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招聘而言,大部分的候选人来源于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特别是企业规模、业务性质、产品类型、发展阶段、文化与本企业高度类似的企业。这些企业间人才通常是你来我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才穿梭其间使自身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那么,如何做好竞争性分析呢?
[图片0]
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让企业找到发展的方向与动力,都会有意无意地为本企业树立标杆,向行业内的“排头兵”企业看齐或靠近,以便追赶甚至超越,而把这些标杆企业的人才纳入囊中则是实现这种追赶与超越的一种有效的便捷手段。作为招聘人员,竞争分析是做好招聘的重要基础,能够为招聘工作迅速找到方向与切入点,以便评估人才获取的胜算状况,然后有的放矢。
人才竞争分析的第一步是圈定竞争分析的对象,也就是分析招聘的人才可能从哪里来。招聘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招聘信息对本企业的员工来源做一个统计分析,并结合未来三年企业业务发展规划,评估本企业最需要来自哪些行业、哪些企业的人才。比如某从事住宅地产开发的地产公司,以往的人才基本来自同样从事住宅地产开发的A、B、C地产公司,但由于近几年公司拟进军商业地产,所以还希望未来人才来源于商业地产公司D、E。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才竞争分析的需求一定是来源于业务竞争与发展的需求,要根据业务的竞争与发展状况来确定人才竞争分析的对象。
1. 竞争企业内部渠道
这是获取竞争信息最直接、最快捷、最准确的方式,所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般来说这个渠道可能也是较难突破的,需要有较强的人脉拓展能力与良好的沟通能力。
A. 候选人
这个渠道是招聘人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每天可以接触众多的候选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只要招聘人员有意识、针对性地提问,就可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当然,每个人提供的信息可能都是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经过对比、验证、梳理、整合,才能成为真正有效、有用的信息。如果企业在某一个阶段需重点获取某方面的人才,在简历筛选与约见候选人时,需要针对性地邀请竞争企业相应领域的人员进行应聘沟通,然后精心设计提问与引导,比如用更多的时间了解竞争企业内部业务动态与人才分布,以便获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在与候选人沟通的时候,招聘人员可以有意无意地先抛出一个“引子”,比如提到自己听说竞争企业设立了一个新部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项目组,或者某管理人员得到了晋升(这个信息可能是在网络上或者从熟人处得知的),通常候选人会借题发挥一下自己了解的信息,招聘人员可以顺藤摸瓜搜集更多的信息。另外,候选人所填写的《应聘登记表》上的“证明人”也是可以利用的渠道,一般候选人会填写其直接主管、平级同事、下属,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信息。如果你想猎挖竞争企业的某部门主管,却苦于没有其联系方式,那么获取其下属的信息或许容易一些,然后约见其下属,其下属便很有可能在《应聘登记表》上提供该主管的信息。
B. HR 同行
如果有可能,尽可能地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HR建立良好的关系,平时多与他们聚会或者相互求助。技巧就是利用“三角关系”,如果你是W公司的HR,想猎挖竞争企业X公司的人才,却不方便与X公司的HR联系,那么可以和行业内Y企业的HR联系(Y企业的HR对X企业比较了解),向其了解X企业的情况,或者请其帮忙联系X企业的HR。如果你认识多个本行业的HR,可以循环反复使用这种方式,在使用的时候注意隐秘自己的意图,“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要过分暴露了你的目的,让其他企业的HR有了防范之心。
C. 其他竞争企业内部员工
招聘人员接触或联系竞争企业内部员工的机会很多,比如自己以前的同学或同事进入了该企业,或者在论坛上认识的某技术人员等。另外,本企业员工有相当多是来自竞争企业的,他们与原企业的同事通常还有联系,可以通过他们获取竞争企业的相关信息。总的来说,招聘人员要有“培养内线”的意识去建立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得一个“立体式”的信息渠道支撑网络,使自己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 行业聚会和论坛
行业性质的聚会和论坛,通常是行业人士集中出现的时候,也是招聘人员获取人脉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了这种机会。招聘人员不要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而不去参加这类聚会或论坛,可以与本企业的专业人员一同前往,一方面他们可以给自己介绍哪些行业人士是值得认识与引荐的,另外可以给你讲解这些论坛中传递了哪些新的行业动态、趋势信息。招聘人员可以把每一次行业聚会和论坛交换的名片进行收集与整理,从获得的信息中进行梳理,补充到人才竞争信息框架中,并分析哪些人才是近期可以联系的,使这些信息尽快产生价值。
3. 猎头朋友
猎头是对行业人才信息最敏感、捕捉能力最强的职业,而且猎头行业是最愿意与企业HR做朋友的,并乐于给HR提供行业人才信息做参考,以获得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或增进与企业的关系以便加深合作。所以招聘人员可以多和猎头公司的顾问做朋友并经常联系,特别是和那些专注于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猎头建立私人关系,这样当他们有新的行业动态信息时便会主动与招聘人员分享。
4. 行业调研分析公司
每一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调研分析公司,他们长期专注于某行业的分析并定期推出调研分析报告,企业可以定期购买这些行业调研分析报告,从中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另外,与调研分析公司内部情况的相关人员建立关系,平时多联系,也会不时获得一些具有时效性较强的有效信息,有利于招聘工作的开展。
5. 行业性网站、竞争企业官网
招聘人员应该养成经常浏览本行业相关网站、竞争企业官方网站的习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信息,培养行业的敏感度,以便捕捉竞争企业的动态,并了解外界对本企业内部状况的分析,知己知彼,及时调整自己的招聘策略,防范竞争对手对本企业人才的猎挖。
招聘人员通过了解行业动态,形成自己对行业的独特理解,在与其他行业人士沟通时,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达到信息的良性循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