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CSDPAL
  • 总算知道小学语文改陈述句的方法

    1 小学 语文改陈述句的方法

    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改陈述句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反问句中的各部分

    如:“这个故事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得流泪呢?”和“难道这里没有一个陷阱吗?”句中的“怎能……呢”和“难道……吗”都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助词;句中“不”和“没有”是否定词(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其他否定词)

    [图片0]

    二、改陈述句出妙招

    1、先让学生把每个反问句中的问号当做一个否定词。

    2、去掉反问语气的“怎能……呢”和“难道……吗。”

    3、数否定词个数(问号算一个否定词)

    4、当句子中没有别的否定词只有问号时就用第一种方案:去一个加一个(即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加一个否定词。)这种方案可告诉学生是“保持平衡法”。

    5、当句子中还有别的否定词时就用第二种方案:去一个再去一个(去掉问号相当于去掉一个否定词,此时为保持句意,应在前边再去一个否定词。)这种方案应告诉学生叫“一石二鸟法”。

    2小学语文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方法:

    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④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实战:

    (1)将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们从上面已经知道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所以它改成的陈述句是否定句。

    ①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再见了,亲人》)方法:首先将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接着把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最后把问号改为句号。改后的陈述句是: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否定句)

    ②反问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的吗?”(《梅花魂》)改后的陈述句是:1)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不是玷污得的。”(否定句)2)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的。”(否定句)

    ③反问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猫》)改后的陈述句是: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双重否定句)

    ……

    (2)将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们从上面也已经知道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所以它改成的陈述句是肯定句。

    ①反问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见了,亲人》)方法:首先把反问语气词(难道)去掉,其次将否定词(还不足以)改为肯定词(已足以),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改后的陈述句是: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已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肯定句)

    ②反问句: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改后的陈述句是: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肯定句)

    ③反问句: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改后的陈述句是:对呀,我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肯定句)

    3小学语文病句修改的方法

    一、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改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2、成分残缺

    主要考查缺主语,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缺主语,应去掉“通过”或者“使”)

    3、语序不当

    如:思想和语音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应将“形式和内容”改为“内容和形式”)

    4、结构混乱,暗换主语、层次不明、局式杂燥

    5、表意不明

    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白。

    6、重复啰嗦

    如“小明语文测评得了120分这可算破天荒第一回”一句中,“破天荒”和“第一回”重复,可任意删除一个。

    二、修改方法

    病句的修改步骤和原则是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做出准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第一,首先,分析每一个分句、查找句中的语病;

    其次,研究单个句子、整体把握句子、查找有关病句;

    再次,通过考虑、找出病因,确定修改方案。用增、删、换的方法进行修改。

    第二,掌握一些辨析语病的规律和方法。

    [图片1]

    例如,“通过”不能连用,“是否”选择其一条。

    第三,对于较长的句子进行压缩,提高主干,再辨析。

    第四,尽量保留原句意思,能少改就少改,不能另选句。

    第五,对于一个句子,能改一处绝不改两处。

    4小学语文句式训练的方法

    一、通过原因解释、词语修饰,变不完整的句子为完整、生动

    例1:我昨天没去上学。

    找原因:我昨天发高烧了,所以没去上学。

    例2:读书角活动取消了。

    找原因:今天,全校学生要去友谊宫慰问演出,原定的读书角活动取消了。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凡事因果相生。一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有多种原因引起。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组成有因有果的句子,达到练习扩句、丰富语意的目的。

    例3:湖水非常宁静。

    加颜色类形容词:蔚蓝的湖水非常宁静。

    例4:雪花落在地上。

    加表形的形容词:雪花飘飘洒洒地落在地上。

    一个普通的基本句,加上表示颜色、声音、形状等的修辞,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的措辞手法,可以使句子变得活泼、鲜明、生动,使人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进而可以和其他的情景、事物搭配在一起,进行造句练习。

    例5:运动场上,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如银铃一般悦耳。

    句子是由短语组成,句子又可分成单句与复句。分析单句,除了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外,还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即划分句子成分)入手。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因此分析单句,必须从句子成分入手,而划分句子成分,又必须从分析短语入手。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表达是否流畅,遣词造句,结构是否符合语法规范,都取决于对短语的理解。一个句子的主干部分通畅了,才能被人读懂。造句虽然只能营造作文的一个基本单位,但造句训练,训练了语法、标点、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扎下坚实的基础。

    二、讲究内容的丰富多彩、结构的多变和句式的多样

    在基本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扩充句子成分。调换造句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除陈述句外,可改成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型。而复句需要先从分析关联词入手,再分析各个单句的组成结构(短语),或主谓,或偏正,或并列,或动宾。以上句式学生都不陌生,只要适当启发引导,是可以变化出来的。由于复句知识属于小学高年级知识点,此处不做赘语。

    例1:这雪晶莹剔透,像一片白色的海。

    这雪像一片白色的海,晶莹剔透。(调换造句词语在句中的位置)

    这雪晶莹剔透,看起来难道不像一片海吗?(疑问句)

    这雪晶莹剔透,看起来像一片海啊!(感叹句)

    三、通过改变造句的评价标准,挖掘潜能,开拓思维

    一位教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作业时,发现如下一些特殊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可以看得出这个学生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如果遵循普通造句规则一概否定,定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让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童趣充满我们的课堂。这就是造句的经典,就是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