屋顶上、地面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

    仿写雪后美丽景象的一段话,学生也能借鉴其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写法,以“久雨天晴”为内容,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早晨,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晴天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金色的世界。长满了新叶的杨树上缀满了亮晶晶的水珠而,小草挺起了腰杆,花儿张开了笑脸,有的吹起了红色的小喇叭,有的撑开了蓝色的小伞……它们喷出醉人的花香,引来各色蝴蝶翩翩起舞,招来蜜蜂嗡嗡欢唱。几只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翔,仿佛在祝贺天晴了”。从以上的仿写看出来,学生不仅从多方面熟悉和掌握了范文来表达方式,写出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还流露出自己舒畅愉快的情感。

    经常通过这样的练笔,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体会到习作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及时地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为独立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仿写篇章,张扬个性

    篇的仿写,主要是从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弄清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掌握文章的章法和简单的逻辑关系。

    如《昨天,这是一座村庄》,体裁是诗,就让学生模仿此文结构试着写一写现代诗。学习《寓言二则》,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一篇寓言,最好能揭示一个小道理。

    教学《鲸》一文,可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思路,作者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去写,其写作重点是“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主要围绕鲸的觅食、呼吸、睡觉、生长方面去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写一篇有关动物的作文,写出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在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写人的作文。

    先让同学们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少年闰土的特点是的?通过阅读原文同学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但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行为、语言等外在特点,还选取了典型事件(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揭示少年闰土的内在特点: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接着请同学们构思应如何去写自己想要写的人?同学们依据《少年闰土》一课的写法明确了应从:

    (1)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进行一番描述,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注意体现重点;

    (2)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人物的内在特点。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搜集一系列的素材,但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要选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材料去写。

    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模访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大胆创新。

    当然,光学会模仿别人的作品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模仿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体会和创新,“吐糟粕而吸菁华,略形貌而取神骨”,能在吸收对方的优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特色,在模仿当中发现规律掌握精髓,然后逐渐灌注进自己的个性特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4小学语文仿写方法三

    一、精选仿写范例

    能提供学生仿写范例很多,最常用的大多数是课文。课文都是些名人名作,规范语言示范,但并不是所有的名篇佳作都是小学生仿写的范例。必须选择有价值,更接近学生生活,学生能理解的,如写地方的有《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写物的有《我爱故乡的杨梅》、《荷花》。这些课文浅显易懂,联系生活实际也能理解,堪称是仿写的好范例。当然,学生中的出色作文,教师的下水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学生仿写的好范例。

    二、仿语言、仿句式的练笔

    这对于学生来讲,实际是一种特殊造句训练,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有利于语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想象能力。如第七册《种子》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走上一个小女孩,穿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而又略带羞涩,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教学这课时,笔者发现这段话语言生动,有可仿性,而且内容离学生实际很近。

    所以,作了这样的仿写处理,先有目的地在班上表扬某个女学生的作业书写很好,让她把作业本给教师拿到讲台上来,这下这个女同学的动作表情就自然地流露出来。马上让同学们仿照上段,把刚才这个女同学的穿着、动作、表情写出来,同学们一听,兴趣很高,几分钟就写好了,经检查,效果很好。

    三、仿段落结构的练笔

    段落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训练段为主,所以,多开展一些仿写段落结构的小练笔,这是完成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必要措施。大家知道,文章段的构成方式很多,但最基本的段落构成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如总分式、承接式。

    在教学《海滨小城》时,有这样一段话:“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象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许多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树下总是坐满了人。”通过辅导阅读,学生掌握了这个总分结构的段落,找到了中心句,知道了作者是通过“榕树”、“石凳”、“游人”来表达公园的美的。笔者布置了要大家以“我们的教室很美丽”为中心,抓住教室的有关要点写一段话。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总分式”段落的构成特点,更好地训练了段落训练中的中心统一,段落的完整。

    四、读懂读熟仿写范例

    要仿写好作文,必须读懂读熟范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读懂读熟的过程中,解决以下问题,为学生仿写做好准备。

    1、让学生反复品读、揣摩,理清文章思路,注意表达方法,文章的篇章结构等。如写一个地方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写作思路是按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写出景物特点,按此思路仿写下去,又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采用总分的方法写家乡的杨梅,在分述中又按杨梅的枝叶和果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在写果时又是从果形、色、味进行描述的。学生在读中读懂了这个思路,学生在写家乡某果树时,也可按这个思路进行谋篇布局,进行仿写。

    2、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弄懂范例描述的内容与要仿写的内容的异同点,这样能使学生仿写尽量准确些。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很自然的联系到家乡的李子。但李子的树叶在春天时,与杨梅树的枝叶就不尽相同,且另有特点。

    这时李子开花、长出嫩芽,这就要让学生不能生搬硬套,要仔细观察回忆,写出花和嫩叶的特点。但李子的形状、颜色、味道又有相似的地方,这时可用范例中的一些语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