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相长才是教育教学的长久之计。在新的历史潮流下,与时俱进,今天,朴新小编就来说说语文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的备课方式的改变
记得多年前信息技术还不这么普及的时候,老师备课,一是靠经验,二是靠教学参考书,三是靠其他老师的传帮带。现在老师的备课,基本上靠的是网络资源,打开需要的网站,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料,就可以了。如笔者在备七年级课文《渔家傲》时,通过上网查找,下载了一些幻灯片,下载了几个视频,经过加工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这样就彻底改变了学生先背诵然后老师再讲解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科学气息。
[图片0]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十年前,大多数老师是一根粉笔,就能走进教室进行教学,因为那时候信息技术还没有普及到每个班级,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每周哪天谁上都有安排表。现在每个班级都安装了一体机,网也开通,教学十分的方便。笔者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利用多媒体设计自己的教案,笔者彻底抛弃背诵翻译做题的死板模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共设计了三节课时,第一课时,把一些课文下面的音节或者是比较难认的音节,利用幻灯片播放出来,学生根据音节自己去读课文,同时在文中注音,这样读够三遍后,笔者有意叫不同层次的学生读课文,检测他们阅读的情况,然后再展示词语的诠释,根据诠释的词语,学生自己疏通课文的意思,无需老师讲解,有的时候老师讲解的很费劲,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第二课时就逐段分析课文,当然老师不能满堂灌,还是设计一些问题,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人物情怀,理解愚公决心战胜自然伟大精神的主旨。今天我们学习,就是学习这种精神,汲取精神力量。第三课时就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网络上搜索有关愚公的话题,进行分析和取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上课内容就完全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彻底颠覆了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的辅导方式的改变
十根指头伸出来有个长短,学生不可能都是那么的优秀,总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显得非常吃力,如提出问题半天理解不透,书写方面又脏又乱,格式方面没有章法。面对这样的学生,只有课余补习了,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导。老师把教学的内容,发布到学校的教学平台上,或者是发布到班级的QQ群里,学生晚上下载下来继续观看学习,这样家长和老师的辅导就在一条线上,因为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家长对句子的理解就和老师的不一样,这样学习越是吃力的学生,方法越多越不知道该学习哪种,反而啥都记不住。如作文,这是最让后进生头疼的事。老师把拟定的提纲,选材的范围,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段落的布局,中心的提炼等要求,提供给家长,督促学生完成。
2现代信息技术对 小学 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1.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所谓教学就是教和学,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有着明显的界限,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和学的界限变得模糊。学生通过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向教师展示很多不一样的理念。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也是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引用,可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理念,变单向的教和学为互相的教和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小学语文课堂。
[图片1]
2.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无论教师如何讲授,学生都只能接受。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网络搜索和网络知识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权威,使得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的方式。教师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例如,在讲授《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动画向学生展示与此相关的各项内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丰富。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小学教学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活语文课堂
语言创设,情真意切想象无限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第二特点是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脚印》一课,导入课题时我借助媒体进行了演说:“啊,又一个冬天来临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了一个晚上,树枝上坐满了白色的精灵,小河停止了歌唱,小草也被盖得严严实实的,地上像是铺了一条白色的大地毯,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真是美丽极了!咦,一大清早是谁向我们走来了?这不,在雪地上,留下了它们有趣的脚印。”学生在我的叙述中展开了想想的翅膀,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白茫茫的冰雪天地,开始了一次愉快的知识旅行。
动作演示,直观形象学趣相宜
直观的形象,丰富的动作让学生既满足了眼的需求,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新知。在拼音教学时我用手指演示“m”、“n”、“l”等的的形状,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学生们也喜欢用手指去尝试,去体验。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做动作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走近语文的殿堂。例如,在教学《春雨沙沙》这一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巧妙的识记较难理
解的词语“穿梭”时,我张开双手,像轻快的燕子穿梭在教室里,学生们也一同化作了“穿梭的燕子”,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也飞向了细雨蒙蒙的春天,在学习中理解了词语,体验到乐趣。
4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语文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应用多媒体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时从以下方面考虑情况:
1.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在对一堂课进行设计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并进行问题的情景设计,学生更容易理解,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课堂40分钟学生如果总是听教师说,肯定会很疲倦。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用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
重视操作,既是鼓励,发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比较肤浅。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因此,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爱表扬是学生的重要的心理特点。教师可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真好”、“真会动脑筋”,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插上小红旗等,对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三者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设计的教法要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增强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