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MBA,现在很多都知道是工商企业管理硕士的简称,但是要具体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读MBA这个问题,很多人就不太好定位了。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读mba有什么要求吗。
mba指工商管理硕士。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才能考虑MBA的问题,报考MBA一般要求大学本科毕业满三年,大专毕业满五年方可报考的,首先要取得资格。
目前,在国内读MBA,有5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图片0]
第一种:参加全国联考,达到教育部和报考学校的分数线后入学。毕业颁发教育部承认的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这种考试要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考生比较辛苦,但学费相对低廉,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这种类型一般还分为春季班(脱产)、秋季班(在职)和 经贸班(有学历无学位)等几种。
第二种:各个学校组织的培训性质的工商管理教育,入学不需要经过全国联考,学费较高,但形式多样。包括EMBA(高级管理人员班)、EDP(高层经理培训课程)、MBA课程研修班、短期培训班、论坛(以报告会形式展开)等。后4种都没有考试,不需推荐,没有学位,对入学者工作经验的要求不严。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后发教育部认可的国外商学院的学位和文凭。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有此种形式,其中最有名的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美国26所商学院合办的项目。特点是英语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不考数学,可脱产或在职学习。理论上说,学位在中美两地都有效,但学费之高令人咋舌,而且还是美元。
第四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来华办的从学士(BBA)到博士(DBA)的各种工商管理的教育课程。有名校的,也有一般的学校,但无一例外,国家都不承认其学历学位。
第五种: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该校的办学质量有很好的口碑,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遗憾的是学费非常昂贵。
2什么样的人适合读MBA
1.很多在职场中遇到瓶颈的中高层管理在面对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时都感到迷茫。
如果你在职场中对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感到了迷茫,这时也许是你该静下心来,重新充充电的时候。关注一下所在区域比较的好的商学院,准备MBA备考或者参加EMBA培训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当你在职场中晋升时遇到了学历、教育经历等门槛时可以通过MBA提升自我。
[图片1]
目前MBA教育在国内属于比较成熟,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职场人士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求学方式。如想边上班边工作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在职的周末班,想集中一段时间学习的可以考虑集中学习等。通过MBA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填补你的学历及教育背景的不足。
当你在职场中感觉个人的知识“不够用”时,考虑参加MBA学习不失为一个很 好的交流学习平台。这里你的导师会将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及管理理念以案例等多种形式与你分享,可以高效的给你带来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
当你在职场中感到人脉有限时,通过MBA获得高质量的人脉关系也很一个很好的方式。相比参入公司的什么高档酒会,整天应酬于其中,MBA效率与质量是无语伦比的。MBA学习的背景、层次、人脉等都是经过校方的面试筛选的,其可信度和高质量是有很大保障的。
当你在需要转型时。由于你苦于目前俄工作环境无法提供更多的轮岗机会的话,通过MBA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为自我的转型发展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据统计调查,通过MBA教育后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成功的实现自己的职场华丽转型。因为MBA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圈子内好友的推荐就职成功很高。
3报考MBA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1、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为不同的商学院有不同的专业特长,有的可能是金融,有的可能是物流,有的可能是国际项目。要结合自身长远发展,并考虑自己职业所属产业的中心在哪里,再选择与自己未来所从事产业有关的特色学校。
2、深入了解商学院的师资水平及MBA项目的运作情况。
3、要注意商学院是否提供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平台,注意同伴是否来自不同的行业,是否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4、要考虑自己未来人生职业生涯主要在哪个区域,选择就近的商学院。在讲求投资回报率的今天,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更有利一些。
5、MBA学习的特征是,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知识,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因此要选择学术底蕴比较深,教师又有较多实践体验的商学院。
6、MBA品牌已经形成梯队,大学品牌与MBA品牌不能划等号,关注大学品牌的同时,更要关注商学院的品牌。
7、要看学校的就业情况,这对全日制MBA学生尤其重要。
8、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管理经验及应试能力,还有家庭因素,量力而行,有明确的投资回报计划。
4MBA个人面试问题
1.组织中什么样的人最难领导?
2. 你如何看待企业“借鸡生蛋”的负债经营模式。
3. 你最欣赏的企业家是谁?为什么?
4. 你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清华,现在还没有结果,如果,我们学校和清华同时录取你了,你选择哪一个。
5. 举例说明激励的方法及其利弊。
6. 组织结构变化的趋势。
7. 请分析一下北方经济环境与南方经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8. 企业上市的利与弊。
9. 如何保证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10. 作为财务经理,你如何选择筹资渠道?
11. 从你企业的角度谈谈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12. 你如何看待国企的股份制改革?
13. 你为什么学MBA?MBA与管理硕士有什么区别?
14. 企业财务与会计有什么区别?
15. 就员工的能力与业绩而言,你如果是总经理,你认为二者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