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今天韦博小编就启蒙阶段小学英语兴趣的培养来和大家聊聊。
一、通过营造民主氛围保持兴趣
学生对学科的情感态度往往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用风趣优雅的语言和丰富达意的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更关键的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广阔的发展时空,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赏识他们。既要保持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即使他说错了,也要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同样的微笑去激励他。赏识语言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接受过程,允许学生犯错的心态,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尊重的基础上迸发智慧的火花,形成自信的力量,成功的彼岸就能轻松到达。如此,就能营造民主的氛围,提供培养学生兴趣的土壤。在民主的氛围下,学生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就敢用英语大胆表达,积极思维,保持学习英语和施展才能的兴趣。
二、通过运用歌曲培养兴趣
现行的牛津英语教材中,设计了不少美妙的儿歌,只要恰当运用,同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教了一定量的英语后,在每节英语课的课前,都要求科代表上前领唱英语歌,用于调动课堂气氛。另外,在学习新单词或新句型时,还运用英语歌曲朗朗上口的特点进行歌词替换,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接受新知识。
三、通过表演激发兴趣
同样的内容,用实际交谈总比听录音更容易理解。这是因为在实际交谈中,讲话者的身体语言帮助口头语言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把语言设计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以另一个身份去“表演”,这样能达到真正运用语言的效果。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通过表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信,激发其兴趣。如我在教学句型“Watch out”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而在这个情境中必须用到该句型,学生显得十分踊跃,连平时被大家认为的“学困生”也跃跃欲试,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欢声笑语一片,掌声不断,在笑声和掌声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该句型。另外,每篇会话教完之后,我都要求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还会根据实际情境加上自己的动作。在老师的鼓励下,表演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有的学生还建议专门用一节课来表演英语会话。通过表演,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四、通过增强竞争意识发展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好胜心很强。如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用竞争机制,设计有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那么也能很好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我将所要学的新知通过表演式、抢答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获取快乐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大量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发展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如在学习新的课文和单词时,组织他们进行男女同学或小组比赛;在对复习检查上一节课内容中,出一些听力测试题让学生以抢答方式来完成;在模仿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时,让学生争做“最佳模仿者”。由于引进竞争机制,使得小组内的学生在课后互帮互教,课堂上不甘示弱,学习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2启蒙阶段英语学习的现状
目前,小学阶段三至六年级正式开设英语这一学科,意在提前进行少儿的口语学习,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口语表达基础。现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当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分析如下:
1、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感到新奇,但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到了四年级只有50%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呈逐年级下降趋势,相应的讨厌英语学习的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体现了学生“不良学习体验”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两极分化特别明显。
2、小学英语老师紧缺
目前,一个英语老师每周担任15—16节课,4—5个班级,且跨年级的教学。教学工作强度大,教学任务繁重。另外,小学英语教师中经过英语教学专业训练的少,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英语基础高低不齐。
3、各年级成班率高
小学每班大约60人左右,语言的学习还是需要靠大量的反复的学习。一个60多人的班级,每个人每堂课练习的机会是相当少的,总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
4、一种学习的恶性循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越是不会读,就越不想读;越不想读,到头来就变成了“哑巴”,最后产生厌学思想,导致在今后的学习中,说起学英语,就心惊胆颤。
5、家长对英语不重视
在小学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数学就够了,英语成绩差反正不影响小学升学考试。这种观念误导了很多家长,从来不积极主动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因此,口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目的的达成几乎依赖于学校。
6、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现在很多从乡下到城里务工的子女,原来一直在乡下就读,五、六年级转学到城里小学,几乎从未接触过英语。
综合以上分析情况,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到外界或者自身的影响,都极大地削弱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启蒙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这种趋向性和选择性能够使人排除一切障碍,去探索实现。学习中的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集中精力、积极生动地不断探索,不断进击,尽快达到学习目标的速度。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件事,一个物体产生兴趣时,才会充分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迫不及待的去了解、掌握它。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初识英语,学生感到新鲜,学习兴趣也比较高。但是,随着词汇的大量增加和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不断降温,甚至会产生畏惧情绪,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英语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兴趣的培养对学好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0]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和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兴趣是由任务引起的,而要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兴趣又是关键。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小学英语在学习的内容上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方式方法上,更要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不仅在欣赏人,更在欣赏英语之美,学习之“趣”。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英语的压力和负担,还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更进一步符合我们的“乐学”原则。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兴趣是主导,兴趣是前提。有趣的英语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而要吸引学生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培养坚强性格,坚强的性格则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
4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策略之教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如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老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 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亲其师, 而信其道”, 产生情感迁移现象, 即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 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能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取得满意的成绩。反之, 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 彼此厌烦, 教师经常冷淡、训斥学生, 就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因此,建立和谐、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又融洽呢?
第一层次是:主动接近学生,努力做到“五勤”——勤招呼、勤观察、勤批语、勤交流、勤家访。
第二层次是: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诉说的小事感兴趣;善于用自己的经验,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应轻率下定论,切忌“一碗凉水看到底”;和言善语,不体罚学生,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层次。在学生的正当需要中,尊重、理解、关心是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只有满足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体”精神,施展自己才能。教育富有人情味,更易于感染、激励学生,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第三层次是:激励、期待,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的心灵。教师应经常利用多种机会表达或流露对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利用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教师深沉的爱去激励和发掘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1)编制歌曲和顺口溜,制造愉悦的氛围
利用课前3—5分钟,让学生进行热身。歌曲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1中的歌曲“Hello”。歌曲不仅可拿来唱,而且可配上舞蹈边唱边跳,使学生们都能动起来,把注意力从课间拉回到课堂中来,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3中的歌曲“Teddy bear”就可以使学生站起身来边唱边跳边指身上的各个部位进行展示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制顺口溜也是一个热身的不错环节,如:“Fangfang Fangfang你真棒, head head来思考, mouth mouth长得巧, ear ear 认真听,nose nose 嗅觉灵,小小eyes长的亮,跳起舞来都夸好。”顺口溜不仅朗朗上口,易于熟记单词,而且促进了他们兴趣的培养。
(2)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走出课堂
虽然农村在教学设备上落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生物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把课堂转移到教室以外的田间地头。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如:五年级下册unit6。我们可以利用晴朗的天气,把学生带到有树有草的地方,结合真实情境进行教学。“Catching butterflies”、“ pick up leaves”、“ watch insects ”等词组都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学习。这样创造的环境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而且又能突破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实效性。
(3)发挥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进行优质教学
农村学生比较腼腆、胆小、不善言谈,特别是陌生的语言,更是难以启齿,因此往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以至于产生厌倦心理,缺乏兴趣,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来带动教学。如:三年级上册unit5,我们可以用动作来配合学习动物单词:“dog dog wang wang wang ,duck duck ga ga ga ,cat cat miao miao miao.”这样就会使抽象的单词变得更加直观,也把学生好动的特点用到了学习中,更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4)利用物质性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口头表扬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利用物质奖励更能使学生的学习欲望热情高涨。作为奖励的奖品最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东西,那样学生会觉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想拿到奖品的欲望。如:我利用自己绘画的一些小动物、卡通等小孩子喜欢的画来奖励学生。这种方法促使了那些没有兴趣学习的学生把心思拉到了课堂中,课堂竞争气氛浓厚,学生掌握的效果极佳。最后拿到画的学生心里乐开了花,甚至非常有成就感。再次得到夸奖时,会更加让他们提高学英语的兴趣。
(5)整合多学科优势,发展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要博采众长,吸取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长处。这些学科具有直观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让英语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教师可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学生进行跑步比赛时,其余学生可用“come on! Come on!”来为比赛的同学加油。美术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My body 时,教师可让学生边画边学,进行学习身体各部位。
[图片1]
有了图片就能更加生动的让学生理解,而且可以利用图片进行游戏。由教师发出 Touch的指令让学生进行比赛。音乐也可以大大的促进小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用三年级上册unit6中的“happy birthday to you!”这首歌曲来学习其他一些句子。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等。我们用换词法来进行教学歌曲,学生会更容易掌握,也更有兴趣学习。还可以使用录音机,电视、玩具、投影仪等到其他直观教具。《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这些直观教具都会产生同样效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观用英语思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