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USEIRY
  • 总算发现如何应对学生厌学

    厌学和逃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性。我们应该尽快消除学生中的厌学和逃学现象,使学习过程和手段,与学习目的得到统一。如何才能消除厌学和逃学现象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应对学生厌学的相关内容。

    如何应对学生厌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实施“人格教育”,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应改变过去的观念:将“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强制你学习”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何谓吸引?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达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使儿童每一分钟都成为快乐的、审美的享受。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

    [图片0]

    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

    怎么改变小学生厌学心理

    首先,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要合理估计,又不过度放纵。即按照孩子以前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约束,保证在合理区间,又能刺激进步。这样才会使孩子一直处于自信的学习阶段,适时提高一点要求让他们不要自满,当然必要的话可以拿一些小礼物进行刺激,让孩子一直保持自信不自满,自尊不自负的学习状态。

    另外学生家长一定要紧跟孩子学习进度,不要一味的为孩子买很多的参考书,或者要求考多少名,要是完不成就如何如何的,这样往往就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有可能让孩子放出卫星成绩。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自信,让他觉得他可以。我们可以多多鼓励孩子学习。

    即使不给予足够的鼓励也千万别给孩子泄气,让他丧失信心。关于孩子学习没有足够信心,我们给予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当的降低对孩子学习要求,多带孩子放松,减少孩子学习压力,转移信心薄弱方向。有条件的可以创造情景,让孩子感受一次成功,这样他的学习信心就会高涨了。

    最后,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主要学习动向,比如爱学习数学,这样有倾向性的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另外家长在关于孩子学习方面有争吵时,一定要规避孩子。切记!学生家长千万别没缘由的不停唠叨,虽然这是关心,但是这没有方向性的唠叨,很难让孩子学习自主以及独立人格的养成。

    我们怎么改变小学生厌学心理

    从小孩感兴趣的内容上入手把其注意力转移到主科上来

    很多小孩厌学仅仅是因为他语数外的成绩的不是很好,但是是不是代表他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了呢?不是的,他可能对美术、音乐、自然这些感兴趣,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把小孩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主科上去。

    加强小孩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与很多小孩的实际交流中,他们之所以厌学,是因为内心里不能接受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很多敏感型的小孩本身成绩还不错,但是由于心理比较脆弱,连续几次考试的失利再加上他们非常在意外界对于他们的评价,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从来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

    [图片1]

    好习惯成就好的成绩

    没有耐心、不够细心、做事东一下西一下等等这些都是在小孩身上经常发现的特点,其实这些属于习惯问题,作为家长有没有及时发现而及时的去纠正呢?如果有请继续坚持让小孩养成好习惯,如果没有,请从现在开始去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

    如何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比如是自身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或者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目标;还是学习压力大,心理不能承受等,找到原因后,结合家长对症教育。学校要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要做到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监督和督促(不要让学生传话失真)。

    使学生在校有老师在家有家长,使学生回家后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实际的期望。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 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让厌学孩子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