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终于理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怎样上

    1 小学 语文口语交际课怎样上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那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怎样上呢?一起来跟小编了解下吧。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真实情境孕育真实情感,真实情感引发真实语言,真实语言催生真实交际。创设真实情境需要:

    [图片0]

    1、走进生活

    确立“教材只是教学载体”的观念,教师要勇于挖掘教学内容,形成生成性的课堂;借助一定的手段再现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已存在的某种现象,以营造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以他本人的身份与事件的“当事人”展开交际,或者就其中的某种现象,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如通过录像呈现学生甲迷恋网络游戏,不按时完成作业,同老师顶撞的情节,让学生评价甲的行为。学生以事外人的身份讨论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具有客观性。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制约着交际语言的运用。教学中依照现实生活的场景,设置虚拟性的情境,让学生以他人的身份设身处地地参与交际。

    2、整合生活

    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往往是单一的,如果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把单一的事件进行整合。比如,新华书店换书,教师可以提前和售货员进行沟通,为学生的活动设置障碍,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变化了解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口语交际素养。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实用性,但是我们在呈现和展示生活的时候,不能放任自然情境的发展,要因势利导,要有预设生成的过程。通过这些整合的实例练习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如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综合的教学效果。

    如: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旅游胜地”,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胜古迹旅游的专题片,把学生带入到旅游的生活情境之中。同时,也可以引发出学生从书本上、音像资料或个人旅游中得到的旅游体验和经验。再以扮演旅游途中的导游,甚至旅伴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旅游的场景设置障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智慧的成长。

    二、示范互动策略

    课堂是口语交际的主要阵地,然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教给学生基本的听说、交际的要领,学生很难把这些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学生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是最佳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口语交际的过程和步骤以及达到的效果详尽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不至于无所适从随心所欲。

    教师亲自示范,也可以请一些特定职业的口语交际高手到课堂指导,比如:请交警到课堂进行解决交通纠纷的演示。通过不同群体的示范,让他们了解到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如何交际。播放一些电视和录像上的访谈、辩论等节目,增强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感性认识,对实例中的角色为达到特定效果所运用的交际语言、动作,乃至手势表情等,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悟出口语交际的实际运用方法。需要明确的是,示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照抄照搬、盲目的模仿,而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获得鲜明的体现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实施示范互动策略时,我们应该强调一点: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的示范都必须建立在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不能成为示范者的个人秀。

    三、反馈评价策略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最终还需一定的评价反馈,而评价要发挥作用需把评价信息迅速全面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比较到位的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根据过去操作情况来调整未来行为。

    2小学语文中口语交际课怎么上

    一、话题接近生活,科学合理有话可说

    话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显得无话可说,也就谈不上交际,比如:低年级的话题就不能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只能以学习习惯(如写字、听课、坐姿)等为内容,以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购物、待客、互换有无等)为内容,这些现象是在学生身边随时发生的,学生有亲历的直接体验,这种贴近学生、贴近经验的话题,学生就有话可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认识,规范言行,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进入角色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离不开具体的交际场所,交际的欲望。交际的场所、话题、欲望就是情景。教师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真实、自然的进行口语交际。教师要善于把学校浓缩为“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而不是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一方面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训练买文具,要求是张小雨到超市买文具,他怎么和售货员阿姨对话?课文还配有一幅图。教师首先要凭借情境图,用生活的语言营造交际的情景。如:“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买些什么样的玩具?

    你们跟售货员是怎么说的呢?售货员又是怎么说的?”这样就把学生的欲望提起来了。第二步,教师利用情境图,演示展现交际情景,教师当售货员,让学生买文具。第三步,仿照情境图模拟再现交际情景,让学生一个当售货员,一个当张小雨去买玩具,在训练之中,一定要互换角色,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第四步拓展情境图,把学生引入实际的交际情景中,让学生带着钱到小卖部购买学习用品,进行实际训练,重在迁移,内化形成能力。第二方面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如《狼和小羊》一课,文章结束时写到: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继续说下去。第三,利用日常生活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平等和谐,双方互动有话敢说

    在口语交际中,双方直接交流,不断换听说的角色,凭借对对方的理解做出恰当的反应。克服过去偏重于独自式的言语训练倾向,不能让一部分学生成为说的主人,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为听的奴隶。在交际过程中,要使师生、生生平等,轻松和谐,学生才敢说。因为只有在双方互动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的素质。

    四、展开联想或想象

    多个回合有话会说 ,学生在课堂口语交际中,人人参与,但往往会出现冷场的情况,除了话题、场景的因素外,就是学生思维单一,典型的就是不应对,一个回合就收场了。所以教师一方面在平时要介绍一些联想、想象含义、作用、对象等的知识,特别是从哪方面展开想象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指导上,要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人可能会从哪些方面去说,自己怎样应对。只有在多个回合的倾听、表达、应对过程中,训练才能扎扎实实,真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否则你说我听,你问我答,一个回合就结束了。

    五、反馈评价,调控达标,提高质量

    教师要通过口语交际实际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口语规范、语言习惯、听说态度的要求。口语规范可以在用词不当、病句、语句颠倒、表达不清、答非所问等方面加以指导。

    语言习惯重在说话要具体,要符合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要求,比如,购物、看望病人、接待客人等,场合不同,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听说态度及文明礼貌方面,要求学生在别人讲话时,注意倾听,不打断别人发言,目光注视对方,点头表示同意等等。所以,只要我们给学生或学生给学生及时的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

    一、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只能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发展。让他们在民主、和浙、愉快、自由的气氛中,乐于思考、敢于表达。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师生间或同学间刘某一问题的争论,对课文的复述以及听取别人说、评价。如《小马过河》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把原来的松鼠、老牛改成猴子和骆驼,再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复述的过程也是交际的过程、交往合作的过程:在教学中,尽最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起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的有关内容,或者创造新的社会自然环境,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穷人》一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想象桑娜在收养了孩子后,一家人生活如何呢?学生驰骋想象,编写故事。学生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后,故事越说越有独创性,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后,也丰富了自己的思维。再比如教《春天在哪里》,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教室外去观察,领略春天的美好风景,然后小组交流以画的形式把春天表现出来,最后评一评谁画的好、讲的好。

    [图片1]

    二、师生间、学生间的说、问、评,即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应贯穿于口语交际课的全过程

    “交际”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口语交际”即人与人之间口头语言上的接触交流。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师生间、学生间的说、问、评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或者某个学生的独角戏,或教师与某几个学生的对活。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之间有问有答,有评有论,有说有议,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

    三、在交际过程中改变小组的组合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合作小组是按能力、成绩而分,它实际上是一种同质小组。在现实的教学中所提倡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功能联合体。由4~6人根据性别,能力、学习态度、个性、家庭――经济背景、守纪状况方面的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身份与职责,如四人组由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组成。

    各成员间各尽其职又通力合作。“主持人”负责本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进度;“记录员”主要记下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学生汇报本小组成员学习情况;“检查员”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以确保每位成员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我们在教学中,偶尔也会有合作小组,但究其实,是一种“同质”小组,易出现某个学生垄断发言机会,操纵整个小组的现象。异质合作小组却强调让每位同学都有事情要负责,强调每位同学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感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的一员,正是这种责任感和自尊感会促使他们努力为目标而奋斗。老师要观察,记录各位学生,综合评定每一位学生。

    四、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充分交际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据,口语交际教材内容丰富,有介绍健康小常识、介绍家乡景物及变化,以及与过生日、看电视、学电脑相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教材形式多样,有的当导游、当小记者,有讨论、演讲、辩论等,能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全面把握每课教材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口语交际。如《说说我的梦想》,要引导学生从梦说起,梦的内容不限,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交流;再说到梦想,表达自己未来的愿望和追求,从而展开另一方面的交际内容;还要在组里、班里互讲互评,即时交流及评价,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这三方面部进行充分的交流。交流时还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加。通过同桌、小组、大组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保证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五、延伸课外。开辟口语交际的新渠道

    教师可 以与家长配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如春游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后把见闻说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一评,要求学生帮父母买东西,力所能及的购物活动,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方法

    一、开放交际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为了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从课的导入开始我就巧妙地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教学《我敬佩的一个人》时,我选择了航天英雄团队的事迹,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任劳任怨教育我们的老师们,年复一年无微不至照顾我们的母亲等等作为话题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发现,原来交际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名人、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值得敬佩的人应该赞颂。

    一个好的话题,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参与交际的情趣高涨起来,思维活跃了,语言也丰富感人了。对课堂教学而言,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这节课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总是精心设计有吸引力的导语,学生的好奇心在一开始就被牢牢抓住,迅速进人愉快和谐的交际情境中,静心倾听,启发交流,全身心的投入。口语交际不仅限于课堂上,“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我在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同时,经常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话题,让学生课下自由交流,还可以回家和父母交流,这样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强化多维互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乃至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中,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说自己想说的,说自己想写的,既尊重了学生个体,又发挥了群体学习的优势。

    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口语交际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多维互动地进行训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师生互动中,老师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也不只是课堂的设计者,而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融入到孩子中。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教学《我敬佩的一个人》时,我设计了教师示范引领这个环节。

    师:我的身边有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但我有个愿望,想做一回名人,希望大家像记者采访名人一样采访我,你们问我来答,直到我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把我身边敬佩的人讲清楚为止。大家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这是一个多元化角色转变的设计,在这里,老师的身份是名人,学生的身份是记者。在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中,很好地经历了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学习伙伴,又是他们学习的指导者、鼓励者。对教师的访问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借助生成的问题帮助学生对自己敬佩的一个人该怎么说进行指导,学生容易接受,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达到了口语交际课自然而然的效果。

    在生生互动中,重视学生倾听和提问能力的培养。还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例,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讲述自己敬佩的人,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另外的几位同学仔细倾听,用以点头或者微笑的方式,鼓励他说下去,当他不知道说什么时,你可以参照采访老师时生成的“主要问题”提示他,当对方说不具体事情时,你可以参照“辅助问题”启发他,说听双方互动起来,做到你有来言,我有去语。

    三、渗透交际礼仪

    在良好积极地情绪感染下,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在听、说、问、议的交流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话有理有据,表达清楚明白。交际礼仪也是口语交际课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方面,我精心安排了“社交礼仪中文明用语知识”的教学环节。例如,我经常会和学生进行这样的交流沟通:

    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你有什么感想?

    生1:他的仪态很自然大方。

    生2:他的表述内容很具体。

    生3:他的语句即通顺又连贯。

    生4:他的表达能够突出人物的品质。

    师:同学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专心,眼睛要看着发言的人,表示你对发言者的尊重。在评价别人的时候,要诚恳,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还要注意文明语言的应用。

    持之以恒的培养训练,课堂上在活跃的交际气氛中,学生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同时为了使语言更能打动人心,进行交际时很注意尊重对方,生活中许多美好的词汇此时汇聚一堂:“请问”、“劳驾”、“对不起”“请你交流一下好吗”“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高见”“你的发言让我非常感动”“谢谢你的发言”等等,一串串文明礼貌的漂亮语言从学生的口中流淌而出,每当这时,我的内心已充满幸福感,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对口语交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累了语言文字,提高了交际能力,学到了交际礼仪,为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润无声地铺下了基石,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