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公布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我国出售的数码相机故障率竟高达%,几乎是一般家电产品故障率的2-4倍。不仅故障多,数码相机维修费用也高得离谱,一次维修费用相当于相机本身价格的20%,维修点“手痛换胳膊”的现象让消费者多花不少冤枉钱。
相机市场
故障率高达%
*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今年9月,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数码相机家庭拥有率已达60%。但是,数码相机普及率的提高并没有带来产品质量的相应提高。调查显示,当前在我国出售的数码相机故障率高达%,几乎是一般家电产品故障率的2-4倍。在故障方面,电池和镜头的问题最为突出。
*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数码相机产品更新换代快,不少产品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可靠性测试验证产品的稳定性,就开始上市销售,使用一段时间后问题开始暴露。2005年以来,柯达、奥林巴斯、富士、索尼、佳能、三星等都因为产品问题先后遭到消费者集体投诉。
记者调查
维修手工费就需数百元
除了故障率高,出了故障的数码相机维修费用过高,也让不少消费难以接受。消费者陈小姐向记者反映,前两年她花了近2000元购买一台数码相机,前段时间出现无法开机的故障,咨询后发现维修需要花费500元左右。
记者针对数码相机的维修调查发现,在诸多*品牌的维修费用价格表上,大致分为轻维修、普通维修、重维修三种维修价格。所谓轻修是指更换机壳一类的简单维修,普通维修是指对相机内一些部件的更换或者维修,而重维修是指对相机内部比较重要的部件进行维修。根据相机种类不同,数码相机产品维修费用会有较大差异,但轻维修仅技术费用*也要上百元,重维修仅技术费用*要上千元。
相关*
“手痛换胳膊”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上海消保*表示,数码相机维修费用高,企业的技术垄断是原因之一。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主板为例,一旦数码相机功能不太正常,只要沾了主板的边,维修站往往就会以主板没法维修为由,更换整块主板。这种“手痛换胳膊”的现象让消费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